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马谡重生之兴汉 » 第41章 定凉州!

第41章 定凉州!

    清晨。

    武威郡,谷水河段。

    诸葛亮在中军帐中,召集了包括马谡在内的所有将领,前来议事。

    吴懿立于左排首位,当先站出来抱拳问道:“丞相,您将我们都叫来,可是想到破敌之策了?”

    诸葛亮摇着羽扇,轻笑道:“这可要多亏了幼常啊……”

    多亏了辅国将军?

    吴懿等将面面相觑,有些摸不着头脑。

    而马谡见提到自己,似是有所察觉,站出来询问道:“丞相,可是廖化将军那边有好消息传来了?”

    “不错!”诸葛亮笑意渐浓,将斥候最新送来的战报传递给吴懿等人看,然后向着马谡解释道,“元俭这次干得漂亮啊,率两千余人就攻下了有一万魏军驻防的苍松城。虽说有魏军疏忽的因素,但也不失为一员名将了。”

    那当然,前世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岂是浪得虚名的?

    马谡心里暗道,但很快就收回思绪,抱拳道:“丞相,既然廖化将军已经得手,那我们也要尽快采取行动了。”

    “哦?幼常若是有想法,尽管放开来说。”

    马谡也不含糊,当即在帐中央立起一张行军地图,然后朝着诸葛亮和围过来的众将士讲明自己的想法:“如今魏军粮草尽失,当下的出路除了投降外,就是要在短时间内寻求与我军的决战,一战定胜负。”

    “而我军已在谷水构建了足够的防御设施,魏军轻易不敢来攻,因此便会集中力量先对付北部苍松城的廖化将军。”

    “我军所要做的,就是趁魏军分兵北上之际,全力进攻,一举攻下姑臧、祖厉、显美三城,彻底地荡平武威!”

    说完,马谡重重地一拳锤在了地图上姑臧的位置,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其余将领受到马谡的感染,也纷纷抱拳请战道:“丞相,辅国将军说的是啊,此时正是攻克武威的大好时机啊!”

    诸葛亮微微一笑,轻摇羽扇点头道:“幼常洞察全局,知己知彼,将敌我双方的每一步都算得清清楚楚,我又怎会有反对之理呢?”

    说着,诸葛亮拿起案桌上的令牌下令,命吴懿和马岱引一万兵马,攻取显美;张翼和黄袭领一万兵马,攻取祖厉;马谡率两万兵马,攻占郡治姑臧。自统余下的兵马,随时接应各处。

    众将领命,转身就走出帐外,整顿兵马去了。

    唯有马谡一人留在原地,欲言又止,似乎还有什么话要说。

    而诸葛亮其实早在刚才就注意到了马谡的这一不自然的举动,所以也早早地下达了命令,等到所有人都走后,单独地留下自己和马谡两人。

    “幼常可是还有什么想法吗?”

    迎着诸葛亮有些疑惑的目光,马谡只得不再隐瞒,如实相告道:“丞相,此次凉州之战,谡心里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哦?什么预感?”诸葛亮明显更加疑惑了,继续问道。

    马谡走到地图前,指着凉州的西北位置,说道:“丞相,此番魏军为了对付我军,抽调了凉州西北几乎所有的兵马。也就是说如今敦煌的玉门关和阳关一线,几乎没有多少魏军部队能提防西域各国。”

    “可奇怪的是,仗都打到现在了,西域各国却没有任何反动的迹象,要知道历史上的西域,可没有这么老实啊。”

    诸葛亮听后,也是细细地思索了起来:“幼常所言不错,这倒是个疑点……”

    马谡见丞相也开始重视这一点,连忙接着说道:“丞相,谡建议派斥候通知廖化将军,放弃苍松城,迅速向西北进发,推平张掖、酒泉、敦煌三郡,抢占玉门关和阳关,杜绝西域趁乱入侵的可能性。”

    “放弃苍松城吗……”诸葛亮有些犹豫道,“那就是说,要将从魏军手里夺过来的粮草,尽数烧毁了?”

