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玄门炼气 » 第7章元国入侵

第7章元国入侵

    遥远之地,神游宫。

    殿内高台上,清光缭绕的道人端坐其上。

    一白裙女子缓步走入,作揖道:“弟子陆见梅,见过长老。”

    道人道:“此行可还顺遂?”

    女子道:“弟子已将他引入道途。”

    道人道:“甚好。”

    她顿了一顿,道:“弟子还有一问。”

    道人心有所觉,道:“问吧。”

    女子抿了抿嘴,道:“弟子想知道,他到底是不是董师兄转世之身?”

    道人微微一叹,道:“你心中已有决断。”

    良久,女子道:“弟子告退。”

    说罢,女子转身离去。

    ……

    姜国,烟州城。

    叶云秋端着一碗肉粥,身后跟着李长青,二人走到一处屋前,轻轻叩响了房门。

    “锦玉,你都三天没吃东西了,吃点吧。”叶云秋开口。

    里面传来声音,不悲不喜,冷淡至极。

    “滚,别烦我。”

    叶云秋置若罔闻,甚至有些高兴,自从回来之后,苏锦玉就把自己关在房里再也没出来,好几次给她送饭也没有半句回应。

    二人对视一眼,李长青道:“锦玉,你听我说,兴许老张没什么事。”

    叶云秋连忙接话:“是啊,那个人能无声无息带走老张,肯定不是一般人。你想想,那种情况真要是把老张带回烟州城,没准老张会死在半道上。”

    说到后面,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房门突然打开,苏锦玉怒目而视,道:“你说什么,你咒我师兄呢。”

    她的眼睛周围略有红肿,明显是哭过。

    “没有,没有啊。”叶云秋害怕地将肉粥挡住脸,现在他是打死也不敢如往常一般反驳。

    李长青道:“锦玉,那人若有歹意,是断然不会将老张带走的,你放宽心,相信老张不会有事的。”

    苏锦玉转过身,脑袋低垂,眼中隐隐有泪光闪烁,她低声道:“道理我明白,可是一天没有师兄的消息,我心里不踏实。”

    她是真的害怕了,这几天老是回想起小时候逃难的日子,父母走后,她与师兄二人相依为命,吃不饱穿不暖,还常常受人欺凌。

    难民们为了丁点食物大打出手,而每次师兄都将吃的先给她,受人欺负的时候也会第一时间站出来,为此挨了不少打。在她的心中,早已将张锦真视作长兄,骨肉血亲。

    她深深吸了一下鼻子,收住了情绪,用手擦了擦眼睛,转过身来。

    “粥给我。”苏锦玉伸手道。

    叶云秋连忙递了过去。

    “你们快看看,谁回来了?”人未至,声先至,姜约大步从外面走来。

    三人看去,目光盯着姜约后面远远出现的一道黑衣身影,一时不曾反应过来。

    黑衣缓步走到院中,微笑注视着他们。

    “砰”的一声,瓷碗碎裂,肉粥撒了一地。

    苏锦玉三两步冲进黑衣怀里,死死抱住。

    她低声抽泣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叶云秋惊喜道:“老张!”

    李长青淡然一笑,如释重负般呼了口气,道:“你总算回来了。”

    张锦真轻轻拍打着苏锦玉的后背,轻声道:“不好意思,让大家担心了。”

    张锦真这一刻忽然就不想去修仙了,他本身对长生也不执著,只是衷情于遨游天空,逍遥自在。要修仙势必要离开姜国,张锦真扪心自问,他舍不得,崇仙观是他的家,大师兄徐锦明如师如父,有这些朋友,还有锦玉这个贴心的师妹。

    “师兄,你怎么身上这么臭啊,你几天没洗澡了?”苏锦玉抽泣着,似哭似笑地开口。

    张锦真尴尬道:“这个,一直也没洗过呢。”

    众人哄堂大笑。

    春去秋来,转眼已过两载。

    自那之后,姜国果然如那姑娘所说,再也没有出现过妖怪。捕妖司无事可做,最终在一年后撤销了,众人有的调到别的衙门,有的回了家,日子一下子就清闲起来。

    露台山,崇仙观。

    厢房内,张锦真盘膝坐于床榻,双手放于膝上,眸子半开半合,气若游龙,似有似无。

    忽然间,屋内掀起一道涟漪,烛火颤动。

    历经两年,张锦真终于是按照《大洞经》的开脉法门,重新梳理了经脉,而且还将八脉全部打通,如今已是武道宗师了,实力更是远超凡俗宗师。

    张锦真审视自身,颇为满意,若是一直修习凡俗的武学,恐怕没个十年是不可能打通任督二脉的。

    “我这样,算是凡人的顶点了吧。”张锦真喃喃自语。

    记得当初那位姑娘说过,山洞里的灵气泄露才导致野兽开了灵智,变成了妖怪。那是不是意味着我要到那个山洞修炼才能突破养气境呢。

    张锦真想着。

    第二日,张锦真一大早便去元真殿,跟徐锦明打了声招呼,随后独自往烟州桑山而去。

    当初从烟州回来,张锦真就将《大洞经》开脉之法抄写了一份留在道观,胡诌了个名字说是什么《三分归元气》,而且嘱咐徐锦明不可轻易外传。

    之后的日子里徐锦明和苏锦玉就非常刻苦的修习。尤其是苏锦玉,以前她还经常带着糕点香茶来张锦真厢房吃,现在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副不到武道宗师誓不出关的样子。

