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们的光 » 第四十七章 生活依旧

第四十七章 生活依旧

    时间回到多年前的那个夏天,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陈晓林在高考前出事了。而且这件事差点就毁掉了他的第一次高考,让他留下终生的遗憾!

    事情的起因是他手上的现金不多了,他选择在大晚上去银行ATM取钱。可偏偏刚取好钱,就遇到了几个社会小混混。

    他们应该是早就盯上了陈晓林,所以当他一走出ATM取款机,几个小混混就围了过来。为首的一个二话不说,就朝着陈晓林的面门来了一拳,这一拳力道很大,也砸在了陈晓林的左眼上。

    校园里的孩子哪遇见过这种阵仗,陈晓林想要反抗,可他的双手却被另外几名小混混给牢牢架住了。

    那一晚后,陈晓林在家休息了好长时间,差点错过高考。许多年后,当陈晓林想起这件事的时候,都会觉得头皮发麻,一阵后怕。

    自从胖曾那夜说出喜欢孙蕊后,便隔三差五的去约孙蕊吃饭,主动开始追求孙蕊。只是孙蕊这头以工作忙,把他的邀请都给拒绝了。这期间,胖曾也曾向林笑笑诉过苦,林笑笑让他再用点心,坚持坚持,她也不知道好闺蜜目前是怎么想的。她是觉得,当她自己还没感受到胖曾的万分努力时,是不能多说什么话的。毕竟,撮合成了,如果今后两个人可以白头偕老、相敬如宾,自己则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如若不然,那就是害了他们,而他们又都是自己的好朋友,这红娘她宁可不当。

    再说陈晓林这边,他平日里就是工作再忙,也总是会利用些碎片时间去写点东西,可以是几句话,几行诗,亦或者是一篇小短文。如果有精彩的地方,他也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下,让平凡的生活留下点痕迹,不也挺好吗?

    现如今,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屏幕是越来越大,社交软件是越来越多,出行也越来越方便。走在街上,一座座的高楼直通云霄,让你很难分辨出东南西北来。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下,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变化着,不夜城也越来越多。有时,南城的白昼如黑夜般,那是天气在作怪,因为台风要来了,让人有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而每天南城的黑夜却如同白昼,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这座城市二十四小时不打烊!

    因为第二天是周六,公司双休,所以周五晚上哥几个才敢多喝了点。只是酒喝多了,人便会沉沉的睡去,暂时也就没有了意识,很多时候能睡个好觉,但也有遭罪的时候。酒喝的太多,到你肚子里的酒精也就多,会烧胃,烧的你很难受。当然,酒醒了,生活还是得继续。

    第二天,陈晓林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早上的九点。他忙起身去洗漱一番,紧接着又去公司对面的早餐店吃了个肠粉。

    肠粉这种食物在南城很常见,但在北方你是几乎看不到的。这主要是南北方对主食的喜好不同,南方人多吃大米,而北方人则独爱面食。它的外形很是单一,就是一层薄薄的软软的有些褶皱的食物。看上去有点像大肠,所以叫肠粉。它是用大米磨成粉,做成米浆后蒸制而成的,用一个铲子堆叠在多是椭圆形的盘子里或者一次性餐盒里。蒸箱里热气腾腾,肠粉的风味也千差万别。

    某某肠粉王这样的连锁店则多是出现在商业街地段,店铺一般比较大,有个几百平方米,装修上自然很上档次。当然,肠粉只是店里的一个招牌,种类也挺多的,大概有那么十几种口味,什么鸡蛋的、瘦肉的、鸡蛋加瘦肉的,虾仁的、鸡蛋加虾仁的,芹菜的、牛肉的、腊肠的等等。在这样的店里,你不单单能品尝到各式各样的肠粉,也能吃到地道的广式茶点,当然热炒和冷拌也是必不可少的。价格也还算公道,老百姓都能吃得起,各式菜品味道整体来说,还算可以。不过,陈晓林常去的店多是那种十几个平方米的小店,店里环境可以说非常非常简陋,也就摆着三四张桌子,门口处放着一个蒸箱,再就是一个煤气灶。一个塑料大桶放在靠近蒸箱的地上,装的是打好的米浆,蒸箱的旁边还会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鸡蛋,生菜,肉沫(多是猪瘦肉),还有调制好的酱汁等。肠粉的制作时间是很快的,也就那么三四分钟的时间。说起肠粉,虽然风味口感上可能千差万别,但这种食物制作的主要原材料却大同小异,大米便是主角。

