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亡朝 » 第十三章 工人从何而来?

第十三章 工人从何而来?

    苏州工联,这是一个新组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同工会对立的组织。

    这个组织据说是数年前由李贶生一手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改组工会后作为一种临时性的补充机制。当时李贶生还认为工联不会存在太久,并在一段时间后应该就会同工会合并,最终重新成为现体制下的‘温和反对者’和底层的庇护者而存在。

    当然,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李贶生最终被调离了苏州,前往了辽东处理辽东走私问题,工联和工会的重新合并也被中断,再之后,工会的结构性堕落没有被处理的情况下,苏州工会再一次沦为了工坊主和商人们的帮凶,以及某种利用城市劳工获取利益的反动工团组织,而工联则根据李贶生留下的章程和后续的一些命令,演变为了另一幅模样。

    工联,光听这个简称的话,大抵会理解为属于劳工的某种组织,但实际上,只需要了解工联的全称就知道,劳工及农民联合会,这其实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劳工组织。

    工联的建立初衷,就是李贶生在注意到了当时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城市劳工排外倾向和外来雇工的独立化,意图将外来雇工联合起来的措施。

    李贶生认为,大明是个小农经济占主导的农业社会这一点,在目前,及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出现变化。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之中,大明即使进行了工业化,农民的数量恐怕也将在漫长的一段时间里占据多数地位。

    因此,城市劳工将自己封闭在城市之中,是一种保守且落后的想法,而拒绝了农民,也代表着在中国这个地方,将做不成任何足以影响到社会的事情。

    李贶生可不想当什么城市的英雄或者市民的英雄,农村也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抛弃城市选择农村,或者抛弃农村选择城市,都是极端且错误的做法。

    最终,李贶生的选择是将这些农民出身,来到城市务工的外来雇工作为城市劳工的补充血液。李贶生坚信,一个保守且排外的群体只会不断的堕落,而无法承担起变革的义务,因此,城市劳工必须进行定期的换血和流动补充,让农民变成劳工,而不是在城市劳工在内部的封闭循环体系下成为某种怪异的‘新权贵’。

    基于这一原则,工联的主要事务是联系及帮助外来雇工,并在同苏州工会决裂后,工联也开始承担起组织一部分劳工的职务。相比起工会,工联在劳工之中的影响力更小,但对于不少外来雇工来说,如果他们不想接受同乡会的内部剥削,那么,工联也就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归处,因此,工联在外来雇工之中的影响力更大一些。

    这些外来雇工,或者直白一点说,这些农民虽然进入了城市,但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够适应城市的生活了。城市的诸多规矩及各种复杂的程序,足以让从乡土人情关系占据主导的农村社会出来的大部分农民们感到苦恼。更不用说已经开始呈现出工业生产模式的标准化,集体化的诸多密集劳动力产业,其严格的生产纪律也让很多习惯了农业生产那种散漫的农民们苦不堪言。

    同时,在城市生活,他们要考虑缴纳税务,要考虑租房,要考虑今天的粮价有没有上涨,如果涨了需不需要多囤一点,可在城市生活,他们也没有太多地方能够用来囤积物资。

    工联让进城的农民们接受自己的管理和组织,教育他们一些基础的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向农民们传达自己的思想。作为交换,工联要为这些农民解决交税问题,提供廉价方便的租房,联系可靠且对劳工态度交好的工坊主,创造给予农民们的工作机会。

    这其实是很繁琐的工作,卓后人在工联总部所看见的,也是所有人都显得忙忙碌碌的场景。

    “接下来贶生你就自己决定吧,我没法陪你们了,我们现在人手严重不足,我一会儿要去给几个外来雇工讨要工资,晚上还得去给一个多缴了税的雇工重新计算税务......我恨不得连猫的手都借过来用。”

    “需要我帮忙吗?”

    “你没事的话就来吧,这里晚上还有两节课,讲课的小关,他已经好几周没睡好觉了,另一个讲课的老资历生病了,现在全靠他一个人死撑外加我们这些人帮忙。反正你有空去替他几节课,对你应该不难吧。”

    “嗯,我知道了。”

    偶尔,李贶生的态度也挺好的,至少,这家伙对‘自己人’的态度都是很不错的。

    “......卓后人,晚上你跟我到这里,你负责替一节课,我看看你的能力。”

    当然,对他人,就是一副物尽其用的无情态度了。

    妈的,这样的王八蛋不去当皇帝真是可惜了。

    卓后人明显不是李贶生认知当中的‘自己人’,李贶生也完全是一副‘看看你有没有用’的完全利用的态度。卓后人哪怕知道这种态度对他现在其实是有利的,但从感情上也很难接受这种似乎有些轻视自己的态度。

    因此,他摆出了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装作满不在意的说到:

    “我总得知道教什么啊,什么都不知道,我都没法提前准备,我能替什么课。”

    “只是教一些农民最基础的平等思想和契约思想而已,你应该不需要准备什么吧,反正你也是从......那个地方来的,关于这些,你应该比我们更有体会吧。”

    也许是考虑到现在所处的地方人流混杂的缘故,李贶生并没有直接说出穿越的事情,而是用一些暧昧的词汇概括。

    只不过,卓后人也没什么心情在乎这一点了。

    刚刚那些话说的,还真是......比最直接的讽刺还要尖锐啊。

    这种将自己所处的未来世界理所应当的认为是一个‘平等,进步的社会’,认为未来的一切都应当是更加美好的,他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在未来也会被解决。

    这种奇妙的被期待感与自己所熟知的现实一对比,还真是。

    “行,我教,那现在呢?”

    “现在?就地解散。我有几个新式工厂得去看看,你自己随便逛逛就好,如果有要花钱的地方到这里写申请,保证人填我的名字。”

    “不是......我是穿越者欸,给我点面子不行吗?你好歹安排几个卫兵保护我或者监视我吧。”

    李贶生有些莫名其妙的看向了卓后人,然后张开双手说到:

    “你以为你在什么地方?”

    “啊?呃,苏州?”

    “不,是全天朝,甚至全世界劳工数量最多的地区,在这里,有着超过十万的产业工人,接近五十万的手工业者,涵盖了纺织业,家具业,制盐业,冶炼业,军火业等上百个不同产业的劳工之城。

    在这里,朝廷才是最弱势的的一方,这座城市真正的统治者不是那些地主乡绅和儒家文人们,这座城市的主人是劳工和技术官员们。

    这座城市的主人是我们,你为什么要担心在这座城市里出问题?”

    怪不得这家伙没有把他那些民兵带过来,而是在扬州就解散了。

    卓后人似乎明白了过来。

    怪不得苏州的经济那么烂,又有【郁金香危机】这种棘手的事情在,李贶生却仍然愿意跑过来。

    也许同那些掌握了经济权利的技术官员们的交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恐怕,就算没有那档子事,李贶生自己也会跑过来解决问题的吧。

    说是江淮系江淮系,可江淮系的新文官们靠着一座座新兴工业城市发展起来的同时,这些劳工规模不断扩大的城市,也是李贶生最核心的支持力量。

    这座城市的主人,比起说是李贶生口中的那些劳工,不如说,其实就是李贶生本人吧。

    城市的主人的确不太需要担心自己要保的人会在自己的城市出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