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雷行纪 » 第五章 御宫

第五章 御宫

    在如今世界的五大国家:牧城国,莫君国,白泽国,相仪国,广瀚国之中,牧城国无论是从领土面积、亦是经济文化、或是军事政治,都是其中最强大的存在。牧城国的开国君主是太祖北野度,到第九位皇帝武宗睿皇帝北野真仁的时候,牧城国已然成为最强的国度。这个时候,其他四国坐不住了,就连一贯主张和平主义的莫君国也同意联合起来,共同讨伐这个“绝对强大的存在”。

    在这场持续了近一年的战争中,其中最激烈的一次的战役就是在牧城国西北部宁回草原上所进行的“宁回之役”,这场战役持续了仅三个月,双方都损耗了大部分的实力,许多的御成者和普通士兵都牺牲在此地。最后,这次战役以牧城国凭微弱优势获胜而结束。这次战役过后,五大国都已经无法再承受战争的损耗。最终,其他四大国接受了牧城国提出的“青羽盟约”,答应永世互不侵犯,友好往来,破坏和平者,天下共伐之。到现在第十九代君主北野林至,这百余年来,天下和平,百姓安居乐业,五国友好贸易,礼尚往来,其间虽偶有些冲突和战争,但却无伤和平大雅。如今,除了有些山贼强盗作乱,天下还算太平。如今的皇上林至已五十八岁,在位已二十四年,年号康成。

    北野林至有五个子女:大皇子北野鉴颖,为太子;二皇子北野鉴圆,受封魏王;三皇女北野鉴如,受封和缘公主;四皇女北野鉴宓,受封和沁公主;小皇子北野鉴觉,受封沽王。鉴颖和鉴圆、鉴如都是皇后叶氏所生,鉴宓、鉴觉分别为静贵妃和卫贵妃所生。而北野林至的弟弟濠王北野林稷只有一位掌上明珠:北野鉴若,受封和湘郡主。

    而狄藜的父亲狄烈在朝中担任三品户部侍郎——这就是牧城国的人才开放政策:允许其他国家的、有能力的人在朝中担任要职,也允许他国的人参加本国的科举考试——牧城国的科举考试是绝对公平公正的。而一二品的官员,无论正从,其子女都可在宫中同皇室子女一起接受御学苑的教育。

    作为自己的大儿子,对于北野鉴颖,林至一直将其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培养。无论是检阅军队,祭祀先祖,巡查举国,林至都会带着鉴颖。十二岁时,鉴颖被立为太子。自此,每次上朝,鉴颖都会站在龙椅的旁边,静听父皇的教诲,林至也经常会就大臣们提出来的问题当场问鉴颖的意见。当然,鉴颖的回答也总不会让父皇失望,他确实有一个英明君主应该有的雄才大略。大臣们也夸赞这位“未来的皇上”颇有当朝皇帝之英明神武。

    不过,有些可惜的是,鉴颖如今已然二十五岁,都已成婚,太子妃是已经退休的前任丞相之孙女白素心,太子嫔是京城骁骑都统魏山之女魏佳。可他始终没有觉醒他的金属性奇魂。要知道,比他小四岁的弟弟鉴圆在十五岁时便已经觉醒了自己的土属性奇魂,而且经过这几年带兵的历练,鉴圆作为一个御成者的实力,已是不言而喻地强大。对于这个二儿子,林至更希望他将来可以做大将军,辅佐鉴颖,为鉴颖巩固边疆,荡平贼寇。正如古语所言: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牧成国的国都东阳城是位于国家中部偏东北一点的位置,这座城的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千分之一有余,而人口占比却达到了百分之一点五左右。城中心就是皇宫——称“长明宫”,这里是皇室成员的住地,亦设有百官的办公场所,普通百姓严禁靠近。长明宫始建于太祖高皇帝镇元三年,至第三位皇帝宣宗治化六年,历时整整十七年才完工,后又经文宗、真宗两朝两次大规模修缮,才有了如今的模样。

    当朝的太子太保崔释,虽无实权,却是一品官,在朝野内外都有着极高的威望,他的儿子——崔青,是三品吏部侍郎。而崔青的女儿崔语晗与和缘公主北野鉴如是同学,同在御学苑受学,有着极好的情谊,亲密无间。值得一提的是,俞宣以后会经常到崔释家做客,这里也是他第一次和太子北野鉴颖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而当朝丞相是以“清廉公正”所著称的章同,已知天命,他有着整个东阳城除长明宫外最大的宅子。

    濠王北野林稷的封地离国都东阳城还是较远的,离宁回草原却是相当地近。濠王的王妃林潇在生下北野鉴若的第三年便因病去世了。濠王太爱他的妻子了,他后面也便没有再娶。他将凝霜珠放在了亡妻的口中,使其容颜永驻,再将这位“睡美人”放在了千年玄冰棺之中。每天,濠王都要去密室中,和他的妻子共处一个时辰。只可怜鉴若小小年纪就永远地丧失了母爱,所以濠王对她也是特别娇惯,养成了她刁蛮的性格。而林潇的弟弟林椁在朝中时任三品兵部侍郎。

    现在的天下还是很太平的,五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政治交往十分频繁,彼此之间和亲的情况也不在少数。而目前最让皇上头疼的是,二十一岁的二皇子北野鉴圆和十八岁的三皇女北野鉴如都已经到了该订婚的年龄,可他们都还没有心仪的对象。而鉴若,她也只比鉴如小五个月而已。

    恰逢将要举行科举的最后一项——殿试。由前几项考试淘汰后所剩下的最后三十名考生。他们会被带到平时上朝所用的长明宫的大和殿。届时,由皇帝当场出题,给考生们作答的时间。

