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马谡重生之兴汉 » 第1章 待从头,朝天阙

第1章 待从头,朝天阙

    建兴六年,祁山大寨。

    黑压压的乌云翻滚着覆盖天空,好似一张咀嚼的深渊巨口,吞噬掉周围仅存的光明。

    黑暗笼罩下的蜀军将士一个个面色沉重,含泪的目光全部望向了主寨的方向。

    他们败了,自夷陵之战后又一次在国运争斗上战败了。

    本来以为此次北伐,在丞相的带领下,一定能顺利地攻下长安,收复旧都,复兴汉室。谁知街亭一处的失守,就将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化为了泡影。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马谡,正跪伏在主寨外,等待丞相对自己的审判。

    许久后,伴随传令官的一声“斩”字,马谡的命运就此敲定。

    听到这样的结局,马谡的眼角不争气地流下了热泪。这并不是害怕即将到来的死亡,而是对自己辜负丞相重托,坏丞相北伐大计而感到后悔与惭愧。

    “谡有违丞相厚爱,愿来世再报丞相!”

    马谡缓缓地站起身,朝着主寨内哽咽着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随后便在两名士兵的押送下,走向刑场。

    一路上,看着蜀军将士悲痛欲绝的神情,马谡的心犹如刀绞。

    “都怪我,要是我听从王平的建议守住了街亭,将士们定能大破魏军,直捣长安,何至于像现在这样悲痛屈辱啊!”

    可惜,一切皆已成定局……

    刑场上随着刽子手的砍刀落下,马谡紧闭双眼,带着最后的一丝执念离开了人世。

    与此同时,一道惊雷划过,天空中下起了朦朦细雨。雨水滴落在蜀军将士的额头,顺着脸颊流下,不知究竟是雨,还是泪。

    “幼常啊……”

    主寨内,一名两鬓发白的老者再也握不紧手中的白羽扇,泪水不住地滴落在摆满竹简的案牍上。

    三军哀恸。而这一切的一切,正被虚空中一名仙风道骨的老人看在眼中。

    “汉不当亡,老夫就助你一次吧。”说着,老者朝着马谡的尸首挥了一挥衣袖,随即遁入虚空,消失不见。

    不知过了多久,在一处与世隔绝,举目皆是白茫茫一片的空间里,本来已被处死的马谡,竟奇迹般的睁开了双眼。

    “我这是……在哪儿?”马谡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脖子,站起身环顾白茫茫的四周,却并无一人存在。

    就在马谡疑惑时,先前那名仙风道骨的老者突然破空而来,出现在马谡的面前,当场把马谡吓了一跳。

    马谡冷静下来,转而对着老者拱手道:“敢问先生何人?这里可是阴曹地府吗?”

    老者听后,哈哈一笑道:“非也。老夫乃仙人,汝可唤老夫南华老仙。至于此处,乃是老夫幻化修仙之地,早已远离尘世。”

    “这样啊……”马谡若有所思道,“不知仙人带谡来此处,可是有什么指示?”

    “指示谈不上,只是为你指点一下迷津罢了。”南华老仙逐渐收敛了笑容,开始沉声说道,“马幼常,你可愿相助孔明完成北伐大业,复兴汉室?”

    “想!当然想!”马谡激动地说道,“谡只恨自己才疏学浅,不能为丞相尽一点绵薄之力。”

    “那就好。”南华老仙顿了顿,随即从袖中取出了三份书卷,交到了马谡的手上。“此乃三卷天书,遇事不决时可开一卷,其中自有破解之道。”

    “此外,我再送你一礼。”说着,南华老仙袖手一挥,点在了马谡的额头。霎时间,马谡的脑海里涌现出了许多不知从何而来的记忆:六出祁山、病逝五丈原、偷度阴平、天下归晋……

    “这些是……”马谡错愕地看向南华老仙。

    “那些是未来发生的一切事件。过去、现在、未来乃佛教三佛,我虽为道教始祖,却也颇得其道。如今将未来式告知于你,希望你好加利用,切不可让他人知晓。”

    南华老仙背过身,语重心长地说道。“方今天下三分,蜀中疲敝。汉室中兴的重任,就托付在你的身上了。”

    语落,南华老仙随即化作一道刺眼的白光,亮到马谡睁不开双眼。

    片刻后,白光褪去,待马谡再次睁开眼时,周围已不再是白茫茫的一片,而是熟悉的蜀军将士在缓步地行军。旌旗蔽日,步伐整齐,士气看上去十分的高昂。

    就在马谡对眼前的场景愣神的时候,一道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参军,万不可往南山上扎寨啊!倘若魏军断我水源,则我军不战自乱,届时大势去矣!”

    马谡回头一看,发现来人正是自己最愧对的人之一——裨将军王平。

    直到这时,马谡终于明白了目前的情况。

    “感谢仙人,让我重活一世,还将三卷天书和未来式交付于我。既然仙人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那我马谡定要实现昔日夙愿,北伐曹魏,兴复汉室!”

    整理了一下情绪,马谡便对赶来的王平和蔼地说道:“子均,放心吧,此番我定不会让街亭落入魏军手里。”

    王平听后,有些疑惑马谡的语气为何突然和善起来了,完全没了之前的嚣张跋扈。但疑惑归疑惑,该说的还是要说。

    “参军,末将的建议是谨遵丞相之意,于当道处下寨,进而依托城镇抵御魏军的进攻。若下寨南山,倘若魏军围而不攻,则我军孤立无援,形势危矣!”

    马谡对王平的一番见解赞叹地点了点头,同时内心也在暗自叹息:当初就是自己一意孤行,不听王平的劝阻,才导致了街亭之战的惨败,致使整个北伐功亏一篑。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马谡感慨了一番,随后拍着王平的肩膀微笑道:“子均此言是也!我枉自读了这么多年兵法,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啊。”

    “传令下去!全军迅速占据街亭各处要道,构建防御设施。城镇内囤积粮草水源以备供应,同时保持与列柳城的联系,互为犄角之势。”

    命令下达,蜀军一改之前的缓慢步调,迅速向前行动起来。

    而王平也被眼前的一幕惊掉了下巴。怎么回事?参军方才不是还固执己见的吗,为何突然间转变了态度?虽说是好事,但着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啊。

    马谡注意到王平懵逼的表情,笑了笑说:“子均,走吧。接下来可是有一场硬仗要打啊。”

    王平这才回过神来,自知失礼,尴尬地笑道:“参军英明。如此纵使司马老贼亲至,也别想从我等手中拿下街亭。”

    “子均,千万不要小瞧了司马懿啊。”马谡勒住马,目光渐渐地望向远方的天际,“他会是我们最棘手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