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东宫之主 » 答书友:对于前五章数学知识与背景的质疑

答书友:对于前五章数学知识与背景的质疑

    首先要说一下某妖对中国古代史的偏爱在哪一块,诗词歌赋固然美仑美涣,让人沉醉,不过呢,某妖喜欢的是天文地理算术,而且从来都认为,中国历史之所以美丽,如群星闪耀的星空,盖因为中国在天文地理算术领域从来都是走在世界前沿

    而且最希望生在百家争鸣时代,成为墨子的学生,啊,为墨子的学生的学生背包包也甘愿;最希望能看懂天工开物,最希望能熟记本草纲目,最希望能通彻明清法典,还有那套永乐大典。。。

    其次,要讲到对古人掌握平方算术的疑问。诚然,“一元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相,六十四相变三百八十四卜,三百八十四卜演万万千千。”些许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

    可是,我想提醒这位亲注意:平方算术不难,中国古人早已掌握它。但是,它难就难在次方数上,二的五次方,二的十次方不算大数,但是,二的十五次方,二的二十次方绝对超乎古人们的想象。

    我想,还是不要拿我们现在的算术水平去与古人做比较,就好比我们都知道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数是多少,祖冲之为算出它,却几乎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当时写这一段时,为免读者误解,某妖特意强调了以上官锦华的聪明和心算,也算不出二的十五次方。随后要请来秦关月这位帝师,才有骗粮一计。

    PS:关于用二的平方数去骗粮一计,参考国外流传下来的故事,大致讲有人向某国国王借粮,这位国王轻视对方,认为他们的粮仓足够,借粮者取出棋盘,一格放一袋,二格放四袋,以此类推~人人都是聪明的,但免不了有时候盲目自大,现在,就希望文中那个被借粮的国家国王够昏庸吧>..<

    称呼,查证了一下自称,谦称,宗族称谓,等级称谓,长幼称谓等等

    以及佛家有关的节日,习俗,术语等

    以上是某妖写东宫准备的东东,还有后面会用的就不写了。嗯,查询的内容比较浅薄,运用到文若有不当,请指证。

    默。怨念:某妖不会写古文。。。5555偶要写奇幻文,网游,科幻,哪样都比古文好

    票票,偶要票票,安抚偶受伤的心

    不要忘了支援灾区

    以下附原贴内容

    [评论]对于前五章数学知识与背景的质疑

    刚刚看了五章就不得不停下来写这份书评。数学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要涉及到,可以说社会的发展程度与数学是息息相关的,社会越复杂文明越发达就需要越来越高深的数学支撑。作者设定的社会背景虽然是虚构的,但看的出来明显至少应该是隋唐之后的社会情况,封建制度已经到了非常发达和完善,但很难想象连最基本的平方求解这样的常识都没有掌握,没有数学根本无法维持国家机器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运作。我虽然对数学知之甚少,但还知道有一本《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初年,里面已经非常详细的涉及到了分数,负数,比例,一次方程组,面积体积求解,勾股定理,其中还有平方根开解。可以推测,平方运算在商周甚至更加久远的原始社会末期已经被祖先掌握。而且朝中大臣都是博学之士一时之俊杰,竟然在主角用平方糊弄人时不但没有识破,还被国师成为天才,更夸张的是还想用这么拙劣的手段去骗别国,实在是匪夷所思,难道古人全都是傻子。。。。很多女作者写书都有这种毛病,从来不去考据,对古代的社会制度,宫廷礼仪,甚至基础常识都一无所知,于是全书只剩下了狗血的海誓山盟以及漏洞百出的阴谋诡计。说实话,这些只能骗骗那些读中学满脑子琼瑶戏的小女生而已。

    发表人:沁雪精灵用户类型:普通2008-6-516:50:28回复

    --------------------------------------------------------------------------------

    1回复:[评论]对于前五章数学知识与背景的质疑

    一点补充:

    其实书中这个平方问题在古代也是常识,

    道家有云:一元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相,六十四相变三百八十四卜,三百八十四卜演万万千千。

    很耳熟吧,小说啊,占卜啊,经常提到。

    可能出自《周易》甚至更早的《河图洛书》。。

    发表人:沁雪精灵用户类型:普通2008-6-517:06: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