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日本战国当领主的日子 » 第四十六章 嘉靖倭乱(四)

第四十六章 嘉靖倭乱(四)

    三天时间,城寨外面已经有了50多架抛石机,直接把城寨的围墙及强于射击都给打的不成样子。在这种情况下,一伙20000多人的倭寇冲了出来,面相三个方向的抛石机开始进攻。

    张信这时候正在营帐中给月如看手相,突然锅之助(小姓)跑进来了:主公,海乱鬼冲出来了,正在与毛利家的部队接战,本愿寺家已经过去支援了。

    张信:叫上人跟我来跟我来

    毛西门利军方向武将儿玉就英,手上只有1500人,。其中300的辅兵,另外就是200的铁炮兵,300的弓其他都是足轻,虽然旁边还有2000的卫所兵,但他得到上面的告知,一定不要把自己安全放在卫所兵身上,不是看不起他们,而是根本不看他们。

    面对突然冲出来的倭寇,他有点慌张,因为他这个方向的最少五六千人。

    儿玉就英:所有人瞄准敌军,足轻靠前,远程辅助。。。至于卫所兵,护卫这抛石机吧。

    张信远处看着毛利家的情况,赶紧命令松原内匠率领500士兵加5000火枪兵去支援。

    东门这边倒是没那么紧张,铃木重意的长子铃木重秀带着自己的800火枪兵,摆出阵型。重秀自己研发出来的战术钓瓶击开始发威

    所谓“钓瓶击”,按照流行的说法简单说,那便是运用了工业化大生产里“分工协作”以提高效率的思想精髓。在“钓瓶击”模式下,四个人同时伺候一把火绳枪,枪法好的人负责瞄准射击,其他手脚麻利的三人分别在火绳枪的左、右、后三面站好位,并分别负责火绳枪的装填火药、装填子弹和点燃引线的工作,据说当时即便是一名熟练的铁炮手平均发射一次的时间也需要大约20多秒,而“钓瓶击”模式下发射一发的时间仅仅需要4~5秒,这个说法里织田信长的“三段击”平均一发时间为7~8秒

    此起彼伏的火枪射击,让冲出来的倭寇死伤惨重,但是督战队在后逼迫他们不得不冒险前冲。就在还有100步的时候,另一旁突然冲出一群手持薙刀的士兵,这就是下间赖照率领的2000薙刀兵,僧兵对于这些倭寇其实挺害怕的,因为在日本这时候还是很迷信,觉得和僧兵打仗就是亵渎佛祖,而用薙刀的基本都是武士或者精锐士兵,这两个buff一加,让本愿寺家还打出了一个小碾压。

    7000的倭寇被不到三千的本愿寺家的人给阻挡住了,这让一旁看着的秋山信友直接率领武田家持刀兵也加入战局,这样的顺风仗张元勋带着他的浙兵也杀了过来。

    正面的南门,管一伟亲自带了8000人冲杀了过来,直奔张信大营。

    秀吉:主公,能不能让我们也去练练手。

    张信:行吧,注意安全,有死伤的话可是要扣钱的。

    秀吉:遵命。。

    接完命令,秀吉拿出一个号角一吹,在旁边看戏的张信军年轻将领们纷纷穿上盔甲

    根野高吉、蜂屋贞次、水野信元、池田恒兴、佐佐成次甚至锅之助准备开战日本这时候大多数还是步将比较多,能骑马打仗还没习惯,看看《真田十武士》

    这次张信的年轻武将和212中也就50人,这一下冲出去40人,每人都带着20人的护卫队,加上佐佐成政已经列队好的1000火枪兵就开始冲锋了。

    两军还有200步时候,所有人就摆好了阵型,藤牌在前,长枪、狼先在后,火枪/弓弩插在缝隙,一声令下,倭寇每走10步就要倒下二三百人

    看着差不多时候,池田恒兴说:长枪平推,远射队后面支援。。。太刀队随时防备敌人从侧面攻击。

    池田恒兴这种日本式西班牙方阵这时候对于没有远程武器的散乱阵型非常有效。

    而上泉信胤发现倭寇的一个首领好像附近每人,于是他带着十几个人,趁乱摸索过去。。。。

    就在两军对战正酣时候,管一伟突然感觉左眼跳的厉害的时候,一阵厮杀声音出现,自己身边几十个士兵全被砍死,而一名护卫更是一杆长枪刺死两人后,挥舞长刀砍向管一伟,对于这突然而来的砍击他根本无法还手,最终一个踉跄被绊倒,自己脑袋也被砍掉。。。

