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四大名著合订本之道荣无双 » 第13章:吴用说梁山,郓城有好汉

第13章:吴用说梁山,郓城有好汉

    “哎呀,我倒是谁,原来是吴学究啊!”

    那吴学究看着一桌子的酒菜,便佯做怒道:

    “好啊,如此好酒好菜也不请我赴宴,亏的我得了一坛美酒还想着你们兄弟三人呢。”

    阮小二忙道:

    “学究休怪,这不是来了客人,正在相陪。我等兄弟若有酒菜岂敢不请学究前来啊!”

    这时,那吴用才看到坐在里面被阮小五和阮小七挡着的邢道荣来,忙拱手告罪道:

    “呀,小生一时急切,竟未注意到客人,有罪有罪。”

    阮小七接过吴用抱着的酒坛子,边拿去温酒便边说道:

    “诶,学究何罪,这屋子本就狭小,况灯火昏暗。快快请坐。喝杯酒暖暖身子罢。”

    这吴用接过阮小五又添来的胡凳坐下,问道:

    “不知这位是何人啊?”

    阮小二忙起身介绍道:

    “些位便是江湖人称上将军的零陵人士邢道荣,”随后又向邢道荣介绍道:“而些位则是江湖人称智多星的吴用,吴学究。”

    “久仰久仰!”

    “幸会幸会!”

    于是江湖好汉相见自然少不得又是一阵商业互吹之语。

    待那吴用落座之后,阮小七忙斟酒上前道:

    “不知学究今日怎的有空来此啊?”

    那一路冒着风雪而来的吴用满满的饮了一杯热酒之后,才略觉得将身上的寒气驱散了些。

    “临近年关,又逢着连日的风雪,那村中童子便皆归家矣,某自思无趣,便来找三位兄弟小酌一杯,却不想又遇一好汉!”

    说罢,又是将满满一杯的温酒一饮而尽。

    原来这吴用也是一个光棍,除了平时在村中作为孩童们的启蒙先生之外,也好耍着谈些江湖好汉的行径,因此便与这阮氏三兄弟走的颇近。

    更兼这吴用比之阮氏三人多读了不少的书籍,是个有主意决断的。

    因此每当需要拿个主意或者读写个书简什么的总要他来才个方便,这一来二去之下,便更显得亲密。

    “只是不知,刚才四位于屋中所讨论的是什么?可告知我吴用否?”

    见吴用也不避讳的便讨论起刚才所听到的,这邢道荣便知道其与阮氏三人的关系匪浅,少不得便准备实话实说。

    正待邢道荣准备将刚才之话在说一遍之时,却不想倒是阮小二先开了口道:

    “说到这个,我们三兄弟少不得还要拉着学究呢!”

    听闻此话,吴用更加关切问:

    “哦?却不知所论何事?竟要拉着我这无用书生?”

    阮小七心直口快的接道:

    “还不是梁山的事!”

    见提起梁山后吴用那一副恍然的样子,邢道荣便知看来之前他们在一起喝酒论事时必是没少提起过这梁山。

    只见吴用眼中闪过一丝光彩,但随即便举起了手中的酒盏做掩,意味深长的问道:

    “莫不是兄弟想要跟着梁山斗一斗,故而要拉上我一起?”

    阮小五忙摆手道:

    “学究高看我兄弟了,想我兄弟三个就是再添上十个,如今也没那个力气跟梁山泊硬碰的。”

    却不想那阮小五拍桌子爆起,愤愤然道:

    “我的亲五哥!何必长他人志气,灭的自家威风?梁山泊王伦那厮坐的,焉知我兄弟就坐不得?”

    说着,那阮小七用眼神盯着吴用慨然道:

    “平日里常听学究说些朝廷昏庸,朝臣里奸臣当道,我等亦常见这官员里只知鱼肉百姓。”

    “要我说,与其受这鸟气,倒不如大家把个梁山泊占下来,大碗吃酒肉,大秤分金银来岂不痛快?”

