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禅,匡扶汉室 » 27:文青,游侠,霸主,奸雄(求追读!)

27:文青,游侠,霸主,奸雄(求追读!)

    古龙说过:“一个人的名字可能会骗人,但一个人绰号绝对不会叫错。”

    这些标签代表着大众对历史人物的直观情感。

    曹操和刘备身上缺点有很多,但他们身上有许多鲜活可爱的标签,能够让我们忽略他的缺点。

    ……

    身为人子。

    不妨碍刘禅吹捧曹操。

    何况这可是一位能逮着老刘打了几十年的枭雄,要是一无是处,那天下人岂不是全是废物?

    刘禅似乎猜到了法正的心思,嘴角一撇,笑道,“曹操虽是贼,但同样也是一位奸雄,一位人杰。”

    法正一愣,旋即摇头一笑。

    这与他所想有些出入。

    但更说明刘禅心胸之广,非常人所及。

    人主之姿。

    可见一斑。

    法正坐着了身子,双手握着茶杯,神色认真,道,“还请殿下详说。”

    刘禅作为人子。

    对刘备的评价,几近可观,但也有吹捧之意。

    而对曹操的评价,更见刘禅心胸与识人之术。

    刘禅不置可否,喝了口茶,润润嗓子,继续说道,“首先,曹孟德会是一个强人,是一个霸主,只有强势的人才能横压中原,扫灭诸侯。”

    这不会错。

    曹操覆灭、收服的诸侯、军阀势力,一双手都数不过来。

    张扬、袁术、张绣、吕布、陶谦、袁绍、公孙康、马腾韩遂、刘表、张鲁等等,手段差一些。

    哪来的中原承平?

    而曹操在世一日,强压世家抬不起头。

    中原土地荒芜,十室九空,粮食短缺,曹操便开展屯田,恢复民生。

    世家如虎狼,垄断上位,曹操便下求贤令,求才若渴。

    他的强势。

    击败了北方所有的军阀、诸侯。

    再压住各州所有的世家。

    露头就秒。

    在曹操的独断专行下无论是哪个地区的世家都被压得喘不过气来,顺从的像是一只只小猫。

    他甚至会为了压制颍川世家的发展,处死荀彧。

    此等手段,令人咋舌。

    可。

    法正也是世家出身,刘禅不会说太多。

    “这要是让法正误会,自己上台之后会像曹操一样打压世家,这些人还会选择投资自己吗?”

    刘禅摇摇头。

    法正等人为了益州一地的利益都争得头破血流,何况其他?

    听到刘禅一上来就将曹操抬到如此层面,法正不由一惊,暗叹一声,“原以为殿下会由浅入深。”

    “不曾想,先将曹操抬到如此高度,若是曹操得知此事,恐怕会笑出声来,直呼‘刘禅知我’!”

    但这合适吗?

    法正心中拷问自己。

    而刘禅继续侃侃而谈,道,“曹操还是一位诗人,是一个文青,如在盛世,他会成为一代诗豪。”

    作为“建安文学”的领袖,曹操的诗朴实无华、不尚藻饰,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

    南朝的文学批评家钟嵘评价: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法正闻言,没有反驳。

    作为文人,他自是清楚曹操的文学底蕴。

    “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而归,经过碣石山时写下《观沧海》。”刘禅细数了几首教科书上的诗词。

    他还是背过的。

    从“东临碣石”到“对酒当歌”。

    从“周公吐哺”到“老骥伏枥”。

    文艺伴随了曹操的一生。

    喜欢写诗的人都是感性的,率真的,浪漫的。

    除了乾四万。

    曹操登高必赋,他手不释卷。

    他高兴时,在阵前自作鼓吹。他兴奋时,当着士兵面马上跳舞。汉末第一朋克,就是曹孟德了。

    法正赞同刘禅的评价,接着说道,“无论是《短歌行》,还是《龟虽寿》,皆是当世少有之佳作,就算放眼古今,也是罕见。”

    “若殿下再长几岁,见识的多了,所写诗文必定不弱,乃至超越曹操。”

    说来惭愧。

    刘禅作为穿越者,这文抄公的本事自然没拉下。

    不过他吟诵的诗词都比较接地气,符合年龄段,比如《悯农》,再有骆宾王的一些诗词,还有一些名句。

    刘禅要是弄个“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不得让孔明魔怔。

    刘禅摇摇头。

    他倒是觉得法正对他的示好,是一个好的开端。

    至少不再是持观望,中立态度。

    刘禅将话题拉回来,继续谈论对曹操的看法,道,“再者,曹操同样是一位侠客,与父王是一类人。”

    魏武少时,好为游侠。

    也正因为曹操是游侠,他才能快意恩仇。

    他用五色棒惩罚蹇硕的叔父,他孤身潜入张让家中刺杀,演义里手持七星宝刀刺杀董卓等。

    这都是曹操“侠”之展现。

    少年们都有一个侠客梦,曹操也不例外,后来虽然他与这个梦越来越远,但好歹曾经拥有过。

    刘备是涿郡扛把子,曹操则是洛阳小霸王。

    “不可否认,父王和曹操身上的缺陷很多,但要想在史书上找到这样慷慨激昂,有血有肉的人物。”

    刘禅停顿了下,看向法正,忽然笑了,问道,“孝直先生觉得,多吗?”

    法正陷入沉思,似乎是在寻找相似的人物。

    多吗?

    肯定不少。

    史书璀璨,不缺此等人物。

    像三皇五帝。

    如管仲乐毅,白起廉颇。

    再有嬴政,项羽,高祖刘邦等等。

    但历史,是天下人的历史,而不是某些人的历史,放眼数以万万人的史书中这类人又觉得少了。

    法正忽然觉得年纪轻轻的刘禅对他们的了解太深了,似乎经历过刘备和曹操两人跌宕起伏,交织爱恨的一生。

    最重要的是,刘禅竟然可以正确的看待刘备和曹操。

    法正不免心生敬意,将茶杯放在一边,拱手道,“殿下心胸之广,似湖若海,正尤为钦佩也。”

    刘禅微笑着,让法正放轻松,说道,“孝直先生,切莫太早下定论,说不定接下来对孙权的评价还颠覆你对我的认知。”

    法正愕然,不明所以,道,“殿下请赐教。”

    怎么说孙权也值得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

    如今割据扬州、交州与半个荆州。

    天下三分曹刘孙。

    刘禅将刘备和曹操看的这么高,对孙权的评价应该相差无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