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亡朝 » 第三十五章 政治舞台上的演员们

第三十五章 政治舞台上的演员们

    ‘......朱载基的事情你不需要在乎,如果那家伙还来闹,或者招惹了你,你大可以打断他一两条腿,我也乐得清静。’

    在临走前,老头子给了李贶生这样一句话。

    李贶生没有太在乎,他也不觉得兴王本身能够代表什么,重要的是兴王背后的人——等等,这样是不是又有些形而上了?也许他应该考虑考虑在如今传统封建关系和文化没有完全去除的情况下,一位未来可能继承皇位的皇帝的喜恶及偏向,是可能影响到一定的事情和群体倾向的?

    这样一说,还真就想去把朱载基的两条腿给打断了。

    算了,还是别这么残暴比较好。

    打断一条腿应该就够了吧。

    话说大叛乱之后,顺天府理论上是不允许除禁卫军以外的武装力量存在的,那么,兴王府此时应该也没有什么安保吧。

    要不然说干就干?

    这是说笑的,李贶生没那么闲......大概。

    离开宫中后,李贶生才突然意识到,由于太久没在顺天住了,他好像都忘了自己在顺天是没房子的来着?

    有些烦恼于晚上难不成还得跑回宫内住的李贶生,在相比起苏州和应天而言,显得有些落后的顺天街头,买了一份报纸。

    然后他看见报纸上已经开始鼓吹起蒸汽机了。

    报纸是长江日报,算得上是几个比较主流的报纸之一,主要报道的方面是经济事务和外贸事务,针对于市民阶层及中产商人售卖,背后的势力则是以太平钢铁联合集团为首的一支新文官集团。

    太平钢铁集团是以太平县冶炼工业为基础形成的一支官方背景的工商业联合势力,同徐州煤铁联合集团一起,成为了江淮系新文官下属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这一背景大概也能看得出来,长江日报的倾向和立场了。

    这么快江淮系的人居然就得到情报了啊,而且没有保持中立或者敌对立场的对蒸汽机发起质疑——一旦出现质疑,其实还挺麻烦的,因为现在的蒸汽机效率的确不足以维系一条完善的铁路运输系统。

    可他们没有,反而兴致勃勃的开始鼓吹起蒸汽机。

    这其实更危险了。

    表面上,江淮系当然可以说长江日报的直接赞助者是太平钢铁集团,太钢希望蒸汽机的发展促进国内的钢铁市场需求,这是很合理的事情。但实际上,鬼才会相信这帮人真的只会想到这一步。

    无论是将蒸汽机先吹得高高的,抬高人们的期望,然后再釜底抽薪提出质疑,还是试图将铁路建设引入自家,李贶生都保持了相当的警惕。

    偏偏到目前为止,他和江淮系应该称得上是最坚定的政治盟友。

    要去试探一下江淮系的意图吗?

    算了,还是先等他们找上门来吧。

    江淮目前最主要的产业,仍然是纺织业为主的原始轻工业,煤钢这一块全国比较平衡,大陆系有山西,渤海系有冀北和辽东,西南系更是有四川和湖北,而南洋系也有佛山钢铁中心。

    理论上来说,铁路建设对于江淮系的好处肯定是有,但绝没有那么大,特别是铁路建设的中途,江淮系是没有太多好处的,江淮系的好处主要在于铁路建成后,对于各地运输费用的降低,让地方上的生丝,棉布更容易运输了而已。

    李贶生对江淮系的意图有些担忧,但先找上李贶生的,却并非江淮系的文官,而是水师的人。

    水师希望李贶生能够阻止铁路建设——他们同样通过自己的消息渠道打听到了铁路建设的情报。而且,大概率他们也是清楚,铁路建设的方案是李贶生提出的,来找李贶生交涉不过只是试探。

    对于水师来说,他们是很不希望铁路建设得到实现的。因为那代表着一种除了河运及海运以外的,有着近似运力的陆上运输选择。

    那会极大的损害到水师的利益,毕竟如今水师的利益,依靠的就是对于河运及海运的护航权所带来的,大批无论是通过河/海运在国内进行贸易的,还是直接向海外贸易的,都必须在马六甲以东,关岛以西,库页岛以南这一地区之中,寻求天朝水师的庇护和护航,才能够拥有自由航行权。

    如果大家以后都靠着铁路走陆运了,那么陆军的权利就会大大得到增加。正如同丝绸之路的兴起使得中原王朝不惜花费重金开拓西域一样,如果新的‘丝绸之路’崛起,虽然不可能完全取代海运,但哪怕只是损害到一点海洋的地位,水师都是不干的。

    哪怕仅仅在一个月之前,李贶生都还和水师的人相当友好的交流着,水师甚至不惜调动一支护卫舰队为李贶生回国护航。

    面对找上门来的水师使者,李贶生买下了两串冰糖葫芦,一串递给了对方,一串则自己拿着吃,边吃边说道:

    “关于水师的未来地位,请您回去告诉石元帅,我会抽出时间同水师的诸位谈论一下,但不是现在——而且,请您转告水师的诸位,水师不是一个静止的军队。从古至今,陆军的变化不多,也就是从弓弩变成了火铳,从投石机变成了大炮,军阵制度上其实还是那一套,但对于水师来说,水师不该是一支在海上作战的陆军,水师是未来,请他们好好思考一下这一点。

    最后,这是我的个人建议,水师这个名字我认为并不好,天子六师,水师就像是其中一师一样,终究还是被陆军所主导的。我认为,水师也许改名叫做海军会比较合适。”

    原本李贶生是不想在这个时候就提出这一点的。

    现在的水师,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家的军队,本质上还是一群在海上作战的陆军军人,谈不上真正的海军,并且残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野战军内部如今常常出现一些丑闻,例如老兵欺压新兵,拉帮结派,裙带关系之类的,已经算是小事,重要的是愈发僵化的上下关系和资历所带来的老兵同新兵之间的权利分化,导致野战军内部时常出现被欺压的新兵杀死了军官和老兵的情况。

    而水师在这方面其实好不到哪里去,甚至对于水师来说,一艘船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在这个封闭的小型社会里,死板且僵化的上下关系足以让人窒息。

    最多出海的时候能够好一些,毕竟在海上的军官也怕把下面的人逼急了,带着一船的人直接同归于尽,但回到陆上之后嘛......

    水师迟早是需要改革的,改革成更加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彻头彻尾由技术工人和工程师所组成的军队,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而这一点,李贶生原本是想要之后再进行的,海军这个名号也是打算等到改革完成再赋予的。

    扶持海军和陆军打擂台,并利用海军的崛起使得军队内部开始改组及寻求更新更好的军备,那么军队也就不得不支持工业资本的发展。毕竟农业时代的局限就摆在那里,天朝维持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话,是无法对现在的陆海军再一次进行扩大的。

    而工业资本发展起来之后,李贶生也不需要多做什么,依靠着规模开始扩大的工人建立护卫队,再慢慢的开始铺设大陆民兵,陆军对此是没有办法阻止的。

    毕竟,这样形成的民兵,不仅有着政治上的必要和支持,也同样有着经济上的必要和支持。陆军不可能一边为了扩军而支持工业资本的发展,另一边又蛮横的拒绝工业资本组建起保卫自身利益的民兵序列。

    但这种妥协让李贶生很不爽,他是坚定的军略服从政略主张的支持者,无论是野战军的种种问题,还水师的干涉,都让他对于如今天朝的正规军序列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印象和想法。

    早晚得收拾收拾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