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枭雄的江湖 » 062 决战巨鹿 五

062 决战巨鹿 五

    至于,陈馀。

    章邯自然是不屑一顾的!

    “你凭什么招降我?”

    陈馀的好意,给章邯提了个醒,和项羽谈判。

    这次充当谈判团长的是军侯——始成,章邯的目的只有一个,停战,划江(黄河)而治,平分秋色。

    章邯搞错了,此刻的项羽手里并不是原来的区区5万人马,那些充当观众的诸侯(包括陈馀)们,已经投靠了项羽。项羽已经是手握25万的“兵马大元帅”。

    项羽的条件也不苛刻。

    停战可以,你和你的20万兵马必须投降。

    划江而治,免谈!

    谈判虽然不欢而散,但是双方都明白一个道理。

    咱们俩不过是旗鼓相当的两个对手而已,我吃不了你!你也吃不了我。

    于是两个军团开始漫长的对峙,这一对峙就是大半年。

    章邯拖住了项羽,项羽也拖住了章邯。

    这场对峙的赢家,另有其人,那就是刘邦!

    刘邦之所以能提前入关,并不是刘邦厉害,只不过走了避重就轻的“狗屎运”。这里我们后面会有详细的介绍。

    半年后,刘邦已经入关了。

    项羽这只老虎,依然被章邯这只豹子死死拖着。

    再耗下去,天下就是刘邦的了。

    经过深思熟虑,范曾这位亚父为“儿子大人”项羽制定了一个迅速招降章邯的方案。

    1、策反董翳,让其不断抽时间做董翳的思想工作。

    2、设计两股“奇兵”,给章邯来点“毛毛雨”。

    3、用同归于尽的架势,逼章邯就范。

    董翳这位大秦旧将的工作,一听名字似乎就知道不难做,只需要一些“厚礼”和一些掺杂着威胁的“关怀”。

    拿下董翳后,“毛毛雨”就来了!

    在这次奇袭中,蒲将军充当了“闪电战”执行者的最佳人选。

    他连夜领兵,渡过三户津,推进到漳水南岸,和秦军做起了邻居,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有意而为,擦枪走火,痛扁了秦军一顿。

    章邯一不小心,就被楚军“将了一军”。

    将第二“军”,是项羽,项羽选择的是率领全军士卒,从纡水上突然冒出来,面对十几万从天而降的楚军,秦军能够做的只有——“夹着尾巴,看谁跑得快!”

    在两连败和董翳、司马欣的软磨硬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面前,章邯终于“开窍”了。

    这一次掌握“主动权”的章邯,他很快就派人去见了老朋友项羽,商量合约事宜。

    殊不知,迫在眉睫的不只是章邯,再不合作,相遇的大军就“揭不开锅了!”

    这是一次不可能有异议的决策,项羽却没有自作主张,而是搞了一次形式主义,召集了所有军吏商量说:“军中粮少,想允许他签订和约”。

    面对一把手项羽的提议,军吏果真没有任何异议。

    于是项章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在桓水南岸殷墟相见,举行“结盟大典”。

    章邯方面的要求如下:

    1、可以以投降的名誉结盟;但必须以合作的形式分封;

    2、合作后,章邯的部队,还是章邯的部队!

    项羽在这方面的要求也不高:

    1、合作后,章邯军团必须绝对服从项羽的领导下;由楚军统筹协调,统一指挥;

    2、合作后,章邯军团的编制可以不变,但必须撤销章邯原来的秦军编号,使用楚军战队编号;

    在结盟典礼上,章邯终于见到了项羽。

    两人相见恨晚,酒过三巡,章邯同志涕泪交加,一边大骂秦二世幼稚误国,大骂赵高猪狗不如,与誓不两立;一边信誓坦坦,对项羽唯命是从,以推翻暴秦为己任。

    项羽没有辜负大兄弟章邯的一番哭诉,当即就便显出大丈夫义薄云天的气概,立章邯为雍王,就任楚军副总司令,在楚军营和自己一起办公,封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率领秦军为先行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