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赛博战国 » 第二十二章 我家孩子就乖多了

第二十二章 我家孩子就乖多了

    秦王嬴稷,秦国五百年历史上最传奇的君主。

    他的传奇不在于千古流芳的贤明,不在于拓地千里的武功,而是他经历了无数场惨烈的政治斗争。

    从最开始的燕国留学生时期,直到垂垂老矣的晚年,一场又一场的腥风血雨过去,嬴稷总是胜利者。

    樗里疾、甘茂。

    宣太后、魏冉。

    范雎、白起。

    没有平稳交替,每一次都杀得人头滚滚,秦国就是这样的养蛊式政治格局。

    他面对过三代赵王、三代楚王、四代齐王。

    三分之一的战国典故跟他有关,近半数的战国名人与他有关。

    活得久并不是厉害,能活得久才是厉害。

    历史上许多君主都有过无权时期,韬光养晦慢慢崛起,但嬴稷能够隐忍整整四十年,抓住机会以雷霆一击铲除了外戚集团。

    卓越的政治眼光,极佳的心性耐力,丰富的斗争经验...

    公孙启无法看透这一位君主的想法。

    哪怕是满朝文武的屑斗才能全部相加,恐怕也比不过秦王嬴稷。

    几十年秦国斗寿场的终极蛊王,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名臣能将野心家,还有什么是他没见识过的。

    嬴稷同意了武安君的回归,并且完全信任,恢复了秦国职业军官团的巅峰职权。

    顿时将公孙启弄的迷茫起来,这是他从未考虑过的事情,根本不敢相信武安君的全体亲信都能领兵出征...

    这是重大的有利局面,但好像又暗藏杀机,隐隐的不安萦绕在心头。

    咸阳警备司令部。

    公孙启最后一次坐在这个位置上,等到新任警备司令前来述职,自己就要回到参谋总部系统。

    在任数月,毫无作为,倒也是禁军统领的常态。

    他没能在这里发展出什么亲信,也不需要带走哪位中意之人,想来禁军当中多是些秦王和首相的眼线。

    桌面上摆着几份文件,物资核准,账务审查,年度军官考核等等事情。

    这是交接班的规矩,老人临走前要先平账,新人来了也不再细究。

    公孙启随便看看,没什么问题就都签下了字,待到军官晋升推荐时他想起一事。

    有个挺聪明的哨兵,嗯,多提拔几级,直接从新兵晋升到兵长。

    兵长也即士官长,不是爵位不是军衔,而是一个军职,士官的模范和士兵的领袖,在一支军队起到中下层官兵的带头作用。

    “恭喜你,以后你就是缭兵长了。”

    哨兵岗亭前,公孙启对他表示祝贺。

    突然就从底层新兵晋升为一名小军官的缭非常诧异,生动形象的展示了受宠若惊。

    他只记得前段时间给将军撑伞,就因为这么一点点小事,完成阶级飞跃?

    缭兵长每天考虑的不是什么群雄逐鹿、纵横捭阖。

    他脑子里只有混饭吃和还房贷,现在算是好起来了,自己的房子不用担心。

    可惜的是,对自己重伤提拔的好将军要离职了...您的恩情我永远也还不完啊。

    “将军,若是以后有什么需要,我愿任凭差遣。”缭兵长包含热泪的说。

    公孙启并没有放在心上,随意的拍拍肩膀以示鼓励,离开了警备司这个无趣的地方。

    在秦国联合参谋总部,启小将第一时间见了武安君。

    大王的信任,让白起完全沉浸在喜悦当中,做事都变得笑容满面了,着重体现一个阳光开朗心善爱仁的形象。

    上党之战刚刚爆发时,秦王不肯任用他,便装病回家等待。

    结果好长时间过去也不见来人,愈发生气的武安君就真的躲起来了。

    结果秦王还是不肯去寻找他,白起看似轻松的每天赋闲,其实心里急躁的不得了。

    现在可算是安心平稳,大王还是需要我的,大王还是信任我的,我自然应该效死力报之。

    公孙启看着武安君的那副嘴脸,只能发出阵阵感叹。

    咸阳魅魔嬴稷,对武安君白起特攻,好感度+++++

    再美艳的女人也打动不了武安君,哪怕是褒姒原地复活了,白起都只会考虑把她活埋还是沉江。

    但嬴稷就是有种莫名的本事,无论是沸羊羊跪舔还是装高冷欲擒故纵,总是将武安君拿捏妥当。

    公孙启索性直言。

    “既然武安君您如此开心兴奋,为什么不在王上面前表现出来呢?”

    白起收敛了笑容,恢复淡漠平和的形象。

    如果武安君能够放下一些傲气,放低一些身段,让秦王能够感受到他的情感,君臣关系也不至于发展到冰点。

    秦王嬴稷只能感觉无穷无尽的碰壁,无限度的信任和宽容,无数次的屈膝请求你出山,结果就换来一副冷脸。

    君可知《狼来了》的寓言故事?秦国版本叫做《武安君病了》。

    “军务在身,战事为先,不要说些有的没的。”武安君说。

    公孙启点点头,对,我是劝不动你了,但凡你能改,早干嘛去了。

    现在又要准备长平大战的决胜,又要筹谋将军之夜的兵变,公孙启的大脑是真的超频过载,快烧坏了。

    尤其是秦王嬴稷的一个异常数据涌入,更是让本就濒临宕机的大脑雪上加霜。

    会议室涌入了很多参谋军官,一同筹备即将开展的超大规模空降行动。

    公孙启几乎一句话都没听进去,还在思考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事情。

    回过神来,本次作战会议已经结束了,武安君和亲信们正在闲聊家长里短。

    有人谈及了最近咸阳冒出了很多新权贵,还有个叫吕不韦的贱商崛起。

    “那斯花天酒地,出入奢靡之所,身边许多官宦纨绔陪同。”

    “一群人在咸阳街头可谓嚣张跋扈,吕不韦还在到处笼络人心。”

    “我儿子好像都跟他有点联络,各位同僚可得管好子女。”

    武安君刚刚回到咸阳,听闻这事情还挺新奇。

    军官团的将领们平时都忙于军务,没有太多时间去教育子女,都很担心自家孩子跟吕不韦学坏。

    公孙启猛然一惊,脑子里闪过一点灵光,好像他明白了。

    吕不韦就是关键点啊,怪不得嬴稷会做出这样的放权信任之举...

    白起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个女儿,应该没养死。

    武安君推一推正在沉思的公孙启。

    “启,最近是什么情况?”

    “正常学习,似乎还去咸阳大学听了荀卿的几节公开课,对儒家有些兴趣。”启回答道。

    儒家?武安君微微皱眉。

    很快也释怀了,熟读百家之理也不是什么坏事,荀卿也是个举世闻名的顶级教育家,学一学吧。

    “现在的世道,年轻小孩都够顽皮的。”

    “我家孩子就乖多了。”武安君欣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