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法无渡世 » 第十三章穿越

第十三章穿越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朱大刚,朱大刚似乎比他还兴奋。

    “好啊,这事我看行,”

    事不宜迟,爷爷的病情不能等,

    黄忠踱着步子听着两人的打算,眉毛时而轻挑,时而紧凑。

    穿越这事,事关重大,尤其穿越回抗美援朝时期,军队打仗不是儿戏,炮火无眼,能不能平安回来还另说,但凡他俩搞出一点乱子,出一点差错,就可能改变历史,扭转国家命运。

    可看见张法无那期盼的眼神,和听他说爷爷的故事后,终于拍手赞成。

    黄忠让他俩先回去,然后彻夜给他俩拟定了一份穿越计划,注意事项等。

    第二天,把他俩叫到位于迎神山的训练基地,让他们进行为期五天的穿越训练准备。

    包括熟记当时的历史脉络,不该说的话,不该做的事等等。

    张法无还学会了使用枪械,五十年代最常用的毛瑟驳壳军用手枪,中正式步枪,还有俗称水连珠的莫辛纳甘狙击枪,张法无唯独最爱使用这把枪,因为听爷爷说,他就是用这种枪打死一百多人。

    张法无很快熟练掌握了使用水连珠,

    并且枪法很准,得到了黄忠的称赞。

    为期五天的训练结束,终于开始了穿越任务。

    黄忠把两个硕大的粗布包裹摆在张法无和朱大刚面前。

    “这是?”张法无问道。

    “这里面有些五十年代的钱,和一些重要物品,然后每人一部毛瑟驳壳手枪。”。

    “用得着拿这么多东西吗,”,

    “这我都是最低限度给你们准备的,都是你们这次穿越的必需品,这里还有”。

    说着黄忠又拿出一个小包裹,里面是一打证件,假的身份证明,单位介绍信,地方盖章等,还有一本黄忠连夜写的计划书。

    他们穿越回五十年代,有了新的名字,张法无改名张爱国,朱大刚改名张健军,那个年代最常用的姓名。

    他俩还换上了那个年代的衣服,军绿色粗布上衣,蓝色裤子。

    最后黄忠不耐烦的反复叮嘱他们按计划行事,不要闹出乱子。

    所有工作准备就绪,张法无再一次来到朱大刚带他来过的穹顶建筑,在建筑顶层打开门,张法无终于看见了那个穿越机器,原来是一个如同银色棺材的东西。

    “这个棺材就是穿越机器?”张法无问道。

    “这个叫穿越仓不叫棺材,虽然它看起来确实很像,”黄忠说道。

    穿越仓缓缓打开,张法无走近观看,穿越仓里面到是很宽,挤挤的话,三四个人没问题。

    朱大刚轻车熟路的躺进去,显然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穿越。

    张法无如法炮制,此时的他当然很紧张,他依然持怀疑态度,这个大棺材就能让人穿越吗?随后是他们的行李也被放了进去。

    在一群白大褂和黄忠的注视下,穿越仓的盖子缓缓关上。

    里面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只有朱大刚那深厚的喘息声。

    就在这时,周围发出滋滋啦啦的电流声,整个穿越仓似乎晃动了一下,一分钟后世界突然变得安静。

    朱大刚伸手推开盖子,一股凉风袭来,张法无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满天星光,那个玻璃穹顶已经不见了,等他们爬出穿越仓,周围是一片荒凉,枯树,干草,厚厚的黄叶。

    成功了吗?这是五十年代的迎神山吗?

    “穿是穿了,但不知道是不是五十年代,那只能下山证明,有时候这个穿越机器,也不是那么准。”朱大刚说道。

    把所有东西拿出来以后,穿越仓门自动盖上,他们用一堆黄叶和干草掩盖了穿越仓,这个东西要是丢了他们可回不去了。

    其实这个地方还是很安全的,五十年代广海市周围全都是原始森林,迎神山被安之未来开发前都是一片野山,无人涉足。

    从他们下山的艰难程度就能证明这一点,杂草灌木丛生,脚下腐叶踩下去把脚面都能淹没。

    他们用尼泊尔弯刀开路,剥开灌木杂草,朱大刚很熟悉迎神山的地形,知道哪里下最快最安全,可即便这样,他们走了整整一夜才走到山脚。

    朱大刚的灵活惊呆了张法无,一个胖子,这么大的活动量居然不喘,而且力气超大,胳膊粗的小刀一刀一个,毫不费力,如果没有他,张法无都怀疑自己可能都下不了山。

    他们到了山脚稍作休息,继续赶路。

    又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终于看到了一个山村,青烟袅袅,一片祥和。

    他们碰到了一个背着竹筐出门捡粪的农民大叔,上前打了招呼,拾粪农民看他们满身狼狈,像是远道流浪者,可无法掩盖的是白皙干净的脸和手,没有皴和老茧,又像是知识分子。

    “你们是哪里人,咋没见过你们。”

    “大叔,我们是县城来的,来农村寻找亲戚,走迷路了,”张法无回答道。

    “这方圆十里都是大荒山,山村到是不少,不过我就在这里土生土长,你去哪个村我告诉你”,朴实的农民大叔说道。

    其实这是他们找的理由,穿越前,他们已经熟知五十年代广海附近的地图。

    五十年代广海市只是一个小县城,辖区包括八个镇,100多个自然村。

    他们只要拿出背包里的地图,哪个村都能找到。

    还有,张法无在广海送外卖,很多镇和村落在几十年后依然存在,只是变成了某某村地铁站,某某小区等,但是位置基本不变。

    “大叔我们要找那个上口村,”张法无说道。

    “上口村最好找了,我们这村是下口村,你顺着我们村北的小路往北走,翻过那个山坡就到了,”。

    “谢谢大叔了,这是一点小意思。”,朱大刚从包里掏出来一张五万元面值的钱递给大叔,大叔看见钱嘴里说着不能要,但是眼神已经出卖了他。

    朱大刚硬塞给他,他也没躲闪,说着“你看,你们太客气了,”

    朱大刚也是靠给钱看出穿越的时间点基本吻合,那个时候通货膨胀,所以纸币的面值都很大,买菜都是几千几千拿,五万块钱的纸币虽然可以买很多东西,但也不算是巨资。

    1955年五万纸币已经退出流通,去银行一比一万兑换,所以五万只相当于1955年后的五块钱。

    能看出这个时间点正是在55年之前和48年之后,八成穿越时间没错。

    “还有个事大叔,你们这有吃的东西吗,肉啥的,我可以给钱,不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