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小兵 » 第五十五章大功告成

第五十五章大功告成

    也许护国神器真的带有加强国运和气运的功能,也许是宋军使用了不停歇进攻的战术,金清联军人刚逃到一地,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宋军就追来了。

    宋军虽然战马不多,但能拉车的马不少,宋军有速度很快的新式马车,进军速度很快。

    所以还没来得及准备好防御宋兵就打过来了,宋兵又带了攻城利器,加上金清兵没料想过宋军来攻,根本没有怎么修缮过被他们攻破的城池。

    几日之间,宋军连破数城,兵进几百里,似乎还没有停下的迹象。

    金清联军人困马乏,但终于逃到了洛阳城下,只是城墙上的大旗已经换成了宋,守城的人已经换成了丐帮子弟。

    丐帮的总舵就在洛阳,趁金清联军空虚夺了城池也是不奇怪的。

    金清联军只好败逃汴梁,然后发现汴梁城防御也不行,此时他们已经被追的风声鹤唳,也就不停留了。

    数天后收复两京拒敌以北的消息传到了临安,知道这个消息的蒙军使者就不多提条件了,直接联盟了。

    蒙军也没想到宋军还有如此战力,也被震慑到了,他们也开始进攻,速度不能比宋军慢了。

    “新手臂怎么样?可还习惯?”我问白衣女尼。

    “还可以,你的医术也太匪夷所思了,居然能让我的手臂再次长出来。”她看着我双眸异彩。

    我从兑换商城换来的丹药,活死肉生白骨,断了一只手臂而已,吃下丹药分分钟长出来,再辅以金针治疗疏通脉络,手臂即可应用自如。

    白衣女尼自称九难,再加上独臂,我就知道是谁了,她居然也出现了,不过她漂亮的很,只有二十来岁的模样,貌似明亡也是十年前的事,如今二十来岁也很正常。

    之前了解各大势力时知道金蛇王袁承志带着的金蛇营也是抗清的一支义军活跃在泰山一带,所以再出现九难也就不奇怪了。

    我又开始给她疏通经络,她已经习惯了,虽然脸很红,但看到我每次面不改色的施针治疗,一点也没有为美色着迷,也就释然了。

    我可是医生,而且是现代人,不可能别人露个肩膀我就想入非非的。

    当让如果是芳姐姐蓉姐姐,静姐姐,那就不同了。

    一阵施针治疗后,灵儿拿着药走了过来,就是我的那个药方做的药,这也是让不断攻击的宋军迅速恢复战力的药。

    朝廷已经下旨,封包拯做两都留守。

    我的功劳也被知晓了,要我去临安接受封赏,包拯也要上京谢恩的,这里的守备还是不用担心的,我兑换出了,两个武将,一个是宇文成都,另一个是秦琼,有他们两个在,我们可以放心的离开。

    宇文成都是猛将可以冲锋陷阵,秦琼可是元帅级别的能统筹全局。

    我们一行人乘船直下临安,九难也跟着我们,她也想去临安看看。

    宋明两国对峙百年,我有些担心她,怕她去临安杀个昏君解解闷,那可就不得了了。

    赵构杀岳飞的事让很多有志之士很不满意,每年去临安杀皇帝解闷的人很多,但回来的没多少,因为童贯在。

    童贯可不一般,他武功很高,战绩也斐然。

    不过遇到金兵的时候吃过大亏,在如今这个世界,甚至因为兵败差点被斩。

    好就好在每年的斩刑是秋天,金兵在秋天之前来了,天牢一片大乱,童贯趁机跑了出来,他跑出来没有逃走,而是仗着武功高强去救宋徽宗。

    可是金兵看得严,宋廷的几位先天供奉都惨遭毒手,他只好放弃,逃出来后组起了一支义军,都是西军的底子,配合岳家军打了几场胜仗,赵构就免了他的罪召回临安,放在宫中颐养天年。

    下令杀童贯的是钦宗,赵构可不喜欢钦宗,钦宗几乎断送了大宋的江山,他怎么可能喜欢呢。

    所以钦宗要杀的人,赵构不杀,不仅不杀还要供起来童贯的武功也先天初期了做得供奉。

    童贯还在宫里培养了一些宦官高手,江湖人物很难再宫中有所作为。

    倚天剑从皇宫流出的事情,也许并不简单,除非有人故意放水。

    孟大帅第一时间把倚天剑交给了监军太监,监军太监亲自走了一趟送倚天剑回临安。

    但没有过去多久倚天剑又被盗了,江湖上还出现了那句:“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江湖上寻找倚天剑和屠龙刀的热潮高涨了起来。

    还有一个热潮,有人传言杭州西湖底埋藏了什么宝藏,宝藏的秘密隐藏在《唐诗选辑》里面,于是不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都变身成了文化人。

    唐诗选辑一本难求,书铺加班加点印刷也满足不了需求。

    这么热情的原因,是因为有一套连城诀出现在了市面上,大家拿着唐诗选辑对照,都想发大财。

    戚长发听到忍不住了,虽然真的《唐诗选辑》在自己手里,但他还是很着急的去了西湖那里。

    狄云没有阻拦,他正忙着印书呢,这是包拯还有我临行时吩咐的任务,卖书是为了筹集经费。

    唐诗里肯定有秘密啦,这个未来人常玩的解码游戏。

    西湖底当然有宝藏,还有武功秘籍,努力吧,因该有聪明人的。

    包拯本来不同意这个筹集经费的方法,但看到这么多人喜欢起了读书也就不管了,多读点书还能多认识些字呢。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此乃先帝真宗趙恒之教诲,大家多读书,才可以发家致富。

    赵构要是不知道连城宝藏内幕自己也信了,他派了很多人马维持杭州府治安,闻声而来的江湖人还有各方势力太多了。

    童贯也知道内幕,但还是买了《唐诗选辑》,读读唐诗陶冶一下情操,没有人说闲话吧?

    全民读书的热情高涨,作为一国之君的赵构也不能落与人后,皇帝都认真学习了,大臣们岂能不认真。

    别人也能印书?这是个问题,不过还真没有别人印,因为他们也在读,也在对连城诀,这个时候印书发财,万一印错了顺序可怎么办,西湖底的宝藏可就难找了。

    很快有人从诗词中发现了“西湖梅庄”几个字,后面的还没解出来,但已经有了梅庄这个地点就好办了,所有人一股脑的冲向了西湖梅庄。

    梅庄就那么大,如何抵挡的住这么多的人,很快就被攻破了,还找到了一个传言已经过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