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赛博战国 » 第四十一章 好日子来临力

第四十一章 好日子来临力

    “我们总得考虑出路不是么。”

    “话是这个道理,但...”

    赵军阵地内,一群军官聚集在一处坚固地堡内。

    随着长平被困的时间增加,大家已经开始进入了各谋出路的地步。

    或许那些基层士卒不知道,或许赵括长官不知道,但各位贵族出身的中高级军官心里都像明镜。

    突围,肯定是突围不了的。

    待援,肯定是没有援助的。

    “留在这里迟早就是个死,外部的补给断绝半个多月,我们剩余的炮弹还能撑多久。”

    “这每天炮弹消耗就有六七千吨,我估计最多再打一个星期。”

    说着说着,又有不好的消息传进来。

    秦军派出了特战小分队,渗透进入了赵军在摩天岭的战地军火库群。

    摩天岭军火库和韩王山阵地的链接隧道也被摧毁...

    这下好了,物资又要大砍一刀。

    目前赵军大兵团被分成三份,这些发愁的军官都是留守主阵地的。

    大家都是步兵部队,有坚固堡垒群做依靠,但堡垒不是万能的,必须有火炮和地雷的搭配。

    一旦最强力的拦截火力断绝,接下来这一座座堡垒堑壕被啃光也就是时间问题。

    能够提供反冲击的装甲力量,都消耗在丹水河对岸。

    主阵地彻底失去了还手能力。

    “诸位,我看不如降了吧。”

    “赵王也不会多做怪罪的,我们的家人在国内也各有事业,自然是能抗住这份压力。”

    “或许还能把我们交换战俘回国。”

    这是比较乐观的想法。

    也有悲观的。

    悲观的甚至根本不用说出来大家都知道。

    面对秦军,如果抵抗会被炮火轰死。

    如果投降会被挖坑埋了。

    拒不投降的会被绑上水泥块沉江。

    这些事情秦国人都干过,而且每一次杀俘数目都是五位数以上。

    是谁给了你投降秦军的勇气。

    “一码归一码,你们说万一呢是吧?总有一线生机。”

    乐观派投降军官提出了一个指导思想。

    秦国大规模杀俘事件,百分之九十五都在武安君白起身上,这人多少沾点魔怔。

    其他秦国将领没有这么丧心病狂的,虽然多少也杀点。

    众所周知,长平之战的秦军总指挥是王龁。

    王龁此前担任过师旅级指挥官,总部级参谋军官,从没听说过他有什么大规模杀俘的事情。

    而且这人好像也不是武安君那一派的人。

    近期又有新的消息,一个叫做公孙启的人在长平之战中决策分量很高。

    只要能拿点钱去打点,那个见钱眼开的人愿意放各位回去。

    就这一个坚定不移的论点,只要秦军指挥官不是魔怔人,大家投降就有可能活下去。

    军官们稀稀拉拉的讨论着,明显没什么精气神。

    一直有自己下属部队的报告传过来,他们也懒得处理。

    偶尔有总指挥官赵括的命令下达,那就更是懒得搭理了。

    如今的局面就是烂到极致的烂,明知道这局会输,却还得等到基地被推爆,活折磨。

    再去指挥调度部署防御,就好像很可笑,大家都要死了为什么不留点精力回忆回忆,快乐快乐。

    乐观派和悲观派争执不下的时候,一则消息出现在了大家手机上。

    秦国人劫持了本地的通讯基站,给所有赵军士兵的电话卡发送了短信。

    短信内容还真的和乐观派军官的想法一样。

    邯郸联通:我国正与秦国展开谈判,征求和平解决争端,共同塑造有序稳定的世界...

    军官们很自然的去猜想,秦国蛮夷应该也有谈判的想法。

    肯定是暂停了战略轰炸,赵国的通讯部门才能抓紧时间恢复信号供应。

    不仅能接收到运营商短信了,甚至还能使用流量上网,浏览器的一些网页可以看,礼乐短视频也能刷新出来了。

    “看着怪怪的,怎么这么多年内容卡顿呢,还有很多直接白屏,不让我看?”

    “应该是网络节点损坏的事情,家里网络都被秦佬炸烂了,哪能瞬间恢复完全呢。”

    若放在平时,赵国军官们都会慎之又慎,仔细推敲。

    可现在是什么时候,不投降就死,投降有希望活,每个人都倾向于把自己的结局往好的方面去猜测。

    有人刷着网页新闻,总结了一条条观点出来。

    原来是贤明的赵王使用了强力措施,促成关东合纵,一口气冻结了秦国在六国的所有资产。

    看在合纵的份上,关东各国拉赵国一把。

    秦王主动寻求和谈,释放善意停止了战略轰炸。

    秦国人肯定希望把资产拿回去,否则他们在外国的投资都将白费,持有的外汇和国债也将变成废纸。

    有没有一种可能,赵王可以以此为契机,把大家都带回家呢。

    网络信号恢复的消息迅速蔓延开来,一传十,十传百,许多人都放弃战斗,寻觅自己藏匿的私人手机,掏出充电器到处寻找电力...