    “丞相,粮草事小,西域事大。而且按照廖化将军的行事风格,估计早就在一开始就把粮草烧没了……”

    诸葛亮苦笑着抚着额头,仔细想想好像也是这么个道理,于是便同意了马谡的提议,派遣斥候传令给廖化。

    马谡这才放下了心头的大石,轻舒了一口气,告辞离开,回去准备攻城的事宜。

    诸葛亮看着马谡离去的背影,微微轻叹道:“街亭之时,将星忽明忽暗,难以揣测。如今的将星,却是异常的闪亮。幼常,你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

    马谡回到自己的帐中,第一时间派人通知休屠的句扶,调其骑兵部队前来助战,然后点起大营中的两万兵马,浩浩荡荡地往姑臧进发。

    此时的姑臧城虽然依旧城墙高大,但城楼上的魏军却一个个的愁容满面,士气低迷,显然也是听说了苍松城的消息。

    发现蜀军的逼近后,魏军慌慌张张地拉响警钟,秩序混乱地集合到南门上来组织防线。随后赶来的玄甲黑袍的毌丘兴大声叫喊地想要维持秩序,但明显没有太大的效果。

    “将军,魏军阵线混乱,我军正好趁势攻城,一鼓而下啊!”一旁的部将当即提议道。

    马谡却摇了摇头,下令大军后撤,距城下寨,围而不攻。

    毕竟姑臧终究是座坚城,哪怕魏军全无战心,蜀军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才能将其拿下。

    将来还要进讨西域,需要足够的军队支撑,因此必须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小的伤亡赢得胜利。

    从目前来看,魏军普遍没有战意,或许可以尝试一下劝降……

    而城楼上的毌丘兴见蜀军退去,似乎是松了一口气,但脸上的忧愁却丝毫没有散去,转身便赶往太守府,找徐邈商议。

    另一边的太守府里,徐邈正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堂中来回踱步,唉声叹气,一见到毌丘兴进来,赶紧上前询问道:“毌丘太守,怎么样?城守住了吗?”

    毌丘兴脸色有些难看,迟疑道:“刺史大人,城是守住了,只不过……”

    “不过什么?”徐邈的心仿佛被揪住了一样,连忙问道。

    “只不过是蜀军无意攻城。他们应该也清楚城中缺粮,因此想活活困死我们……”

    “活活困死吗……”徐邈有些失魂落魄地回到座位上,不禁掩面流泪道,“都怪我一时不察,葬送了大军,害了全城百姓啊!”

    “刺史大人,这也不能怪您。主要还是贾氏兄弟二人,一个乱出主意,一个玩忽职守,这才致使我军如此被动。”毌丘兴出言宽慰道。

    “他们也只是尽职献策,怪我不能分辨好坏啊……”徐邈渐渐止住哭泣,转而平静地问道,“毌丘太守,如今的这个局面,我军还有挽救的余地吗?”

    毌丘兴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刺史大人,眼下粮草尽失,我军只剩下两条出路。要么出城与蜀军决一死战,以城破人亡的代价换得蜀军重创。要么……举城投降,保一方安宁。”

    “死战,亦或……投降吗……”徐邈喃喃道。

    他很想做一名为国尽忠的忠臣,也想成为一名为民造福的好官。可如今,尽忠和为民,却不得不舍去其中之一了……

    “毌丘太守,我欲出降,保全城军民性命,你看如何……”

    毌丘兴郑重地拱了拱手,面色沉重道:“末将,但凭大人吩咐。”

    要是放在之前,毌丘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投降蜀军的,哪怕战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可近来他收到了自己的爱子毌丘俭非但没有死,而且还被蜀军俘虏的消息,他的看法就彻底改变了。

    自己若是被蜀军杀死,那毌丘俭肯定会跟蜀军不死不休,最终结局一定是被蜀军处死。他想让毌丘俭活下去,在未来绽放自己的光彩,而不是在这里憋屈的作为俘虏死去。

    而自己投降活下来,或许还能保住毌丘俭。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徐邈和毌丘兴商议已定,便拟好降表,差使者送往蜀军营中。

    。。。。。

    马谡在中军帐中,看着魏军使者送来的降书,满脸的不可置信。

    他本来还有些不抱希望地派人劝降,没想到徐邈自己倒主动来投降了,不会是诈降吧。

    但前世的徐邈可是个非常耿直的人啊,不大会使这种诡计。

    而且毌丘兴又秘密地派这名使者送来另一封希望保住毌丘俭的信,更加坚定了马谡对魏军投降的相信。

    “将军,末将愿率骑兵部队入城,为大军开路!”日夜兼程赶来姑臧的句扶,立刻抱拳请示道。

    马谡明白句扶的立功心切,同时也觉得派句扶探路最为妥当。毕竟句扶麾下的骑兵部队经过谷水一战的洗礼,战力惊人,而且机动性高,便于随时撤退。

    于是次日清晨,马谡以句扶为先锋,怀着猜忌和较为忐忑的心理,率领大军前去接收城池。

    而当看到徐邈手捧官印,弯腰立于城门口,身后跟着毌丘兴等卸掉兵器的魏军将领时,马谡最后的这份猜忌,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罪臣徐邈,愿携凉州,归顺大汉天兵。”徐邈弯腰,恭敬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