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华娱,重生在1999 » 第47章年后

第47章年后

    回到家,老爸已经回家,正和老妈擀面皮、捏饺子。

    “小斌还没有回来?”

    走了一路,童羽的酒劲都快散去了,进门的时候除了脸红,已经没有东倒西歪的感觉。

    “回来了,在里面玩电脑呢!”

    老妈说话的时候多看了童羽几眼,很快发现了他的面色有异。

    “小羽你喝酒了?”

    “喝了一点。”童羽说道。

    “回来的时候没有骑摩托车吧!”老爸紧接着问道。

    “没有,推着回来的。”

    “不能喝还是尽量不要喝。”

    童羽进里屋看了童斌一眼,见他正和同学聊QQ,没说两句话就被他赶了出来。

    洗完脸,童羽勉强捏了两个不成型的饺子。

    老妈看不过眼,手把手教了几次,这才有点模样。

    童羽上手的时候饺子馅已经不多,刚等他熟练起来,饺子馅就见底了。

    老妈把剩下的面团放入冰箱,一边指挥老爸收拾馅料盆,一边开始清洗蔬菜。

    童羽说道:“妈,我爸带回来的鱼呢,我们今晚吃一条吧!”

    “那有今天吃鱼的说法,明天再吃吧!”老妈说道。

    “反正有两条,今天吃一条没事,我来做。”

    童羽做鱼的技术是前世在南方上学的时候学的,要不然还真不敢揽下这活。

    “你弟弟放南房里,你去拿吧!”

    老爸自从去年吃过一次童羽做的鱼,每次童羽回家都会让他一展身手。

    童羽家乡的习俗是除夕简单吃点,初一中午才会吃大餐。

    当然随着物质越来越丰富,大家也不太讲究了。

    除夕吃一顿大餐,第二天接着吃的大有人家在。

    在这个年代,春节联欢晚会是过年的必备节目。

    童羽家每年都是提前准备好饭菜,等到春节晚会开始的时候,一家人再上桌一起开动。

    一边看着喜庆的节目,一边聊着家常、品味美食,这一晚上真是仪式感满满。

    几乎是掐着时间,老妈刚把煮好的饺子端上桌,春节晚会就开始了。

    “和春天一起成长……万物复苏……”

    和往常一样的,一段开场歌舞之后,六位主持人并排走到舞台中间。

    倪苹、朱君、李永、周桃、王小丫、文清一人一句开场白,最后声音合到一处,共同送上祝福。

    “给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华人、华侨、生活在……拜年了。”

    主持人退场,宋大姐的民歌独唱《风景这边独好》。

    在这个时代的歌手中,要说排面还得是这位大姐。

    专辑制作、MV拍摄、演出排场,都凸显一个高端大气。

    宋大姐已经退场,嘹亮声音还在舞台上回响,一般人还真没有这个实力。

    独唱结束,到了观众最期待的相声环节。

    说到相声,童羽对老一辈的艺术家还真没什么太深的印象。

    名字听过,但有时候却不一定可以对上号。

    他熟悉的相声演员是冯汞、牛群、郭东林、姜坤这些中生代。

    相声还有市场,这些人还没有转道小品领域。

    “请欣赏冯汞、郭东林、陆鹏带来的相声,《台上台下》。”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

    春晚史上的名场面,不是反义词,是真的不能再真的褒义词。

    热闹欢快、妙趣横生,这是童羽真实的感受。

    一段有说有唱、结合时事的相声表演结束,换来了现场观众的自发鼓掌。

    放十几年后,这样的节目得安排在压轴出场,而这个时代,只是春晚的开胃菜。差距就是这么明显。

    接下来歌曲、小品、魔术、戏剧轮番上场。

    小品、戏剧看艺术家功底、作品厚度,歌曲表演就看歌手红不红。

    去年在内地出场率很高的各路歌手都收到了春晚邀请。

    满温军、解晓东、田振、雪村,孙雁姿、王力洪,陆易、周讯都是去年出足风头的人物。

    也就是童羽去年出道的时间太晚,11月20号,春晚第一轮节目审核都开始了。

    要不然,他多少也会受到来自春晚的邀请。

    这个年代,既有名气、还适合上大场面的大陆年轻演艺人员还真不多。

    但凡有一个,肯定会受到官方的特别关注。

    相比十几年后春晚舞台上干巴巴的歌舞表演,这时候的歌手一旦上了舞台,是真的会做到全情投入、深情并茂。

    真诚是必杀技。

    舞台上有了真实的投入,观看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节目刚刚开始,家里的四个手机就响了起来。

