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马谡重生之兴汉 » 第9章 诏命回京

第9章 诏命回京

    长安大战落下帷幕,各项战后重建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蒋琬临时负责长安的各项政务,在安抚百姓的同时,不断的修缮城中的基础设施,开辟荒地,鼓励耕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对于蒋琬,马谡还是很放心的,毕竟前世的蒋琬可是在丞相逝世后管理一国政务,能力自然毋庸置疑。有蒋琬这样的能臣解决后方的问题,马谡就能放开手脚地继续制定前线的作战计划。

    “关中已定,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洛阳了。但洛阳西面的函谷关,可不好打啊。还有幽并两地的魏军也是个威胁,随时都可以南下中原抄我军后路。”

    就在马谡苦思冥想之际,门外的侍卫突然入内来报:“参军,丞相说要见你。”

    “丞相要见我?莫非有克敌良策了!”马谡赶紧整理了一下衣着,往丞相所在的府邸赶去。

    穿过庭院,刚走到大堂上,马谡就感觉气氛有些不对。堂内除了丞相外,还站着一位较为熟悉的面孔。马谡仔细回想,才从记忆中找到了此人的信息——尚书仆射李福。

    前世丞相临终前,陛下曾派李福过来询问国家大计。现在李福到来,不会又有什么朝廷的旨意吧。马谡的心里隐隐约约感觉有些不妙。

    而诸葛亮见马谡已到,便让李福先行退下,让马谡上前来商议。马谡在李福告退后,急忙问道:“丞相,可是朝廷出了什么事。”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把那张圣旨放在桌面上道:“陛下只说想念我,要我暂时回京一趟。但在我看来,要么是京中出了不利于我的流言,要么是廖立、李严他们跟我不对付,在陛下面前参了我一本。都是些无关痛痒的事。但陛下如今年幼,凡事做不了主,只得以想念为由诏我回京吧。”

    马谡心里默然。前世的陛下就因为流言和李严等人的原因,诏丞相回京,致使几次北伐都无功而返。没想到今世拿下长安后,还出现了这种情况,看来家贼也不得不防啊。

    虽然明知丞相心意已决,但马谡还是出言劝道:“丞相,眼下北伐进展得一切顺利。您若在这个时候回京,岂不是白白丧失了进军中原的大好机会?”

    诸葛亮不出马谡所料地说道:“陛下有命,我也只得奉诏而行啊。中原一事,来年春天再议吧。”

    对此,深知诸葛亮脾性的马谡也不再劝说,遗憾地叹了一口气。“丞相既然回京,谡愿留守关中,防止魏军来犯。”

    “不必。文长留守关中即可,幼常当随我一同回京觐见陛下。”

    马谡有些不解,以为丞相不信任自己,刚想争辩,就听诸葛亮发出一声叹息:“自北伐以来,我的病症愈发严重,自感时日不多。我死之后,能担起复兴大汉重任的,就只有幼常你一人而已。”

    说着,诸葛亮步履蹒跚地坐回堂上,眼神和蔼地看着马谡说道:“幼常,此番你随我回京,我当在陛下面前极力举荐你。而你,可愿在我死后,替我照顾好陛下?”

    马谡听后,隐隐听出丞相托孤和试探的语气,急忙跪倒在地。

    说实话,马谡对刘禅并没有太多情感,甚至在拥有了未来式记忆后厌恶刘禅的无能,自己之所以愿意服从刘禅也全是因为丞相忠诚的缘故。而丞相一旦跟前世一样劳累逝世,之后的自己能否像丞相一样听命于刘禅,连马谡自己也说不清楚。

    就在马谡着急的想着该如何答复时,诸葛亮却突然笑了一声,打破了冷场:“是我唐突了。总之幼常你就随我回京,我在陛下面前表奏你此次的战功。另外七夕将近,你也好和久别的妻子团聚一下。”

    “丞相说的是……”马谡冷汗直流,仿佛劫后余生般暗松了一口气。皇权大事,庙堂诡谲,他本不想参与。但看样子日后,是逃不了了……

    就在马谡起身即将告退时,参谋邓芝突然不顾侍卫阻拦,从外面急匆匆地闯了进来。

    “丞相,不好了!赵云将军旧伤复发,不治身亡……”

    邓芝的一番话,犹如一道惊雷,打在了众人的心头。诸葛亮踉踉跄跄地站起身离开座椅,走到邓芝面前厉声质问道:“子龙前几日还随大军征战沙场,克敌破城,怎么今日说没就没了?”

    马谡心里也十分不解,按照前世的时间线,子龙要到明年才会因病逝世,为何突然提前了?

    邓芝眼含热泪,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早在斜谷和魏军骑兵野战的时候,赵云将军就因高强度的战斗牵动了暗疾,攻打长安的时候一直都是忍着剧痛参战的。战后军医医治无果,遗憾逝世……”

    “你既知子龙有伤,为何不告诉我,阻止他参战?”诸葛亮一步步向前,责问道。

    “赵将军不让我告知丞相。”邓芝的眼泪从眼眶溢出,止不住哭道,“将军说这是他的最后一战,唯有亲手拿下长安,他才能放心去见先帝……”

    诸葛亮闻言捶胸顿足,自责地哭道:“子龙一身忠肝义胆啊!可恨我一时不察,断送了子龙的性命!”

    马谡见诸葛亮过于悲伤,连忙上前宽慰道:“丞相不必如此自责。相信攻下长安也是子龙将军的夙愿,丞相若是阻止,反倒会让子龙将军产生心结。如今心愿已了,想必子龙将军也是安然离去的。”

    “丞相,参军所言不错。”邓芝也擦干眼泪说道,“当我大汉的旗帜在长安宫殿上飘起时,赵将军不顾伤痛连喊三声‘快哉’。那种畅快的心情,是赵将军自夷陵之战后从未有过的。”

    在两人的劝慰下,诸葛亮也收拾好悲伤的情绪,下令道:“将子龙的遗体好生收殓,带回京城,请陛下追谥。大军除魏延留五万人镇守关中外,其余全部随我返回蜀中,待来年再出关伐魏。”

    马谡和邓芝二人领命离去。

    赵云去世的消息,很快就在蜀军中传开。士兵们感于赵云平日的恩德,无不痛哭流涕,自发的戴起白绫,为这位德高望重的蜀中老将哀悼。

    马谡看到这一幕,回想起前世今生赵云在战场上枪挑万军,勇往直前的身姿,也不由得感慨的叹了一口气:五虎上将,彻底成为了历史……

    “唯有覆灭曹魏,兴复汉室,才对得起这些逝去的英灵吧。”马谡幽幽一叹,目光更加坚定地望向了东方,“待到来年兵出潼关,就是我夺取天下之时。”

    不久,行军的号角声响起,马谡和吴懿等蜀中大将跟随丞相的大军启程,离开了关中,回归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