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天生地载 » 第十一章 燕国都城

第十一章 燕国都城

    当今天下,九州大陆最强大的王朝就是燕国。百姓言,燕国乱,则天下乱。

    每至年关或是皇族大事,都有百国来贺。拉着进献宝物的车马能从太安门排到国子监。

    林举城作为燕国都城,占地广阔建筑宏伟,护城河就宽十七米,城墙更是近十米。还未进城,道路就用整齐的大理石铺造。

    城内楼宇高低规格,均有制度规定。作为燕国都城,这里也是燕国商贾最繁荣的大城池之一。

    城内百姓衣着得体,店面林林种种上千家,推车叫卖的小贩也不少。来往行人车马络绎不绝。绝非小城可比。

    林举城,御史府。

    傅仲仁安排显圣使孔镇护送杜忠君回京。明日孔镇随杜忠君一同面圣。

    若那德妃真是妖邪,自然逃脱不了孔镇这个不灭境界的眼睛。若那德妃并非妖邪,则给皇帝讲述些道理,儒院也不能动用修士的力量了。这是历代儒圣定下的铁律。

    本想让孔镇直接入皇宫查探德妃底细,若真是妖邪当场诛杀。后来傅仲仁觉得,急也不急于一日。规矩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打破。

    翌日寅时。

    孔镇与杜忠君同轿前往皇宫。如今天色未亮。杜忠君儒院出身,孔镇乃儒院显圣使,两人同行拜会皇帝也算合理。

    就以儒圣出关,特意派孔镇拜见皇帝,送些延年益寿丹药恭贺新皇登基,合情合理。两年前儒院自然已经送过祝贺之礼。只是当时是以儒院之主傅仲仁的名义送的。

    如今宫中有变,在以儒圣出关再送一次贺礼,给足了皇家颜面,这也说的过去。

    轿子停在昭慈门。杜忠君和孔镇步行而入。很快来到了紫宸殿。

    文武百官都察觉到了今日随御史上朝之人。只看此人年不过四十,整个人的气势却是如山如海光明宏大,浩然之气如同山岳。不少官员都交头接耳,却根本不识此人。

    这时总管太监喊道:“皇帝驾到。”

    文武百官包括杜忠君,立刻跪拜迎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时总管太监看到气势非凡的孔镇,没有跪拜,不由得嘴角一咧。刚要说话,发现自己以开不了口。

    只看一身穿九条龙袍的中年男子,身型消瘦,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天下少有的威严。剑眉星目,方口龙鼻。此人正是当朝新帝“陈蒨”。

    陈蒨大有意味的看着孔镇,坐在了龙椅之上。

    孔镇躬身一礼道:“儒院显圣使,拜见陛下。”

    陈蒨眉头一皱,瞬间又满面笑容。笑道:“哈哈哈哈,我说怎么有如此恢弘的气度,原来是儒院的显圣使。”

    跪拜的百官,不禁面面相觑,不到万不得已显圣使可是不会进宫的。每一代显圣使入宫,均有大事发生。莫不是问罪而来。大臣们第一想到的就是皇帝陈蒨纳先皇妃嫔为妃之事。

    陈蒨自然明白这群大臣的想法。

    陈蒨道:“显圣使不远千里来此,朕甚是高兴,一时之间忘记众爱卿还跪拜着了。都平身吧。”

    众人道:“谢陛下。”

    百官这才曦曦索索的整理衣物站了起来。

    孔镇只看今日只有皇帝一人上朝,并未看见后宫之人。

    孔镇从怀中掏出一精致玉盒。孔镇道:“儒圣出关后,听闻新皇登基,特意准备贺礼,让我前来送于陛下。”

    皇帝陈蒨放下心来,哈哈大笑道:“儒圣出关真是好事。你回去时定要替我向儒圣问好。”

    孔镇点头道:“是。”

    陈蒨看向旁边的太监总管马少尤道:“马少尤,把东西拿上来吧。”

    这时太监总管才发现自己能动了。立刻下去把玉盒马上来,恭敬的递给了皇帝。

    陈蒨把玩着玉盒,发现其上一股温凉之意甚是舒服。这种玉石引起了陈蒨的好奇。

    陈蒨问道:“显圣使,这玉质温寒水润。就连朕也分不清是哪种玉石。”

    孔镇回答道:“回陛下。这并非是玉。”

    陈蒨看着手中玉盒,把玩起来,问道:“那是何物?”

    孔镇回答道:“这是深海虎龟内丹,又加浩然之气锻造而成。常伴身边有延年益寿之功”。

    一听此言在朝百官,暗自艳羡不已。

    陈蒨看向台下的宰相冯游道:“宰相,你博学多识,你来看看此物。”

    冯游在博学多识也不可能认得仙家之物,此物既然是儒院儒圣献礼,那还能有假。只不过自家皇帝,不想被儒院左右罢了。

    冯游上前走了几步,恭敬的躬身道:“谢陛下。臣只不过爱看些无趣无用之书。老臣试试吧!”

    陈蒨点了点头。

    从太监总管手里接过此物。冯游顿时感觉一股温凉舒服之感,传入体内。不少老臣向丞相靠近,都想看看这仙人之物。

    宰相冯游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又将玉盒递给了太监总管。躬身说道:“回禀陛下。此物的确是深海虎龟内丹所造。经常措拭,无论男女老幼均有延年益寿之功。”

    陈蒨点了点头。用力打开玉盒,中间三颗棕色丹药。单只是药香就让陈蒨头脑为之清明。

    陈蒨大感满意。看着孔镇道:“儒圣出关,也是国之大喜。朕应送上贺礼。钱财虚名对于儒圣来说,太过俗礼。各位爱卿,你们说朕应该回送什么礼物好啊。”

    刑部侍郎走出一步躬身道:“回陛下。如今四海太平,八荒安稳。都得益于我大燕刑法有度。臣建议,就送我燕国刑法大全一部。若好可让儒圣安心,若有差错,也可得儒圣改正。”

    陈蒨点了点头。

    这时又一老臣走了出来,这人道:“陛下,臣觉送种子更好。如今我朝百姓生活满足,餐餐尽美。都得益于陛下皇恩庇佑使得五谷丰足,六畜兴旺。送上我朝精选的五谷种子,更能让儒圣欢喜。”

    各部大臣都跃跃欲试。陈蒨立刻打住。若是在让他们议论下去恐怕要乱了。如今这两个答案他都很满意。

    陈蒨道:“好了。那就回上一部刑法大全,在加五谷种子。”

    台下文武百官躬身喊道:“陛下英明。”

    陈蒨点了点头。

    这时孔镇道:“陛下,还有一事未说。”

    陈蒨面色一淡道:“显圣使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