    关于肠粉的制作,陈晓林在老家过春节的时候也曾自己尝试过,只是没能成功,可见即便是最普通不过,最寻常的东西能做出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更何况再做的好吃呢。让吃过的人吃了一次还想吃,渐渐的也就成了回头客,一传十,十传百,店里的生意自然也就好的很。

    陈晓林常去的这家早餐店就是如此,东西做的好吃不说,老板也很热情,小店的生意那叫一个好。每每他过去吃时,总是要等上一会儿的时间,前面排着几个人在等着,是常有的事。

    只见一盘细滑软糯的肠粉被放到陈晓林跟前,粉里裹着蛋,蛋里带着生菜,再淋上一勺适量的特制酱汁,香气迎面而来。没有忌口的食客自己再点缀上几粒葱花和一小撮蒜蓉辣酱,软软滑滑的肠粉在口腔里蠕动着,那滋味真叫一个爽!陈晓林吃的心里暖暖地,顿时觉得恢复了精气神,再喝上几口店里的凉茶,那酒气也就慢慢散去了。正在这时,他的顶头上司王经理的电话打了过来,说明天晚上公司一个重要的客户会从魔都飞到南城来谈一个重要项目。王经理说对方有三个人,让陈晓林一起和他过去接待,还说同行的还有公司市场部的领导和同事,让他务必重视,一些细节也会稍后发到他手机上。

    挂了王经理的电话,陈晓林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办公室走去,这是一栋三十层的办公大楼,是公司老板自己买的地自己建的楼。办公大楼里异常的安静,没有一个人影。春生的办公室在四楼,他是不喜欢乘电梯的,他经常会走楼梯,也就是几分钟的事,可有时乘电梯反倒不如走着快,因为工作日里等的人多。还有就是一群人挤在一块,大眼瞪小眼的也不说话,即便是说话也是压低了嗓门说,总感觉怪怪的。这是担心被有心的人听到吧,不过你想想也是,在人多口杂的大公司里,的的确确是要注意这些的。害人之心不可有,可防人之心不可无啊,祸从口出,谨言慎行,老祖宗也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并且,现在的他已经开始有意识的锻炼身体了,年龄过了二十五,已是奔三的人了,不多注意点是不行的。

    几分钟后,陈晓林走到了办公室门口,用钥匙开了门。即便是今天王经理不打这个电话,陈晓林也是计划上午过来加会班的,他有些工作上的事情需要再核实下。

    他先是打开笔记本电脑,再是开了空调,把温度调到26℃,便先忙起接待客户的事情了。陈晓林所在的这家公司从几年前开始上了办公系统,不管是大事小事都要从公司系统上走一下流程。流程上按照公司职能部门架构设置了一些审核节点,无外乎就是通过或者驳回,通过看系统,你就能知道你这项工作的进度了。陈晓林外出接待客户需要走两个流程:一个是商务车用车申请流程,需要安排车辆去接机,需要写明客户的航班和人员数量。另一个流程则是某某部门因公加班申请流程,这样的话可以把加班的时间用做后面的调休。总之,公司还是比较人性化的,公司自己的员工和客户的方方面面都能考虑到。关于客户的住宿问题,公司在市区有合作的酒店,都是五星级标准,按惯例公司会承担客户的住宿费用。在电话里,王经理也特别交代了客户的住宿安排。

    陈晓林先是把两个流程提交了上去,又拨打了酒店对接自己公司的业务经理,按王经理指示给客户安排好了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