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赛博战国 » 第九章 荀子入秦

第九章 荀子入秦

    “启,你看看这些骇人听闻的消息。”

    司马靳展示了一番空军情报局的调查结果,他们在陶郡和蜀郡发现了大量无主的奢华别墅区。

    还拍摄到了蒙氏家仆出入的画面,足以确定归属。

    公孙启无动于衷,晒着太阳,吃吃水果,享受疗养度假的温馨时光。

    陶郡、蜀郡,秦国的两大经济特区。

    那里有私营企业,有股票金融,还有合法的莺花市与博戏,不太经济的富人适用房。

    相比大秦心脏的咸阳,天府与陶邑更符合超级都市的规模,也更像是所谓的赛博朋克。

    车窗外的街道垃圾遍地,许多流浪汉瘫坐在地上吞云吐雾。

    抬头仰望,能够看到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无数空中廊桥交错,绚丽的灯光色彩在闪烁着。

    简直就像在齐国一样。

    “国防大臣一家在那边购置了房子,也不算什么违法行为。”公孙启说。

    “但是那些豪华别墅都价值千万,他们哪里来的钱?”司马靳不依不饶。

    蒙骜金印紫绶,蒙武银印青绶,父子加起来年薪有一百二十万,不吃不喝几年就行。

    “定是有谄谀之臣或是万恶贱商,献金献宝,我得把他家周围几栋豪华别墅也查一查。”

    公孙启赶忙起身阻止他,这就不用细究了。

    总不能什么都查吧,万一真查出来什么呢。

    圣贤有云,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我们在疗养院就应该好好歇着,别谈那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了。

    司马靳便是一阵唉声叹气,感慨人心不古,商君塑造的郎朗乾坤已经被践踏干净。

    商鞅变法的时代在每个人眼中是不同的评价,对于新兴军功贵族集团,那当然是一个值得缅怀的黄金年代。

    明法令,禁奸本,爵必赏,罪必罚,平权衡,正度量。

    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到处杀的人头滚滚,军功战果拿的手软,每个人都凭实力说话,不用考虑什么权谋政斗之事。

    到了如今的年代,又恢复了刑不上大夫,真材实料不如阿谀奉承。

    武安君这样伟大杰出的人,也因为朝堂上那群虫豸的攻讦排斥,被大王弃之不用。

    蒙骜蒙武这样只配在工厂里拧螺丝的贵物,捞的盆满钵满,被大王信赖任用。

    “他妈的,国家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司马靳怒拍大腿。

    公孙启拿来一盘蛋糕甜点分给他,吃些东西,消消气吧。

    有时候,他也分不清司马靳到底是真蠢还是大智若愚。

    也许是真的追忆往昔,也许是表明支持清君侧的态度,谁知道呢。

    这时有传令兵过来,递上一份命令。

    “公孙将军,大王命你即刻启程回宫,以备迎接赵国使团。”

    司马靳警惕的看了看文件,询问启打算如何处置。

    按照休假计划,他这个“病情”最严重的感知型改造人,应该继续休息一周左右。

    被提前召回是否有什么问题,之前告密者肯定也给王上发去了,一些拉帮结派的谣言会不会...

    公孙启示意他放轻松,这种命令清晰意图明确的召唤,不会有什么问题。

    赵国派出了规模庞大的外交团队,自己作为咸阳警备司令,禁军统领之一,肯定要去负责一些外事安保工作。

    长平破局之策也是自己提出,更是应该参与外交配合。

    或许,大王和首相是真的不想让公孙启继续留在疗养院,找了个差事让他忙起来。

    猜忌是有,危险倒是没有的,咸阳内部的斗争事态虽然严重,但远没有到一触即发的地步。

    “我这就去入宫觐见。”

    “将军,车已经准备好了。”

    午后的咸阳宫,被炙热阳光照的威严肃穆,宫门敞开着。

    公孙启大步流星的走去,心态平和。

    门禁登记时,正巧碰到郑安平,他也是临时被叫来的。

    这是首相范雎的亲信,现任咸阳卫戍司令,与公孙启的警备司一起负责王城内外。

    两个主要的禁军统领都是临时接到通知,那更说明这次是公务而非私事了。

    “公孙将军稍等,我们一通去罢。”