    整个赵军阵地的动静都发生了改变,在宽阔的战场上,炮火逐渐停止了。

    但随着总指挥赵括的强力命令,各部队又继续进行象征性的反击。

    可是许多军官已经坐不住了,甚至有人嚷嚷着马上跟秦军取得联系。

    “等等!万一是陷阱呢?把我们骗过去然后埋了或者沉江。”

    “我建议先等一等,看看其他人过去后是什么样子。”

    “而且当第一个投降的部队也太羞耻了点,至少也得是第二个吧。”

    赵括又一次发出了新的命令。

    动摇军心,立斩不赦。

    筹备物资,进行突围。

    赵括意识到士气衰弱的速度不可控制,决心趁着最后的机会尝试突破。

    但是太晚了...

    刚刚陷入包围的时候尚有气力,却不想突围之事,满脑子想着正面突破,浪费了最好的机会。

    而且他高估了目前的士气指数。

    数十万赵军,身陷绝境本以为必死无疑,却在黑暗中看到刺眼的曙光,求生欲望已经完全盖过了战斗意志,甚至理性都已经丧失。

    有人做了背叛者。

    秦军得知了赵括地下指挥部的精准位置。

    连串的钻地导弹,送马服子去见马服君了。

    赵括之死,对秦人不值一提,对赵军却恩重如山。

    没有了总指挥官的压制,投降才能变成一股浪潮,这场磨难大概会落下帷幕吧。

    士兵们扔下武器,走出坚固无比的地下工事,时隔许久再次亲身体会着广阔的天地。

    只有寥寥几个秦军士兵在近处接洽,虽然是敌人,但此时看着也没那么憎恨了。

    “我们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和水,你们可以随意取用。”

    秦军士兵指向一侧堆积的物资,为表善意,他们将枪背在身后,还后退了很多步。

    其实赵军并不缺乏食品水源,但气氛到这了,很多人还是过去拿取了一些东西,象征性的吃些喝些。

    一位赵军的旅长走到前面,给身前的秦军士卒递根电子蚊香。

    对方拒绝,赵旅长也不在意。

    “武安君何在?”旅长问。

    “对付赵国佬还需要武安君么?左庶长王龁与恩情将军足以。”秦军士兵轻狂的说。

    “恩情将军?可否告知?”

    这名秦军士兵对着西方一抱拳,恭敬过后才说出公孙启的名字。

    这位赵军的旅长仔细一瞧,发现对方原来是秦国空输,电子臂章上轮流显示着降落伞和匕首的图案,这是第一空降特战旅的标志。

    “我当年参与华阳之战,就是被武安君带领的一空输打败的,小时候看这集被撵着跑了几十里地。”

    有过去惨痛的记忆,他明显变得警惕,感觉空旷的周围都危机四伏,卑鄙无耻的秦国佬随时会准备冲杀上来。

    但是很快疑虑就又被打消了。

    秦军士兵没有更加危险的举动,反而说了一系列完全有利于赵军的举措。

    秦人会提供施工设备和建材,让赵军自己在地表之上修建战俘营,每天会固定输送给养物资,战俘的一切事宜也都让赵人自己管理。

    哪见过这种好事,以前投降都是当场就被杀,这次居然能住进战俘营了。

    秦国空输又说,让赵军的军医和技术员忙碌起来,开始拆除部分高价值义体,恩情将军公孙启说了,拿价值五亿秦币的军用义体来,就当做是战俘期间吃喝用住的费用。

    这也和先前的传闻吻合,那公孙启果然是无利不欢的货色,定然是准备倒卖赵国义体捞一笔。

    如果是要求义体全部拆卸,赵军肯定能感觉不妙。

    但公孙启只要一定价值的义体,让他们自己选择性的凑集,反倒是让赵国人彻底安心了。

    投降之人确认的局面,回去又呼朋唤友,叫出更多人离开掩体,走上地面。

    “同僚们!乡亲们!都出来吧。”

    “秦人会放我们一条生路的!”

    “大家很快就能回到家人身边啦!”

    赵军投降的速度愈来愈快,居然在一个下午的时间里,两座山头都站满了人,这明显有不对劲的地方。

    答案还是在公孙启,他发布了一个极其歹毒的措施。

    如果你是赵军的营长,只要你能拉动一个旅的士兵投降,立刻就放你回家。

    如果你是赵军的旅长,就要拉动一个军的人出来投降,按等级设定KPI,绩效激励有限,先到先得。

    秦人是否有歹意,此时变得不再重要,只要卖了老乡自己就能回乡了。

    但,这又是典型的被利益蒙蔽了双眼,一连串的欺骗诱导,让太多赵军丧失了理智。

    公孙启真的会放你回家么?

    几十万赵军共襄盛举,怎么可以有人逃避呢。

    哼,想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