    这时候这个护卫拿着管一伟的脑袋后,在其身上翻找身份证明,当他知道这是管一伟时候,立刻拿着脑袋跑了出去大喊:贼酋管一伟被我佐佐政次讨取

    看到自己的首领在后方被杀,这群倭寇立刻出现了溃退。。。。溃逃

    戚继光看到南门敌军出现大的溃退,立刻命令骑兵截停其后路,并用火炮轰击敌军营寨防止敌人攻出来。

    前后被夹击,加上很多明军过来打这个顺风仗,南门外的倭寇全部投降。

    三个时辰后,各门的战斗结束。

    秀吉过来禀报战况。

    秀吉:主公,戚将军那边汇总了战况。西门毛利家斩首720人,俘虏244人。他们战死190人,伤780人。东门斩首1566人,俘虏1920人,战死330人,伤90人。南门斩首1725人,俘虏6650人,战死0人,伤421人。

    张信:这就对嘛。

    秀吉:咱们的鸳鸯阵,戚将军理解的特别快,并进行改进,现在我军对付这些贼寇真的感觉是在欺负小孩。

    张信:哈哈~~~没事,你去写战报交到胡大人那边报功。咱家的当场发,其他家的交给他们的将领发。

    秀吉:额,主公,这个。。。遵命

    转头武田元明这边按照戚继光签署的战功表,开始宣布各种战功赏赐,这也是跟日本将领讨论过的方式

    战国时代战功的种类:

    一番枪:手持长枪率先冲向敌阵的表现

    一番太刀:手持太刀率先冲向敌阵的表现

    一番首:战争开始后最先取得敌军首级

    一番乘:最先进入敌军城池或要塞的表现

    太刀之功:以太刀成功讨伐敌军

    组打之功:在激烈对战中(双方呈均势)成功讨伐敌军

    枪下之功:以长枪成功讨伐敌军(混战中以长枪取下敌军首级)

    突枪之功:在长枪对战中取得敌军首级后并且多次对敌军发起攻击

    枪胁之功:帮助战友立下战功崩际之功:敌军败逃前表现出色

    殿枪之功:在己方人马撤退时,担任殿后的防守任务(帮助负伤人员撤退)除此以外,有时候由于情况特殊,深入敌营展开对战时,由手持长枪的足轻会从侧面发起攻击,所以有“横枪入”(出自《谦信家记》)的记录。而观察枪战胜败的状况称为“枪色见”(出自《愚耳旧听记》)。如有可能因此战败,则会说是“浮足立”(出自《播州佐用军记》)。若是眼见就要落败却没有撤退,继续留在原地奋战,就会形容这种勇敢举动为“崩际的高名”(出自《小畠景宪家谱》)或是“崩口的高名”(出自《松原自休手录》)。

    当然,要是奋战不懈让己方军队有足够时间撤离,这样的对战英姿称为“殿样”(出自《松邻夜话》),此功劳也足以与“一番枪”战功匹敌。在追击战中取得敌军首级称为“追讨”“追落”(出自《愚耳旧听记》),以追击方式顺利击退敌军为“追切”(出自《贺用谆诤记》)。然而若是在战场上连一个敌军也无法击杀,这是非常丢人的事,甚至有时出现反过来夺取己方取得的首级,这种行为被称为“夺首”(出自《籾井日记》),所以就算是同一阵营也要特别小心。而《甲阳军鉴》是将一番枪,一番首以及二番枪都当作是杰出的战功行为,称为“一番高名”。