    老爸这边是朋友、生意伙伴,老妈这边是各路亲戚。

    童羽的初中、高中、大学同学轮番问候,完了还有剧组亲近的几个朋友。

    童羽一边接电话,还要一边打电话问候各位长辈朋友。

    联络感情也得有个合适的机会,很多关系还真就适合在这个时候联络。

    一直到节目过半,他的手机还响个不停。

    “小羽,你哪来的这么多朋友,这么多人给你打电话!”老妈问道。

    “都是学校同学,还有村里的朋友问我什么时候回去。”

    “你这真是,比你爸还忙。”

    “没办法,别人打给我,我也要打给别人,总不能差了礼数。”

    “你今年不去草原和云州,记得给你布和伯伯、薛伯伯打电话。”

    “我知道。”

    ……

    四个小时的节目下来,童羽除了打电话,还真专注地看了不少节目。

    很多前世错过和遗忘的画面再看一次,依然会带来快乐。

    十几年后,很多人说春晚不接地气。

    其实,又何止是春晚,那时候的电影、电视剧和歌曲也是一言难尽。

    不知道是社会变化太快,还是思维固化,文艺作品再难以和时代共鸣。

    2002年,禁鞭禁炮还不是一个值得大说特说的事。

    就童羽知道的,附近就有很多村庄在搞鞭炮生产。

    小作坊,纯手工。自制火药,自制纸张,自行研发。

    哪一年不听说有某家的屋顶被掀了都不正常。

    到了后来,国家逐渐重视安全生产,这一类玩命小作坊才退出历史舞台。

    时间刚过凌晨十二点,屋外的炮声就响了起来。

    大多是鞭炮,还有很多二踢脚。偶尔有几个二踢脚质量不达标,经常听到一声响之后就等不来第二声。

    没有五花八门的烟花,光彩夺目的灯光。

    只有简单的、撼天震地的轰天巨响。

    想看烟花表演,也有。等过十五的时候,县城政府会举办烟花表演。

    这时候准有一车车的小伙子、大姑娘、大爷大娘赶来捧场。

    看完烟花,走的时候,到处都是讨论上面又花了多少钱的人。每每通过道听途说了解一点,总是引来一阵阵惊叹声。

    凌晨快一点才休息,到了六点多童羽准时起床。

    先把院中祈求日子红火的旺火点燃,又放了两串鞭炮。

    听到屋里传来老爸、老妈起床的动静。

    童羽打了声招呼,按照往常的习惯,在星光、火光的映衬下,摸黑锻炼了一个小时。

    回家的时候,老爸、老妈已经开始准备大餐。

    童羽都记不清小时候有多少次一年就盼这一遭。

    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过年没有了期盼。

    初一不出远门,更多是拜访附近邻居、朋友和亲戚。

    早上吃过饭,童羽和弟弟别过老爸老妈,两人骑着一辆摩托车,一路颠簸着往村里赶去。

    要不说中国发展快呢。

    也就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平房变成了高楼,土路也变成了柏油大道。

    凹凸不平的黄土石子路上走的大多是自行车,摩托车都很少。

    一辆自行车带两人、三人都很常见,偶尔路过一辆摩托车,也是大包小包,塞得满满的。

    童羽和弟弟先在村里绕了一圈,到幼时的朋友、邻居家里窜了窜门。快十二点的时候才到了爷爷家。

    童羽家的亲戚关系就分布在县城的各个村庄。

    爷爷这边的关系都在一个村。

    童羽小时候,父母忙着生意,他和弟弟的很多童年都是在爷爷奶奶家里度过。

    长大以后,童羽不管多忙,只要回了家,爷爷奶奶是必定会去看看的。

    “哎呀!咱们家的大明星来了。”

    摩托刚刚停在院中,四叔就咋咋呼呼地叫了起来。

    “四叔。”

    童羽笑着问候一声,被四叔揽着往屋里走去。

    “小羽,你这一成名,可把谢二狗得意坏了。在村里见人就说他教出一个大明星。”

    四叔继续说道:“怎么样!今天有没有去看他?”