    武道宗师,内力浑厚无比,如横贯八方这等剑罡,随手可发。这一次张锦真连马都没骑,运起轻功,借着草木,飞掠而去。

    五日后,张锦真再次进入石室,倒是另有发现。这还得益于那本纪要,那里面不仅包含境界的详解,破关经验,还有董至尘见识过的种种阵法、灵草、丹药。

    这两年张锦真除了修习开脉功法外,已经将纪要背的滚瓜烂熟。

    张锦真抬手触摸石壁上的凹痕,这些凹痕蜿蜒曲折布满四面墙壁,上次进来,他只当是一些普通的纹理,现在他算是明白了,这是聚灵阵。

    这个石室存在不知多久,想必凝聚了不少的灵气,难怪可以修炼。

    张锦真端坐蒲团,再度翻阅了一遍《大洞经》,随后进入了冥想。

    三日后,张锦真将最后的干粮吃完,默默调整了状态,终于决定开始冲击养气境。

    这个境界作为凡人突破桎梏的第一个境界,自然十分重要,冲关伴随的凶险也不在少数,稍有不慎,丹田碎裂或者气海开辟不完整,基本也就断了修行之路。

    张锦真也是反复查看纪要,确保并未记错,随后在脑海中模拟多次,这才下定决心。

    冲击养气境,首先是找到丹田,准确的说是未开辟的丹田,位于脐下三寸,玄之又玄。

    修士引动先天真炁开辟丹田气海,随后便要将天地灵气与先天真炁相融,化为灵力运行周天之数方能功成。

    张锦真闭上双眼,进入冥想,他刻意寻找脐下三寸之地,不久后便感到一点微末之光如黑夜萤火,明灭不定。

    他尝试将心窍真炁往白光处引动,顿时有一股刺痛感产生。张锦真一丝不慌,因为纪要里已经提过。

    先天真炁源源不断地涌入,白光越来越亮,持续一个时辰之后,白光基本不再变化。

    顿时,张锦真生出奇异之感,只觉天地间似乎游离着什么东西。

    过了片刻,天地灵气如潮水般朝丹田涌来,张锦真不禁闷哼一声。

    这声势持续了小半个时辰才停下。

    此刻丹田内充斥着灵气,张锦真直感觉丹田鼓胀,隐隐作痛。他不敢停下,小心翼翼引动一丝先天真炁与灵气相融。

    两者接触,竟如水火一般争斗起来,转瞬便消磨殆尽。

    张锦真不死心,又尝试了几次,都是这个结果。

    他仔细回想纪要,不一会,已有决断。

    修道之人,所行之事乃逆天而行,最忌踌躇不前,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张锦真将心窍真炁全部调动起来,源源不断汇入丹田。

    一时间,丹田中蓝白两色气体相互交缠消磨,形成一个漩涡。

    持续了一刻钟左右,两色气体终于开始缓缓相融,逐渐蜕变成灰蒙蒙的雾气,不一会,就布满整个气海。

    “这应该就是灵力了吧。”张锦真想着。

    随后他调动灵力顺着经脉运转周天。

    当灵力通过之后,张锦真惊奇发现,经脉好像变得更加深邃,更加坚韧。

    扩经展脉吗?原来如此。

    时间一点点过去,当所有的灵力运转周天之数,回归丹田后。

    原本灰蒙蒙的雾气变得更加透明,似乎更加精纯,与此同时,张锦真全身的毛孔分泌出许多黑臭的污秽,他真正感觉自己与天地有了联系。

    自此,张锦真一朝蜕凡,成为真正的修道之人。

    姜国,京州城。

    此刻已是深夜,依照姜国律例,都城会实行宵禁,此刻繁华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城门也早就已经关闭。

    北城门外,有一骑兵绝尘而来,他身后背着一个竹筒,里面装有机要文件,当他来到城下时,胯下战马便支撑不住,累瘫倒地。

    他自己也结结实实的摔在地上,随后一骨碌爬起来,大口喘着粗气,高声道:“八百里加急,元国大军正在集结,欲往我军边陵关进发。速速开城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