    这次,为了给女儿找到心仪的驸马,林至把鉴如也带到了大殿上。至于给儿子找妃嫔,那还是要去找官家的闺秀。

    这些考生,都是经过层层选拔之后所剩的佼佼者,不仅个个都是一表人才,而且都还眉清目秀,英气焕发。

    这次,皇帝出的题目是“故乡的故人”,还要求必须是五言绝句。

    不过一刻钟,就有一个叫韩唯的考生交卷了。这位韩公子虽出身寒门,却少年英姿,气宇轩昂,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种不凡的气质。他虽只有二十岁,却以会试第一的成绩初现锋芒。其实这位韩唯的本国在广瀚国的北沙村,他此次来赶考的时候,同村的发小臧辉胜特地把家中仅有的三个鸡蛋都送给了他——鸡蛋在广瀚国可不是便宜货,一般人家一年能吃两次鸡蛋就不错了。

    韩唯所作答的诗是:

    翩翩渔舟月,巍巍朝殿曦。一片衷肠在,万里好梦知。

    一片衷肠在,万里好梦知。只要朋友之间真诚相待,哪怕相隔万里且境遇完全不同,只要心存怀念,那哪怕是一丁点的小事,只是做了一个好梦,也能感同身受,心有灵犀。

    皇上不住地赞叹好啊,直接钦点其为本届科考第一名,即为状元,让其七日后到渠碌阁报道——那是掌管牧城国所有现存知识的国家“图书馆”,任五品学士。

    但是,对于这位新科状元,鉴如似乎并不怎么感兴趣。而韩唯,他从进入大殿开始就注意到了这位气质非凡的公主殿下,这种独特的优雅气质是他以前从未在其他女人身上看到过的。但是韩唯是个很聪明、很有洞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人,他看的出来,公主对他没有兴趣。但他相信,他最终肯定能够得到鉴如的放心——起码,公主的父皇对自己还是很满意的。

    而且,在他的故乡北沙村,有一位前辈叫做涂晨生,这位前辈也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最终娶到了那位他思慕了整整十年的姑娘,实现了他一生的梦想。这位涂前辈,可一直都是韩唯的偶像与追求的榜样。来赶考前,韩唯还特地去拜访了涂晨生。

    最后,以韩唯为状元,当朝二品官兵部尚书贾怀之子贾明为榜眼,本国平民考生薛义为探花,合称“三鼎甲”。

    皇上也看出了女儿的心思,他却觉得是女儿还不够了解这些才子。他会让这些“国家的栋梁”在公主面前好好表现表现的。

    殿试之后的第四天,鉴如约崔语晗到东阳城的同尘街上闲逛。这条街,是东阳城有名的“文化街”,街上以书店居多,另有茶楼,画馆,琴行,花店等等也不在少数,当她们到一贯会来的颐圆斋喝茶时,却注意到了坐在角落的韩唯。这位韩公子却还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心上人已经在看自己了,只顾着看着手里的《镜鉴》——这是牧城国第十一位皇帝中宗北野弘渊(年号“太玄”)开创“太玄中兴”期间的“铁面丞相”诸葛生所著,讲的是“以史为鉴,治国兴邦”之道。

    不过,鉴如注意到了韩唯喝的是这里最便宜的海春茶。鉴如便直接叫来了小二。

    “小二,那些达官贵人来你们这里一般都会喝什么?”

    “那些大官们啊,一般都喝湖山碧,那可是从陵域的落石湖那边一经采下便马不停蹄运过来的。当然,这也是我们这里最贵的茶了。”

    “那好,你给那边正在读书的那位公子上一道湖山碧,钱算在我们头上。”

    等到茶上来,韩唯看到了鉴如,知道是自己心里的那位姑娘请自己的,他却也只敢遥遥地做个揖拜。“自己现在还配不上她。”——韩唯心里如是想。“但总有一天可以的。”

    东阳城的中心有一条贯穿城南北的河,名曰苑河,这是条人工河,是第十位皇帝英宗时期建造的。这条河两岸种满了垂柳,风吹之处,一排排柳树如美女而舞,纤腰碧婉,绿叶有如绸裙般偏偏而起。

    “如此美景,状元郎不想做诗一首吗?相必以状元郎的才华,不及一炷香,便可得佳作。”韩唯抬头看来,来人竟是榜眼贾明与他的好友魏经,魏经是京城骁骑都统魏山之子,典型的纨绔子弟。

    韩唯听得出来,贾明这是在找他的难看,他对自己当上状元很是不满。

    “贾兄取笑了,在下只是一名穷书生,殿试只是因为鄙人曾试过此类的题目,故而侥幸得了第一名。”

    韩唯以笑相迎。可贾明却似乎没什么善意。

    “哦,侥幸?那我是不是应该启禀皇上,请皇上再考一场?”

    韩唯正要应答,公主却先开口了:“俗话说,幸运的人不是生来就幸运,而是有他本身的努力在里头。贾公子为何不想想,为何你自己没有试过此类的题目呢?而且我父皇可是很忙的,怎么有时间再考一场?”魏经是这京城里出了名的纨绔子弟,花花公子,贾明和他在一起,也难怪鉴如会对他们没有好感,会帮着韩唯说话。

    “参见公主。”

    “两位有时间在这里切磋文采,还不如多想想怎么为国家做点贡献吧。”公主说完,转身就要结账离开。

    “公主赐教的是。”

    而崔语晗,她只觉得贾明好帅,在这一瞬间就情不自禁地爱上了他。但她所不知道的是,这份爱意,在未来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鉴如突然回头看了韩唯一眼。

    “我一定,一定会和她在一起的,让她得到真正的幸福。靠我自己的努力!”韩唯如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