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亡朝 » 第二十二章 要打仗了

第二十二章 要打仗了

    李贶生将銭荘改革的事情交给了卓后人之后,就真的没再去管过了。

    他倒也知道这件事情的确挺难为人的。归根到底,他自己不愿意当皇帝,可他们现在又的的确确生活在一个君主制的国家之中,这种情况下,他要人愿意把钱借给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的皇帝,的确是有些近似于抢劫的事情了。

    除非......他能彻底改变现在的制度。

    要想真正的完成改革,只有这一个办法。

    李贶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也在为这一点做准备。

    例如现在。

    通过几天连续去为劳工们上课的经历,李贶生总结到,现在最主要影响到从乡村来的临时工们的,已经不是待遇问题,而是思想问题了。

    从待遇上来说,此前临时工们往往作为一种替代城市劳工的廉价劳动力,会被工坊主们在城市劳工们闹事,亦或者大量接到订单,急需人手的之后招聘,因此,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里,临时工的待遇都是相当差的。这也是工联成立的契机之一,作为专门为临时工服务的劳工组织,工联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补充工会关于这部分的缺失。

    但,伴随着工联的介入,临时工们的待遇也开始逐渐的稳定下来,如今的临时工们虽然往往待遇仍然不如城市劳工,但他们会在私下通过与工坊或者矿场签订免除赔偿金或者一系列福利保障的契约,来换取更多的工资。

    例如在造纸业和纺织业中,有着一部分岗位需要接触到有害的化学品,例如染料之类的,这些岗位本身若是由城市劳工来干,则需要工坊给出极大的福利保障,例如减少工作时间,提供防护措施,免费医疗等等。

    但临时工们往往会忽视这些,然后去赌自己的身体不会有太严重的问题,尽可能多赚一笔钱。

    这种完全不考虑未来的想法,是建立在临时工们的思想仍然是农民式而非工人式的基础上的。在这些从乡村进城的临时工们看来,他们此时的行为更加接近于给地主打短工赚点钱。临时工们从未考虑过在城市过一辈子,因此,及时身体在未来也许会有问题,但他们大多会觉得,等到那时候他们都拿着钱回老家买下好大一片土地了,身体怎么样都无所谓了。

    这样的思想甚至影响到了实际的工作效率。这几天,李贶生讲得最多的甚至不是教育临时工们去认识机器,而是要求临时工们加强生产纪律的认知。

    产业劳动不是农业生产,在进行农耕的时候,多一锄头少一锄头也许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累了就休息会最多也只会被骂两句,只要赶在期限前搞定,农业生产是个相对散漫的劳动。

    而产业劳动完全不是一回事情,你慢一点,甚至少做了某个步骤,轻微的可能只是导致产品被废弃,重则可能影响到整个生产线乃至于工坊。

    必须要将这种思维彻底的改变过来。

    否则,李贶生可没有信心只带着几百万的城市劳工去打内战......甚至城市劳工也不一定都愿意去打内战,他能够动员其中百分之一的人,然后带动另外十分之一的人就算不错了。

    “工联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应对接下来全国可能出现的混乱状态,开始对临时工们进行组织和动员。工联必须清楚这样一件事情,工联的任务不是当個单纯的好人,为临时工们争取了福利就算完事。工联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将一盘散沙的劳工们组织起来,这是任何一个劳工组织最主要的任务。

    组织,动员,工联需要尽可能减少临时工们的私人休息时间,转而多次组织集体娱乐活动。我们需要让临时工明白,他们已经来到城市了,而不是压根就没有几个人的乡下。他们需要加入集体,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带给他们的利益,才能让他们放弃赚了钱就跑回乡下的想法。

    生产纪律上,光靠我们一味的监督和教育也是没有意义的。要让临时工们自己明白生产纪律的重要性,让他们自己监督自己,解放我们的人手。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可以考虑利用道德和传统,虽然诸位都知道,我本人是个反道德主义者,但我反道德的前提就是我承认道德是存在的。既然存在,那么我们在实际做事的时候就应该去考虑,而不是无视。

