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枭雄的江湖 » 111 诛韩信 上

111 诛韩信 上

    陈郗一到赵地,就忘记韩信的提醒。

    这位以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平原君赵胜)为偶像的军区司令,养士的规模超乎你想象。

    在他那里,养士似乎就是养鸡,一年下来,陈郗门客,就达到了1000多人。

    当然,在20万大军的部队里,拿出些军饷,养1000人,自然是小菜一碟。

    钱多就是任性,陈郗的门客还在与日俱增。陈郗只顾着在前呼后拥里陶醉,忘记了自己的门客良莠不齐,鸡鸣狗盗之辈,并非个别。

    陈郗以为赵代两地,就是自己的天下。

    其实他搞错了,这里还有一位高人,那就是周昌。

    如果说陈郗是刘邦的心腹,那么周昌跟刘邦的关系,就比心腹还要铁了,要不然刘邦也不会把小老婆都放给周昌保护。

    陈郗实在太爱显摆了,他的招摇过市,早就得罪了爱憎分明,两袖清风的周昌。

    不久,公元前198年。

    周昌利用带着戚夫人母子,回长安给刘邦的老爹——刘瑞祝寿的机会,将陈郗在赵地的所作所为和政绩,跟刘邦一一做了汇报(这是一个要命的小报告,特别是前呼后拥,人五人六)。

    周昌的小报告,让刘邦想到了韩信这位老朋友。

    “这家伙已经一年不上朝了,看来对我意见还挺大的!”

    经过特意安排,刘邦终于在老头子的大寿之日,在未央宫,见到了韩信(刘邦亲自召唤,他怎敢不来)。

    刘邦同志看了看久违的韩信,就抬起了酒杯,他的第一句话,不是祝杜老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而是一句笑谈。

    “家父大人常常认为我是无赖,不能治理产业,不像兄长一样勤快实干。我如今成就的业绩难道不比兄长多吗?”

    老太公,笑而不答。不!是太上皇!

    高祖举起酒杯,一边走向韩信,一边说大男人的财富不是靠勤勉来获得,只要能掌控大局,不愁没钱花。拥有财富,不一定要靠朝九晚五地辛苦劳作,踏踏实实地治理产业,永远不是寡人这类人的心愿。

    刘邦在韩信身边停下,不禁问道:“都说,淮阴侯带兵了得,我倒想问问寡人适合带多少兵马?”

    韩信想都没想,就丢给刘邦一个数字。

    “10万!”

    “那你呢?”

    “多多益善!”

    “那你为什么还在我的领导之下呢?”

    “那说明陛下不善于领兵,但是善于领导将领!”

    韩信的话不仅在恭维,也有不把你刘邦,放在眼里的意思。

    韩信的话戳痛了刘邦,也让刘邦下定决心,给韩信的政治生命,判了死刑,今生绝不让你再染指兵权。

    韩信看出了刘邦脸色的不对劲,借着酒劲,连忙问道,陛下赐我韩信的五不杀(天不杀,地不杀,君不杀,刀不杀,绳不杀),不知还在不在有效期?

    刘邦笑嘻嘻地回答道,“你就好好养老吧!君无戏言!”

    这话让人听了既欣慰,又恐怖,因为此刻的韩信才32岁!

    周昌回到赵国后,陈郗依然威风凛凛,我行我素,全然不把周昌放在眼里。

    眼睛容不下沙子的周昌也不好惹,你有你的20万雄兵,我有我的法宝(举报)。

    接下来的日子,赵地通往长安的驿站,似乎只有一件事,专门送周昌喋喋不休,检举陈郗的小报告。

    为了让自己睡得安稳,也为了周昌不再折腾。一个调查陈郗的调查组,很快就到了赵地。

    陈郗接着来的表现,实在令刘邦失望,他居然不接待调查组(实际上是心虚,不敢见)。

    陈郗那么多门客,给他搞点事,并不难。这样一来,调查组给他添加一点佐料也不难。

    接下来,该到刘邦亲自传唤陈郗了。

    这样一来,陈郗更心虚了,劳苦功高的韩信,说免职就免职,说软禁就软禁,周昌打了我那么多小报告,我的军衔和人头还保得住吗?

    陈郗以忙为借口,拒不进长安城。

    老子就是不来,你来咬我吧!

    陈郗被调查的事,一下子搞得天下皆知,陈郗也被忙得焦头烂额。

    一边是冒顿派韩王信,来拉拢。

    跟我们合作吧!跟刘邦不会有好果子!韩信就是榜样!你不会想去找曹无伤吧?

    一边是想起了韩信的话,派人给韩信报告。

    韩将军,刘老板真的要动我了,我还怎么办?我们的里应外合,还继续吗?

    继续,怎么不继续?(韩信的回复很果断,这家伙估计早已经尝够软禁的味道,天天后悔当初不听蒯通的话,让三国演义提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