    日本各类赏赐中最让人喜欢的就是是追加“知行地”,也就是增加武将的领地。从知行地取得的税收会直接影响武将收入的多寡,对武将而言是相当有利的事,因为在当时的日本,战争期间产生的军费,武将几乎都要自行承担。所以,如果在战后没有取得新的领地,在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奋战将毫无意义。

    排名第二的就是现金赏赐,不过出现这种情况通常都发生在大名领地不多的情况下,在没有多余领地可供赏赐的时候,直接发钱成为一个必然选项。那就是立功的武将地位卑微、或者赏赐足轻,不过更多情况下给足轻的要么发一些钱,要么发粮食,要么干脆什么都不发或者只是允许士卒去抢劫。

    第三直接赏赐物品也是一种武将们喜欢的方式。不过,相比于领地和金钱,在赏赐物品时,还要看武将个人的价值观如何,这就让君主很难评估这些物品是否为一份好的奖品。万一武将对赏赐的物品不喜欢,反而会让武将大失所望。

    德川家康的儿子松平忠吉就因为对获得的赏赐品不满,而愤恨不已。当时,他因为在一场战役前与德川家康约定,战后可以取得新的领地,但战后得到的奖赏却是一把短刀与茶具,愤恨下直接将茶具摔破。与之相反的则是织田信长的家臣泷川一益,他一直希望能通过战功获得一件茶具,但每次获得的奖赏都是新领地,他反而对此感到很失望。

    排名第四,就是感谢状。大名可以颁发感状,奖励武将在战场上的表现。感状虽然没有直接带来利益,但仍是武将们梦寐以求的物品,感状多的武将,自然代表武将的能力优异,当武将想要跳槽到其他国家时,感状多的武将会更有优势。但感谢状也不能随便乱发,你一个员工无论表现多好你只发奖状,发多了人家不反叛就证明你人品算不错了。

    回到正题

    小早川隆景:各家赏赐方式不一样,毛利家斩首可以赏2贯,可三好家就是5贯,这怎么弄

    武田元明:这样吧,奖赏发给各家主将,明军的由戚继光将军发,张家的木下秀吉发。而你们各家发多少我们不管,我们只按照大明洪武皇帝定的:凡军士弓兵生擒贼一人者,赏银十两,斩首一级八两。我们按照明军标准发放,而斩获敌军将领的需要等浙直总督胡大人那边的批复才知道,肯定不会差的。

    此次最大功劳是佐佐成次,斩杀敌酋管一伟,其次为斩杀敌酋东条小机的下间赖昭,除了大明朝廷奖励外,大将军奖励每人50斤货物空间。

    两人一听眼睛发亮啊,50斤货物也就是自己到时候带这些东西回去一专卖,怎么都是几百贯的收益,自己几年也不一定存这么多钱。两人赶紧磕头。

    武田元明:还有此次一番枪当属于本多锅之助,年纪小小斩杀8人。但是考虑到你没有官职,大将军准备赏你一把大明产的长枪,十天后送过来。

    锅之助:谢主公

    一天的战斗下来,倭寇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而且他们的明人首领管一伟还死了,这让作为大首领的暗田赤使开始慌乱,尤其他发现后路还被华夏水军封锁了,逼得他不得不派更多的人联系海岛上的倭寇来救援

    而张信这边打完仗后,也在等待补给,可是当补给送来时候他直接把刀架在嘉兴府这个县丞脑袋上。

    因为这次送来的物资只有:

    枪头800支,腰刀1200把

    鸟铳800支,虎蹲炮5门,火药7000斤,布甲120领,皮甲400领,粮食3万斤而已

    张信:你是耍我是吧,这边5万人,你送这么点东西,一人一斤粮食都分不到,你告诉我这是一天送一次还是一个月一次。

    县丞:5日一次,就这个定量。

    张信:你以为我是外军就不好杀你是吧,让董夫率领锦衣卫查,查到谁就抓谁。这几天不打了,情况也汇报给胡宗宪还有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