    安排一些因为自己或者他人忽视生产纪律而受伤的临时工,让他们做做演说,阐述一下忽视生产纪律的严重性。然后尽可能安排不来自同一个村子,甚至同一个地区的临时工在一起劳动。瓦解掉他们的乡土之情,在互相不信任的情况下,他们会自觉的去监督他人的生产纪律的。

    工联还需要介入劳工们的私人生活,包括租房问题,邮寄问题之类的生活琐事,我发现这些琐事很多都有临时工们自发组建的同乡会负责了,这很不好,完全是在巩固临时工们的乡土感情,阻止他们融入城市。

    工联需要承担起这部分的工作,集中化,专门化的处理,能够提高效率,用不了多少人手。对于各种同乡会,工联暂时不要做打击,但工联必须清楚,既然工联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起劳工,那么这样的,不属于工联结构的底层自发组织是会干扰到工联组织和动员的。

    你们需要将同乡会视为你们的竞争对手,虽然没有必要当作敌人,但你们得去想着如何从他们的手上夺取对底层临时工的影响力。”

    李贶生停了停,等到在他面前的工联成员们将他刚刚的话估计着消化得差不多了后,他才继续说到:

    “最后,我再提一件事情,关于外来临时工,或者说异族劳工的问题。我建议工联放低一些对异族劳工选入标准。我知道,这对于在座的各位很不公平,但这是必须做的事情,现在我们对于异族劳工的组织很成问题,我们的多数同志说不来异族人的语言,只是一味的安排懂得汉语的异族人做事,图一时的方便。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大部分异族劳工根本不知道工联为他们做了什么,也不知道他们该服从工联,还是他们内部的领袖。

    很多异族劳工都不懂汉话,他们之中少数懂得汉话的人,则借此对他们加以控制,勒索。而工联为异族劳工所争取的利益,全部被这些人解释为自己所争取的,底层异族劳工普遍认为他们同工联没有任何的联系。

    工联必须严厉的打击这一批人,任何妨碍工联同底层劳工产生联系,对工联的劳工组织行为产生阻碍的人,或者不是人的别的什么事物,都是必须被解决的,这一点没有商量的余地。

    以及......嗯,有的同志可以将笔放下了,宫哥,这一段话你也不要记录了。”

    宫川良抬头看了看李贶生,然后犹豫了一下,将手中已经记录下几个字的纸张涂抹上了墨迹,确保无法看出原来的记录后,在之前的记录后方写上了日期和签字,确认记录完成。

    李贶生则继续说到:

    “嗯,我之前看人员档案时记录了一下,发现工联现在在苏州各个军械工厂或者工坊,以及较为重要的军事物资生产地点工作的成员及预备成员,有七十四人。

    我认为这个数字还是偏少了,我希望工联接下来尽力调拨一些人手前往以上的地点工作,并尽可能组织和联系其其中的劳工,到下个月末,也就是八月末的时候,我希望在这些地区至少有两百人以上的工联成员,如果有必要的话,这方面工联可以同工会合作。”

    工联对于类似军械工厂这样的地方影响力不如工会,因为这些地方的重要性和技术需求,导致军械工厂一类的地方大多习惯招募城市劳工及技术人员,并且是明确规定不允许异族劳工进入的。

    不过,希望工联渗透到这些地方去的话,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

    “要打仗了吗?”

    一名有些冒失的工联成员难以掩饰自己的激动,询问到。

    李贶生摇了摇头,没有给出正面的回应:

    “要说打仗,我们一直在打,前几个月日本那边才打完,天竺和南洋的战争就没停下来过。不过,战争总归是不太好了,我们也不是战争疯子,没人喜欢打仗,如果可以,我会尽力避免战争的。”

    前言不搭后语的回答。

    宫川良想到。

    但所有人似乎都听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