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枭雄的江湖 » 077 祸水北引

077 祸水北引

    韩信的“火烧栈道,暗度陈仓”,让天下人,无不吃惊,那可是秦岭呀!直到经过后来一系列的惊心动魄,人们才意识到,这是一位“兵贵神速”的少年。

    最吃惊的那个人,非项羽莫属!

    这个世界上,除了我,居然还有人,能打败章邯?真是不可思议。最不可思议的是,他居然是曾经为我站岗放哨的韩信同学!章邯也太次了吧?

    韩信的出现,彻底扰乱了项羽的神经。

    齐地的田荣兄弟,赵地的陈馀,梁地的彭越,汉中的刘邦,我到底该先收拾谁?

    这个问题让项羽和范曾一直找不到答案,下不了决心,拿不定主意,睡不好安稳觉。

    此刻,睡不着觉的还有汉中的张良。

    在韩信出现以前,张良是汉军公认的第一才子。殊不知,韩信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彻底掩盖了张良的光芒。

    不过,张良的心胸,完全不可以如此揣摩,这是一位心胸比天空还要宽广才子,他担心的是项羽最后的决定。

    如果项羽挥师汉中,和废丘的章邯前后夹击,汉军只有两种结果。

    要么全军覆没;

    要么丢盔弃甲。

    于是,张良开始了一生当中的第N次“毛遂自荐”,帮项羽拿主意,先放刘邦一马。

    张良把自己的智慧,体现在了一封信上。

    项羽的大脑,一遇到张良的大脑,项羽就又开始了第二次思维短路(第一次是“鸿门那顿饭”)。

    张良在信里告诉项羽,汉王刘邦这一次回来,只不过是失去了理智,他只不过想拿回关中而已,把关中给他,他就安分了。我以人格担保,他不可能还敢有什么非分之想。

    这封信,让项羽想到了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躬屈膝,毫无半点男子汉的气质,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有多大的作为?

    于是,项羽在张良的引导下,开始了错误地衡量,下定决心,先灭了田荣,他已经灭了自己分封的五路诸侯了。

    田荣才是最可恶的那个人,不灭了田荣,天下不会安宁。我怕没有时间,好好陪我的女朋友(秦汉第一大美女虞姬)吧!

    项羽真的搞错了,他忘记了刘邦和自己一样,也是造反的祖师级人物,而且这是一位已经下了决心,以当皇帝为人生目标的同志。

    田荣却恰恰相反,这家伙纯属吃了饭撑着,不知道轻重,他没有当皇帝的想法,也没有当皇帝的能力和资格,他只是想过年,想放放鞭炮,找点刺激。

    项羽的第四个错误决策,又一次被启动。

    第一次:“鸿门宴”让刘邦尿遁;

    第二次:大分封把司马欣、董翳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人封王,还安插在三秦大地,充当钳制刘邦的角色;高估了三齐王,小看了田荣和田横;低估了陈馀的能耐,忘记了张耳和赵歇菜的能耐值;

    第三次:放走韩信这条大鱼。

    田荣这个在拉帮结派上,天赋异灵的带头大哥,在军事上却只是个半瓶醋,他和项羽的较量,基本上属于兔子和狗的比武,跑得快就多活几天,跑得慢,只有死路一条!

    田荣最终应了“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那句古话。

    田荣没有机会,死在项羽的刀下。而是被齐地的老百姓抓起来,活活打死的。

    为了一己私利,就想造反的人,注定是得不到民心的。田荣的造反,引来了楚军,也给受够了水深火热的齐地人民,又一次带来了灾难。

    田荣的死——罪有应得。

    齐地人民以为田荣死了,项羽该收手了。

    毫无政治情商和经验的项羽,不这么认为,他想,要想不让人闹事,屠城是最直接的办法。

    于是,项羽的第五个错误又来了——齐地大屠杀。

    项羽的幼稚,终于激起了民愤,齐地人民在田横的带领下,与他开始了全民皆兵的拉锯战。

    项羽严重地低估了群众的力量,折损了十万大军,也没有拿下齐地。

    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吗?

    错!

    最大的赢家是刘邦和他的汉军军团,刘邦很好地利用了楚怀王熊心的死,在项羽齐地大屠杀上添油加醋,写了一张“讨项血书”。

    “项羽,大逆不道,以下犯上,先是杀了楚怀王,现在又在齐地惨无人道地,进行大屠杀!项羽,人人得而诛之!走吧!我们一起去打他!让他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