    见阮小七向着自己发泄着不满的情感,吴用便知这是在试探自己的态度。

    如照他吴用旧时愤世嫉俗的态度,那必是举双手赞成的。

    只是如今见阮小七说的如此激愤,此刻他倒怕自己表示赞同之意后,平白会生出许多的祸端,于是便用手细细的捻着胡子沉吟道:

    “小七和小五兄弟说的都对,如今因这圣上一门心思要搞什么花石纲,搞得民不聊生。我等与其在贪官污吏之下苟且偷生,倒不如落草来的自在。”

    然后,又看着阮小七语重心长的问道:

    “只是,这梁山泊虽说初创,可也不是我等几个能够谋的下来的。且不说王伦、杜迁之辈,就就近听说这新上山的一个叫做林冲的便是个万夫不挡的好汉,兄弟可有信心胜他?”

    这倒是把个阮小七问的不言语了。

    这时反倒是阮小二接口道:

    “学究说的这个林冲却正是关键所在!”

    说着看向邢道荣,继而又对吴用说道:

    “学究可知此人?”

    “此正是那林冲刚结拜的生死兄弟,刚才我们所谈却正是为此!”

    吴用见阮小二如此说,当下就是一怔,便知这其中必有一番缘故。

    于是随着邢道荣又将那梁山泊自己的见闻述说一遍,吴用这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待邢道荣说完,那吴用只眼睛滴溜一转,便似成竹在胸,缓缓的开口说道:

    “如此说来,要想成事我们已有六分把握,或者明年开春之后时机便至也未可知也!”

    见吴用也如此一说,那阮小七便似功成在即,端起酒碗就是往嘴中一灌,连呼痛快。

    谈事,贵在点到为止,时候未到空谈亦无意矣。而今既已默契在心,只静待引发之机也!

    借着酒劲,五人另起话头,于席间又说起了些郓城县的好汉来!

    其中及时雨宋江、托塔天王晁盖自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对于阮氏三雄,许是在讨论些好汉的奇闻异事。但对于此刻的邢道荣和吴用来说,则是心有默契的在比较和寻找能领着他们成事的带头大哥了。

    “要说这晁盖晁大哥,俺们兄弟便是早已相识!”

    邢道荣见说起晁盖,便忙追问道:

    “哦?你们所说的可是那个住在东溪村,力能举塔的好汉?”

    “除了他,还有那个?”

    “听说东溪村和西溪村中间的大溪旁有些不干净的东西,那西溪村便请人雕了个石塔镇着。不想那东溪村的庄主晁盖听闻之后,愣是一个人举着塔过溪将之搬到了他们那边去。那西溪村的人即便觉得是将脏东西都赶到了他们那边,也是无可奈何的。”

    阮小二接口说道:

    “俺还听说,这石塔自晁盖搬过去的当晚,那西溪村就死了个人呢!可见这石塔镇妖一说也的确是有的。”

    之后,吴用又说起了在郓城县中做押司的宋江,说起他如何的仗义疏财,如何的救人于危难之间。

    提起宋江,这吴用的誉美之情便溢于言表:

    “就是年前北边来了那许多因洪涝而流落郓城县的,也多亏了他的救济才活了性命。”

    阮小七亦点首不已:

    “可不是,这宋押司真真就如及时雨一般的救人性命于危困。”

    随后,阮小二似也想起了什么道:

    “据说那江湖之中被朝廷通缉之徒,也多因了他的保全而活了性命呢!”

    吴用接话道:

    “这宋押司不拘什么绿林草莽还是什么市井小人,但有所求必是倾囊相助,想那不容于朝廷之辈许也是有的。”

    听着这你一言他一语的对话,这邢道荣便从他们的口中获得了许多有关宋江和晁盖的消息,同时也坚定了自己要与他们一见的决心。

    亲眼去看看他们是否真的如同江湖口口流传中的那么表里如一、义薄云天、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