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警界传说 » 第四章 重大嫌疑人出水

第四章 重大嫌疑人出水

    林子君思来想去,最终决定还是见机行事,总是要开案情分析会的,可以在案情分析会上找个机会提出来。

    再是新人,总可以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吧?

    林子君知道,虹城刑警队是有这个传统的,而海大富作为一个优秀的刑警队长,更加重视每一个队员的意见。

    看完现场,也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走访之后,海大富带队回到了刑警队。

    果然如往常一样,海大富队长召集全体人员到大办公室开会,案情分析会。

    首先,由法医王俊杰介绍尸体检验情况:“死者年龄大约七十岁,系头部受锐器击打致死,一击致命。

    伤口长十四点五厘米,边缘整齐,深达骨膜,身体其他部位没有其它伤口。

    死者胃内有已溶物,生前应该有进食行为,死亡时间应该在十二月上旬。”

    然后,由技术员高志强介绍现场勘查情况:“根据现场痕迹可以认定,死者所住堂屋即是第一现场,也就是案发现场。

    死者身高一米六五,个头较矮。结合其头部伤口形状和嫌疑人在现场留下的足迹来看,犯罪分子为单独作案,其身高应该比死者高五至十公分,也就是说在一米七到一米七五之间。

    案发现场及周围未发现凶器和可疑指纹,有疑似嫌疑人足迹已提取。”

    之后,是外围侦查员反馈调查走访情况,大体就是:

    死者曹某某,是孤寡老人,没结过婚,独自一人居住。

    其性格外向,身体健康,平时靠收破烂赚钱维持生活,没钱的时候偶尔也出去要饭。

    曹某某在附近村庄人缘尚好,没听说他跟谁有过矛盾。

    最后,海大富队长总结:“这起命案,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犯罪嫌疑人杀人动机不明,身份不明,凶器不明。

    所以,只能从死者的关系人入手,扩大走访范围,进一步梳理其社会关系,着重了解案发前后死者的情况,越详细越好。

    会后由孟指导员分组,安排人员划区包片开展调查。

    散会!”

    林子君在会议桌一角,一直等到最后也没找到机会发言,急得不行,心道:还真是瞧不起新人呢,看来得单独汇报了。

    散会后,林子君主动找到海大富队长的办公室,请求任务。

    海大富对于林子君的主动请战感到很满意,扔了根香烟给他,笑着说道:“小伙子积极性挺高啊,行,你和王亚伟去河对岸走访,看看能不能查到什么线索。”

    林子君接过香烟,先给海大富点上火之后,才给自己点着香烟,使劲吸了一大口,说道:“海队,案情分析会上法医不是说了么,死者生前可能有进食,不就是吃饭么?我想,有没有可能是和熟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发生了什么特别情况,导致发生命案呢?”

    海大富坐在老板椅上,往后一仰,很意外地看了林子君一眼,吐了个烟圈,眯着眼睛说道:“当然不排除这个可能,你能这样想,很好。那这样吧,你和王亚伟就按着这个思路去查,查到有线索破了案我给你请功。”

    林子君心里明白的很,海大富其实并没拿自己的话当回事,他又不象林子君能看到死者临死前的画面,怎么可能轻易就把侦查方向给改到这方面呢?

    不过是不肯打击新人的工作积极性罢了。

    总算是师出有名了,林子君还是很高兴地给海大富敬了个礼,学着电影里的香港警察一跺脚,喊了一嗓子:“Yes,ser!”

    然后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海大富只当林子君是新手,工作劲头高,给个鼓励而已。

    但林子君自己的心里是有底气的,海队既然说了查到线索破了案就给他请功,那,这立功是没跑了。

    在林子君的记忆中,海大富的话,那是一口吐沫一个钉啊,就从来没打过折扣!