    郑安平在门卫那里写登记,叫住了准备离开的启。

    “军务不得耽搁。”

    公孙启直接不管他,加快脚步向麒麟殿走去。

    后面的郑安平脸色铁青,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哼哼几声。

    禁军统领不是一个可以长期坐下去的位置,通常任期在两年之内就会被调走。

    郑安平是首相范雎的人,属于文官系统强行安插进军方的一个棋子。

    很不受待见,这已经不仅仅是派系之争了,更多的是大家对郑安平本人的歧视。

    既不是行伍出身,又不是名将之后,还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军校培育,全靠首相干爹。

    你算个什么东西,也配跟我们共事。

    直接导致郑安平跟军方各派都搭不上关系,待到卫戍司令的任期结束,大概就是变成可有可无的角色。

    公孙启这个咸阳警备司令,两年任期之后,就会调回参谋总部或者空降兵系统,继续掌握实际兵权。

    现在二人相等,过后就是天差地别,如此差距怎么能让郑安平不心生妒恨。

    他唯有更加依赖首相,这也是范雎的本意。

    范雎这个老东西多少沾点诡计多端了。

    “将军身体如何啊?”范雎问公孙启。

    “即便有恙在身,仍为大王效死力,任凭首相驱使。”

    公孙启以谦卑的态度回答道。

    午后的麒麟殿内已经没有多少大臣,比早会的热闹差很多,礼节规矩也有所不同了。

    秦王和范雎一起坐在沙发上,关系极好的样子。

    公孙启和郑安平的地位就略低一档,各自搬了个凳子坐到茶几旁边。

    如今上党僵持,赵国使团访秦,全世界的眼睛都盯紧了咸阳,每个国家都想看出端倪来。

    盛情接待?可以直接瓦解六国合纵,让关东各国以为秦赵已经重归和平。

    扣押软禁?那就是按照公孙启的计策,先令赵国恨意大增,使得合纵更加团结,然后再想法破坏之,以国际观瞻破长平之局。

    赵使访秦,对赵国来说是臭的不能再臭的一手,对秦国而言却是如何都能赢麻,怎么处置都好说。

    秦王还没考虑好具体怎么弄,他还得多思考几天怎么赢得最多。

    赵国使团那边就先糊弄着,访问的接待规格和安保措施正常进行即可。

    不过有个重点人物需要关注,需要更高规格的接待和保护,秦王希望公孙启能够贴身随从,养病之事就先放一放,这几天忙点。

    公孙启还纳闷,什么人物需要我去贴身保护?蔺相如?赵国顶流偶像平原君?

    蔺相如这时候应该躺在ICU里奄奄一息呢,出国访问是不可能的。

    平原君更不可能,他以前在秦国就被软禁扣押,跑路的时候都吓出心理阴影了,哪里敢再来秦国。

    “荀卿,将军不会不知道吧?”

    公孙启恍然大悟,这就不奇怪了,这就不奇怪了。

    荀卿,齐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淄博大学校长、国际政治研究学会主理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网红、政治评论员。

    因为学术理念问题,以及齐国的学术风气有变,荀卿因为没给官员敬酒而被辞退,目前赋闲,旅游到赵国邯郸。

    正巧赵国使团访问秦国,荀卿也借着顺风车,以私人身份入秦。

    对于这样的名士大家...郑安平也想去贴身接待,主动向首相提请。

    但却被范雎拒绝了,这个差事一定要给公孙启,省的他整天闲着笼络人心。

    “公孙将军文武双全,相必能与大儒聊得来。”

    “应侯过誉了,您才是文成武功,您也与大儒聊得来啊。”

    秦王微微一笑,让公孙启和郑安平各自回去准备吧。

    郑安平还失魂落魄,不知道首相为什么拒绝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公孙启和首相突然互相夸赞。

    儒家讲究品德修养,要是夸赞对方,得说内心修为的一些概念。

    放在两人刚刚的语境里,夸赞对方能文能武,其实是骂对方有才华而无德行。

    范雎与公孙启熟读百家之理,阴阳家自然也是通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