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们的光 » 第三十七章 兰桂花的油条铺

第三十七章 兰桂花的油条铺

    田厂长虽然才四十五六岁,但头上却有了白发。只见他摘下了眼镜,常年的高度近视让他的眼窝有些凹陷。他用右手揉揉了稍微有些发涩的双眼,昨夜为了救火后半夜就没再睡着,他喝了口茶水后又重新将眼镜戴上。

    “哦,郭经理,你接着说……”他不紧不慢的说到。

    郭万林压低了些声音:“厂长,失火这事不简单啊,您想想,怎么就好端端的失火了呢?是不是有人……”郭万林顿了顿,接着说道:“是不是有人为之,额,我怀疑是有人故意纵火,看是不是要调查一下,好给公司一个交代?”

    田厂长吃惊的看了一眼郭万林,“有眉目了?”

    “还没有,需要调查。”

    “哦哦,也是。不过,我听到的是昨天夜里雨下的大,仓库办公室渗进去了水,连了电,造成了火灾?难道……你有什么线索吗?”田厂长还是不紧不慢的说。

    “厂长,您想想之前都没事的啊,为啥这次偏偏就忘关了窗户呢?而且偏偏雨水就进来了,还偏偏忘了关电闸。这些都在一块儿,这也太巧合了点吧!所以……”郭万林说的是头头是道。

    郭万林坐在沙发上,他挪了挪屁股,也喝了一口茶水。

    他依旧压低嗓门说的,他的后脑勺上就好像长了个眼睛似的,在盯着后方,也在防着有人偷听。是的,他,很谨慎,毕竟打小报告可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

    田厂长摆了摆手,他打住了郭万林,心里却暗暗想着:照你的意思是怀疑仓库有内鬼,有人想偷物料呗。只是不曾想到昨夜里偏偏下起了雨,不一会的功夫就失火了,那原来打算的就落空了呗。

    “好了,先这样,你先回去,容我再想想。”田厂长若有所思的对着郭万林说了这样一句话。郭万林答应了一声,告别了田厂长,不曾想一开门就碰到了老孙。

    “吆,是老孙啊,这么早就过来找厂长,有事啊?”郭万林定了定神,故作镇定地说到,其实心里早已慌的一批。老孙这个时候找厂长,不用想,肯定是为了失火的事情。他心里快速盘算着,刚才自己跟田厂长说的话老孙是否听到了,他一直压低着声音说的,应该不会被听到,且看老孙接下来怎么答吧。

    “吆,是郭经理啊,哎,我这不是来“负荆请罪”来了嘛,刚到这就碰见您出来。“

    “哦哦,刚到这里?”郭万林假情假意的笑道,“先走了哈,我还有点别的事,厂长在里面呢”说着,郭万林拍了下老孙的肩膀已走到了门外。

    “可不是嘛,前脚刚到门口,就见您出来。”老孙心里却暗骂:你郭万林真不是个东西,虽然郭万林刚才和田厂长说的话他在门外并没有听得很清楚,但大概意思是知道了,他郭万林怀疑仓库有内鬼,这不也把矛头指向了他老孙嘛。

    “唉唉唉,你俩在门口说什么呢,老孙快进来,我正有事找你呢,郭经理快去忙你的吧。”

    “好的,田厂长”郭万林回答到。

    说完,郭万林便背着个手哼着个小曲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至于后来老孙和田厂长说了些什么,这些都无关紧要。关于老孙的为人他是知道的,他坚信昨晚上仓库失火只是一次意外,对于其他的仓管员,田厂长也信的过。田厂长说了些安慰老孙的话,让他放宽心。但他看老孙一脸的不愉悦,想必是郭万林对他说的话被老孙听到了。他用手拍了拍老孙的肩膀,开口道:

    “老孙,怎么的,我的话也不能让你安心吗?随他怎么说去吧。实话告诉你,对郭经理的话我从来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你就好好回去工作吧。他就是爱凑热闹爱惹是非,这也是让老板给惯得,谁叫人家是老板娘的亲戚呢?啥事没有啊,如果再有人拿这件事不放,我出面解决。”

    这一席话让老孙完全没了后顾之忧,他也不想因小失大,整个仓库一天的工作正在等着他安排呢,这位实诚的东北中年汉子告别了田厂长便火急火燎的回去办公了。

    田厂长叹了句,“哎,老孙真难为你了,凡是对厂子有想法的都盯着你这个位置呢,他们心里打的算盘我清楚的很,不过只要我一天还在公司,就休得他们乱来。”

    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老孙的为人老板也更清楚,他怎么会听小人的几声不痛不痒的话就辞了老孙呢。只是碍于亲戚关系,不得不把自己的这位有着狭隘心肠、喜欢算计的大舅子安排在工厂做行政部门的工作。不过,接下来几天,大家也都相安无事,仓库失火风波也就过去了。

    “卖油条果子咧,刚炸的新鲜着呢,快来买唉!”

    听这吆喝声,声音洪亮,整个暑假都回荡在附近三村五装的大街小巷里。这吆喝着卖油条的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她穿一件花色衬衫配灰色裤子,头戴一顶草帽,和蔼可亲的脸上已渗出了滴滴汗水。她用随身带的毛巾擦了擦流下的汗水后,把毛巾又放回随身带的布袋子里去。

    哦,她是陈晓林的母亲,蓝桂花。蓝桂花炸的一手好油条,从陈晓林上小学三年级时候起她就在家门口干起了这个营生。

    近几年,丈夫在外打工的收入不是很稳定,家里的十亩地虽然能有些收成但也是太微博。加上陈晓林兄妹还都在上学,家里的花销也会愈来愈多。这年头,不寻点营生做怎么能会过上好日子呢,想着国家支农惠农的政策是越来越好,兰桂花和所有庄稼人一样,不由的心里乐开了花。

    而每年夏天的这几个月,蓝桂花都会把炸油条的营生操持起来。两个孩子在家的时候也能帮着做点活。炸油条,兰桂花已经炸了六年。

    这不,今年暑假,陈晓林去南城找他爹打暑假工了,冬婷则在家看家,也顺便在家里帮母亲兰桂花做点事情。别看冬婷年纪不大,但做起事情来却有模有样,她学着母亲兰桂花的样子,把炸好的油条上秤,算账收钱,再装入包装袋,然后拿给来买油条的叔叔婶婶大爷大娘们。

    蓝桂花就走街串巷去卖油条,挣点辛苦钱。不过这几年下来,也攒了不少。她想着,陈晓林他爹这几年挣得加上她的这笔钱,明年开春家里盖个新砖房是不成问题了。想着想着她吆喝的更起劲了,不一会儿,几个妇道人家围了上来你一斤我二斤的买起来。

    油条,是一种古老的汉族面食,长条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松脆有韧劲,中国传统的早点之一。《宋史》记载,宋朝时,秦桧迫害岳飞,民间通过炸制一种类似油条的面制食品(油炸桧)来表达愤怒。类似的油炸面食,其起源远远早于宋朝,可追溯到唐以前,具体时期不得考证。----摘自《百度百科》。

    蓝桂花炸油条的方法是她祖上传下来的,其实也就是个小方子,没啥特别。最关键的是时间和火候这一块记录的很详细,但是涉及到具体操作这块得凭个人的手感,一定要拿捏好了。当别人买时都会夸奖道:

    这油条不孬,怎么炸的?

    是啊,大妹子,你家油条发的太好了!颜色也正,好吃!

    怎么炸的,也教教我呗。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