    “去了,谢师傅还让留他家里吃饭呢!”

    “他这两个月打着你的招牌可是赚了不少钱。”四叔羡慕地说道。

    “我哪有这么大面子,主要还是谢师傅有人脉。”童羽说道。

    “小羽,你现在缺人吗?四叔给你当个经纪人怎么样!”四叔说道。

    不等童羽答话,屋里的二叔就笑了起来。

    “老四,你还是算了吧!你初中都没毕业,别到时候连账都算不明白,再把小羽给卖了。”

    “一天天净想着美事,你先把饭店开起来再想别的吧!”

    奶奶瞪了四叔一眼,一副已经把他看透的样子。

    “四叔,你要开饭店啊?”童羽说道。

    “对,怎么样!你是不是支援一下四叔。”

    四叔年轻的时候调皮捣蛋,长大了打架赌博。结婚以后恶习改了,但还是爱闹腾,总想整出点动静。

    “没问题。”

    不管是前世,还是这一世,童羽家的亲戚关系都很和善,这点感情投资还是值得的。

    “真的!”

    四叔欣喜地说道:“准备支援四叔多少。”

    “三万怎么样!”

    “哈哈!”

    四叔喜不自胜,“可以,四叔赚了钱给你算利息。”

    “老四,你找地方赶紧歇歇。还还利息,你是做生意的料吗!”爷爷一脸不悦的说道。

    “爹,我怎么就不能做生意!”

    “你把房子盖起来再说。”

    爷爷说道:“你大哥、二哥不是借钱给你吗!过完年赶紧把材料准备好,这才是正事。开饭店的事情明年再说。”

    “爹,你不懂,我这是提前做计划。”

    “屁,我还不了解你吗!”

    爷爷骂了一句,提前打预防针,“你可不要背着我再和以前的伙计来往。让我知道了,打折你的腿可别怨我。”

    “爹,我早不玩牌了。现在玩的人和以前都不是一路。”

    四叔指着四婶说道:“不信的话,你问问海萍就知道。”

    “没有就好。”

    中午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

    二叔和四叔来回劝酒,老妈和几个婶婶围绕着整个县城八卦个没完没了,二叔家的孩子来回跑动,三叔家的小孩不停哭闹。

    吵吵闹闹、和和美美,都是家的气息。

    初一看完爷爷奶奶,初二来到外公外婆家。

    童羽的几个舅舅和外公他们住在一起,十来口人挤在一个大院,稍显拥挤,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逼仄。

    除了大姨嫁到本村,还有两个阿姨远嫁到其它村。

    在这时还真是远嫁,嫁得最远的四姨骑自行车得将近一个小时才可以回到娘家。

    在外公家童羽不可避免的又遇到了不少粉丝,有亲戚家的孩子,也有很多本村来窜门的乡友。

    初三一大早,老妈又开始忙碌了。

    每次童羽回家再走的那天,老妈总是会做一桌子他喜欢吃的菜和面。

    也不管童羽能不能吃完,恨不得把全部思念都做成食物,装到他的胃里。

    上午九点半,童羽吃好喝好,带着满满的一大包年货,走出院门。

    童斌拖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跟在后面。

    他今年不知道发什么疯,非要跟着童羽到首都。

    说是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天安门。

    死缠烂打着让童羽答应了他。

    “小羽,不用你爸送你过去吗?”老妈跟出院门,不放心地说道。

    “不用,我的同学直接过来接我,他应该快到了。”

    童羽说道:“爸妈,你们回去吧!我和小斌去街口等会儿就行。”

    “妈跟你过去,等你走了我再回来。”

    老妈亦步亦趋,不舍得回去。

    走到街口,不等童羽左右张望,就有汽车喇叭声响了起来。

    “童羽,这边。”

    老严探头看到童羽一家人,连忙下车问好。

    “叔叔、阿姨好。”

    “小严你好。”

    在街口聊了好几分钟,童羽他们才在老爸老妈的反复叮嘱下上了车。

    “爸妈,走了。”

    “小严,路上小心点。”

    “阿姨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