    他找到王亚伟,把刚才海大富的话转述给他听,王亚伟可不知道情况,还以为是海大富分派的任务呢。

    除了出差或者下乡办案,平时在城里办案的话,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单车和摩托车。

    摩托车已经被其他人骑走了,林子君和王亚伟骑着单车就去案发地附近调查去了。

    再怎么不正规,调查范围总还是要大概划一下的,总不能跑几十公里外去调查吧?那不合情理。

    两人初步查看了一圈,又问了几个村民经常买菜的地点,便以案发地为中心,由近及远,把一公里范围内的摊点和食材店作为了调查的重点。

    经过统计,在这个范围内,对外卖小菜的摊点和小店一共有七家。

    于是,两人从最近的一家离案发地仅二百多米的一家摊点开始调查。

    每到一家,问的问题都很简单,首先就是认不认识受害人,不认识的话就拿照片出来给被调查人辨认;认得受害人或者见过照片上的人,就问问最近一次见他是什么时候,有什么情况可以提供。

    就这样一连问了三家,被调查人竟然都认识受害人,但都说受害人欠了些帐没给,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来买过菜了。除了受害人欠钱没还,都提供不出来什么有用的线索。

    查到第四家,一个距离案发地大约七、八百米远的摊点的时候,查到了令林子君兴奋的消息!

    摊主不但认识死者曹某某,还提供了一个重要情况:

    大概一个月前的一天傍晚,曹某某来买了老三样:一袋五香花生米、一碟炒好的绿豆芽和一瓶最便宜的本地酒厂生产的长脖大曲酒,说有个老朋友从淮上来了,晚上要请他喝两杯。

    曹某某买的酒菜一共十二块钱,但身上只有一张十元的,还差两块钱。本来说好了第二天拿来的,结果一直也没有来。

    要不是知道他手头拮据,欠的钱又少,摊主早就上门去找他要了,小本生意最怕的就是赊帐和欠帐。

    这个摊主的话同时证实了,林子君“看”到的画面是真实的。

    两人把这个情况在笔记本上记下来之后,王亚伟便打算收工,回去向海大富汇报。

    林子君死乞白赖地又拉着王亚伟去案发现场转了一圈,装模作样地分头找了一会。

    然后,林子君大声叫王亚伟过来,从最初发现花生米的地方把花生米又捡起来了一遍。

    这是个重大线索!

    必须回队里汇报了!

    两人赶紧赶回了队里,找到海大富,由林子君向他汇报了发现的线索。

    海大富听完汇报,心里那个高兴啊!原本只是为了不打击林子君的工作积极性,随便打发他去查个情况,没想到,他竟然真查到线索了!

    他随手给两人每人扔了一包烟,夸赞道:“好小子,不错不错!”

    海大富是老刑警了,业务绝对杠杠滴,摊主反映的情况加上这个花生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肯定是犯罪嫌疑人为了消灭证据把东西扔护城河里去了!

    于是,他马上安排人员到案发现场旁边的护城河里进行打捞。

    这个年代,虹城县还没有专业的救援和打捞人员,都是刑警队员们亲自下水打捞。

    大冬天到河里打捞东西,可以想象的到有多辛苦。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辛苦工作,林子君和其他三人在冻僵之前,从河里打捞出一个还剩半瓶酒的酒瓶、两个菜盘子、一把菜刀。

    随着这些物品的发现,林子君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原本毫无头绪的案子,案情一下子变得明朗起来了!

    这是受害人的熟人作的案,还是淮上的人,这就好查多了,既然是老朋友,总该有人知道情况吧?

    调查结果也的确如此,曹某某的庄邻们知道情况的人还真不少,他们为侦查员们提供了一条信息:

    二、三十年前,淮上有个叫谢富农的人,那时候还很年轻。

    在东一环曹某某住处附近的东一环路上,谢富农被一辆车给撞了,肇事车跑了。

    曹某某路过时发现后,把他送到医院救治捡回来一条命。

    后来,谢富农和家人多次来看望曹某某,搞得跟亲人似的。

    这个情况,附近很多庄邻都知道。

    这样看来,这个谢富农有重大作案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