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枭雄的江湖 » 117 高祖还乡 下

117 高祖还乡 下

    公元前196年,10月。

    沛县人民迎来了,他们历史上最骄傲的一年。

    大街小巷,人们奔走相告。

    汉高祖刘季回来了!

    汉高祖刘季回来了!

    这是沛县有史以来,前无古人,后还不有见过无来者的特大喜讯。

    今天,高兴的不只有沛县人民,还有刘季和他的几十万大军。

    早年不务正业的高祖同志,在今天,受到了沛县人民的前所未有的热烈欢迎。因此,卢绾叛变的消息,没有淹没刘邦回家的激动。

    十年,弹指一挥间。

    当年的亭长,今天的高祖。人们的话题,可以想象,刘邦的心情也可以想象,这不仅仅是衣锦还乡。

    这是莫大的荣耀。

    为了让乡亲们尽兴,也为了让自己尽兴,刘邦回乡的第一件事,就是陪乡亲们开怀畅饮。

    人们没有遗忘街头巷尾的那些酒馆,妓院,客栈和饭店。

    这一刻,就连当年的逛窑子和四十岁还不结婚,也成了窃窃私语的美谈。

    只是,人们发现,当年风流倜傥,口无遮拦的刘季,已经变了!

    他不仅老了!也多愁善感了!

    是的!

    刘邦老了!

    一切的一切,让他想到了生命的不永,想到了韩信、彭越、英布、韩王信、陈郗和卢绾。他甚至担心起了萧何和吕后。

    这些天,一批又一批的人,去了长安,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打探丞相萧何都在忙些什么!

    刘邦想的,实在是太多了!

    以至于!

    他在开怀畅饮的时候,居然数泪涕行!

    不过,老刘还是那么爱玩!

    为了遗忘担忧和猜忌带来的不快,和对萧何的不放心。他专门挑选了150和青壮年,每天借着酒兴,给他们排练舞蹈。

    十几天的畅饮,一不小心就过去了!

    舞蹈成型了。

    刘邦合着自己作词作曲的千古名句《大风歌》,走进了自己导演的舞蹈。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有人听得出,这不是一首抒发豪情壮志的“楚音短声”,更是一首充满担忧和不满的沉重名句。

    卢绾都叛变了,我到哪里去找猛士来镇守四方呀?谁又能辅佐我的儿子,让江山永固呢?我的子孙,不会重蹈赢姓覆辙吧!

    当然,大多数人只知道刘季这些天很高兴,沛县人民也很高兴,他们想不到这位只有小学学历的沛县籍高祖,不仅能歌善舞,居然还能作词作曲,和当导演,更想不到和大家一起载歌载舞的刘季,也有隐忧。

    一切,得益于早年,在沛县(窑子)青楼的歌舞熏陶。

    《大风歌》歌舞跳累了,刘季和他的大军也要走了,他的理由是,“我带了那么多人,再住下去,你们的负担太大了!”

    让刘季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天,沛县人民倾城出动,抬着最醇的酒、和最腊的肉和平日里舍不得吃的大白米饭,一直将他送到城外。

    总之,就是不愿意让他走。

    面对乡亲们难却的盛情,刘季改变了主意,在城外安营扎寨,再帐饮三日。

    这不是简简单单地与民同乐,这是刘季起兵造反后,十多年来的第一次回乡。

    隐隐作痛的箭伤和逐渐下降的精力与酒量,让刘季清醒地认识到,我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

    为了回馈丰沛人民的热情,和故乡的养育之恩,刘邦做了一个令丰沛人民无不拍手叫绝的决定。

    只要汉朝不垮,丰沛两地,永不纳税。

    事实证明,只要够强大,啥事都是一句话!

    为了让丰沛免税和刘氏的江山,不再祸端连连,刘邦又下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

    又用一句话,撤掉了自己的女婿张敖的赵王爵位,降为列侯。

    至此,仅仅一年的时间。

    韩信(齐王)、彭越(梁王)、英布(淮南王)、赵王(张耳)、臧荼(燕王)、代王(韩王信)、长沙王(吴芮)等七大异性诸侯王,除了还在叛乱后燕王——卢绾和势力最不起眼的长沙王吴臣(吴芮的儿子),五大异姓王已被剿灭。

    刘邦看了看身旁的长沙哀王吴回(吴芮的二儿子),对他哥吴臣那点构不成威胁的实力,作了一番评估,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才决定留下吴臣这位唯一的异姓王。

    这不是怜悯,这是政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