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枭雄的江湖 » 004 纵横家张仪 上

004 纵横家张仪 上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秦孝公和商鞅、彼此都逮住了机会。

    商鞅变法以个人悲剧,成就了大秦帝国的崛起。正如东汉王充所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相比战国各诸侯国的相继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可谓姗姗来迟。这场姗姗来迟的变法,在整个战国时期,产生的政治影响,毫不逊色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工业的影响。

    商鞅帮秦国实现了强大的生产力,产生的GDP比重,甚至超过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横财的GDP比重。

    商鞅取得的巨大成功,注定了自己的无法善终,世界不是权贵和宵小的世界,历史永远没有先见之明,人类永远无法将这类历史的绊脚石,趋之门外。

    商鞅倒下了,站起来的是成千上万的秦国人民。

    商鞅激活了战国经济,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开始在战国生机勃勃,富甲一方的商人越来越多。

    一百年后,一个个财团大亨,屹立在世人面前,其中一个叫吕不韦。

    这是一个从小商小贩,开始白手起家的卫国大亨。

    公元前263年。

    赵国都城——邯郸。

    此刻的吕不韦,已经获得了人生第N桶金。位列战国10强之一,卫国第一上市企业——吕氏集团。

    一天,董事长吕不韦在赵国邯郸的临时办公室,来了一位极其重要的客人。

    来人名叫张继祖,乃秦国名相张仪之孙。

    通过历史你会发现,人才者,历来不分三教九流,即便落魄如乞丐,仍有可能是帝王早年(比如朱元璋)。商人、教师、小隶者、后位极人臣,位列王侯将相者,更数不胜数。

    历史证明,吕不韦在历史上,远比赵孝成王、蔺相如、廉颇,这三位赵国当时的铁三角,更具历史地位和名气。赵国其他三公九卿更不在话下。

    吕不韦这位战国大亨,当时到底有多富有?完全可以参照今天的“腾讯”和“阿里”来解读。

    在那个似乎只有君王和王后,不可以买卖的时代,以吕不韦的财力,如果想在赵国邯郸买个厅部级干部,过过官瘾,简直信手拈来,小菜一碟。

    张继祖的到来,改变了吕不韦,也改变了春秋各国的格局。

    要了解张继祖,必须先了解张继祖祖父——张仪。张仪乃秦国谋士,战国著名纵横家,名气没有商鞅大,其功劳同样名垂秦史。

    到张仪出场的时候,秦惠王当政的秦国,已经开始准备收拾强大的中原大国,齐国。

    这一年是,公元前313年。

    收拾齐国问题不大,但齐国的盟国——楚国,不好惹。

    就好比今天的M国,想打CX的注意,ZG人民不答应,他别想动CX的脑筋。

    地理位置和中方立场,决定了CX不可能是第二个阿富汗,或者伊拉克。

    这个比喻也有不恰当的地方,楚国当时的立场,如果像我们现在一样坚定,估计也就不会有秦始皇这个称呼了。

    就是出始皇,也可能是齐始皇,赵始皇,或者楚始皇,而不是秦始皇。

    张仪孤身入楚,先是重金贿赂楚国重臣靳尚,让其伙同楚王宠妃郑袖离间楚王和屈原。

    可见,忠心不是任何时候都有用,一心为民的屈原,终不得不渐渐远离楚国政治的核心圈。

    张仪用钱搞定靳尚,靳尚用无微不至、事必躬亲和各种心领神会,阿谀了郑袖。郑袖驯服楚怀王,搞定屈原的武器是貌美如花的容颜,和不着边际的“枕边风”。

    历史证明,最可怕的不一定是小人,女人有时候比小人更可怕,特别是那些漂亮的女人。

    郑袖和靳尚这对王炸的存在,大夫屈原注定不仅要姓屈,还要憋屈。屈原大夫,大概也没想到这一层关系。

    楚怀王不愧是男人,他的性格跟大多数男人的性格一样,耳根软。大头百姓,耳根软没多少问题,一个君王耳根软,这将是一种灾难。

    楚王也很无辜,他内心深处也不想这样做,只不过在大家和小家面前,他选择了小家。这样一来,家庭的和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面对郑袖的耳提面命,怀王只有一个选择,委屈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