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夏龙道 » 第129章

第129章

    就在那暗黄色的酒水快要滴落到地面的瞬间,一张嘴突然凭空出现,精准地接住了酒滴。这一幕让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情景。

    刚才还是一滩烂泥般的醉汉,此刻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身手敏捷地一手抓住酒壶,另一手则抵在地面,支撑起整个身体。就这样,他倒立着,大口大口地喝着那浑浊的酒水,完全不在意身上被石块擦破的伤痕和众人诧异的目光。

    他的动作娴熟而流畅,仿佛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精心设计和计算。酒水顺着他的嘴角流下,但他却丝毫不受影响,继续畅饮着。眼中闪烁着狂野和不羁的光芒。

    一旁的李雪看到这一幕,心中暗暗叫好。她终于确信,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醉汉,果然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

    随着喉咙有节奏地上下运动,那浑浊的酒水如丝如缕地逆流进醉汉的肠胃,带去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如同一束阳光穿透厚厚的云层,逐渐驱散了他体内的冰冷与颓废。醉汉的脸上开始泛起一抹红润,如同初升的朝阳洒在大地上的第一缕光芒,让他整个人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他原本迷离的眼神也逐渐变得深邃而明亮,仿佛被注入了一个新的灵魂。那双眼睛中闪烁着的,不再是混沌与迷茫,而是一种深邃的智慧与清晰。这一刻,他仿佛从千年的沉睡中苏醒过来,重新找回了那个失落已久的自我。

    “好酒,好酒。”醉汉一口气喝光了葫芦里的残酒,声音中充满了满足与愉悦。他依依不舍地摇晃着空空的葫芦,仿佛在向一位老朋友告别。然而,随着酒劲上涌,他又像被抽去了全身的力气,手臂一松,整个人都瘫软下来。

    但是此刻的他与之前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虽然身体依旧瘫软在地,的眼神中却充满了睿智与清明。他仿佛已经看透了世间的纷扰与虚妄,找到了一条通往智慧与真理的道路。

    桑娅对如此有趣的醉汉充满了好奇。她忍不住跑下地埂,贴近他的面门,想要更仔细地观察这个神秘的人物。

    醉汉突然吹出一个大鼻涕泡。这滑稽的一幕让桑娅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童心未泯,伸出手指轻轻地戳破了那个鼻涕泡。这一下,像是触发了什么开关,引得周围的众人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在笑声中,醉汉渐渐醒来。看到周围的人们都在笑,也跟着笑了起来。他的笑容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豁达,仿佛完全没有在意他们笑的是自己。这一刻的他,就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众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醉汉边笑边说出了这句诗句。他的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却充满了力量。

    旁边一个穿着青衫、手持折扇的书生模样的青年,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了不悦的神色。他皱了皱眉头,出声喝止道:“住口!汝等粗鄙之人,也配与唐公子相提并论?”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醉汉听到这话,却并没有生气。他反而来了兴致,跌跌撞撞地走到书生面前,用那双醉眼朦胧的眼睛上下打量着书生。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玩味和好奇,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有趣的问题。

    突然,醉汉打了一个响亮的酒嗝。突如其来的酒气熏得书生眼泪直流,他连连后退,用手捂住口鼻,试图逃离这股难闻的气味。

    醉汉斜着眼,带着几分讥讽的口吻开口道:“你又是何等之人,也配说出‘唐公子’三个字?”话语中透着一丝不屑,嘲笑书生的不自量力。

    书生被他的话气得嘴唇直哆嗦,伸出手指颤抖地指着醉汉,声音也带着几分颤抖:“你,你,你不知羞耻,你有辱斯文!”眼中闪烁着怒火,仿佛要将醉汉烧为灰烬。

    醉汉却并没有被书生的话所动摇。他冷笑一声,继续嘲讽道:“胸无大志,腹无点墨,只会摇舌舞唇的跳梁小丑也敢妄称斯文。”书生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仿佛被抽去了全身的力气,软软地瘫坐在地上,眼神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哀与绝望。

    不等书生有机会反驳,醉汉又继续嘲讽道:“吾以天为衣,以地为裤,你们这些欺世盗名之辈,钻进我裤中,却还有脸说我不知羞耻。”他的话语犀利而刻薄,像一把尖刀直刺书生的心脏。

    那书生的脸色由红转紫,愤怒与羞辱交织在一起,使他几乎无法呼吸。他张开口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竟然无法说出一个字来。就在这时,一股强烈的怒火攻心,他一口气没接上来,双眼一翻,竟然就这样晕了过去。

    周围的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他们纷纷后退几步,生怕被卷入这场纷争之中。不一会儿,人群便一哄而散,只留下小队几人与那醉汉还站在原地。

    李雪见状赶紧走上前去为书生把脉。片刻之后,她迅速从腰间抽出几根银针,分别刺入了书生的几处穴位。随着银针的深入书生的脸色逐渐恢复了正常呼吸也变得平稳起来。李雪松了一口气收回银针站起身来。转头看向醉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醉汉看着晕倒在地的书生,鄙夷地摇了摇头道:“现在这些后生,也太脆弱了。”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失望和无奈,仿佛在感叹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心态的转变。

    他不禁回想起当年在翰林院的时光,那时的他正值壮年,意气风发。翰林院中聚集了天下英才,众人谈经论道、各抒己见,虽然也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但那种氛围却是大儒大雅、充满激情与智慧的。与今日这书生相比,那时的他们才是真正的文人雅士啊!

    想到这里,醉汉的眼中闪过一丝怀念与惋惜。他抬头望向天空,仿佛想要透过那层层的云雾,回到那个充满激情与智慧的年代。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他收回目光,再次看向晕倒的书生,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