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后别回头,我真是太监 » 第47章 东林日报?意林?

第47章 东林日报?意林?

    “卖报啦!东厂日报第二期!”

    “震惊!内阁前首辅黄立极的隐藏爱好竟然是……”

    “壁灵县惊现吃人怪物,结果是……”

    一大早京城各处,卖报小郎君们便开始叫卖起来。

    老百姓已经接受了东厂日报的存在,也都愿意花两文钱来看个热闹。

    可很快,又有一伙小乞丐叫卖起来,吸引了老百姓的注意。

    “建奴老妇不为饥饿偷馒头,宁可饿死也要……”

    “盘子一定要洗七遍的人生道理!”

    “如何做一个君子!”

    “读东林日报,让你领略君子之风!”

    “东林日报!一文钱一份!”

    名叫东林日报的报纸,比东厂日报还要便宜一文钱,让好事的百姓纷纷掏钱购买。

    可很快,就皱起了眉头,叠起来打算如厕的时候用来当手纸了。

    不为别的,只因上面都是写之乎者也,老百姓根本就看不懂。

    虽然标题学习东厂日报那样吸引人眼球,可内容跟标题根本就相差太多。

    东厂日报本来就是标题党,东林日报更是不堪。

    而且里面的文章大都是陈词滥调,就算是落魄的秀才,也嗤之以鼻,对东林日报没有兴趣。

    唯有东林学子们看着东林日报,读的津津有味,直呼过瘾。

    而东林日报的发售,让各方势力都后知后觉的发现了一个机会。

    一个掌控老百姓舆论的机会,他们是不会放过的。

    并且有东林党做了表率,他们也开始谋划建立报社,打算为自己的利益而弄报纸。

    但东厂大堂内,苏尘看着手里的东林日报,嘴角泛起了一丝笑意:“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啊!”

    “督主的意思是?”宋清林疑惑道。

    “啪!”

    苏尘把东林日报往桌子上一拍,冷声道:“没有经过许可,就敢私印报纸,好大的胆子。

    传本督之令,查封报社,报社一应人等抓进大牢严刑拷打。

    不把幕后之人找出来,决不罢休!”

    “谨遵督主之令!”宋轻舟应道。

    很快,东厂缇骑出动,浩浩荡荡朝着东林报社而去。

    本来就关注着东厂的各方势力,纷纷派出了人手,跟在后面打算瞧瞧发生了什么事。

    “砰!”

    东林日报的院门被踹开,闯进一群凶神恶煞的东厂番子。

    “这里是东林报社,你们好大的胆子!

    知道东林报社背后是谁吗?”东林报社的主管傲然叫道。

    “啪!”

    宋轻舟一记耳光甩在了主管的脸上,喝道:“全部给本座带走!一个不留!

    报社内的一应物件,拉到东厂报社!”

    “我不服!凭什么抓我们?我们可是东林党的人!”主管哪怕挨揍了,也不怕东厂,他身后的人给了他足够的底气。

    “没有陛下的命令,私自建立报社,现在奉督主之令前来查封,让你身后的人去告吧!”宋轻舟喝道。

    这一下,暗处隐藏的各方探子,便明白了一切,把消息都带了回去。

    刚刚还在谋划搞报纸的势力,全都像是霜打了一样蔫巴了。

    而东林君子们更是气得三尸神暴跳,打算弹劾苏尘。

    但一个人的出现,让他们没了脾气。

    金莲小筑深处的雅室内,一众东林君子簇拥着一个儒雅中年,走了进来。

    落座之后,沈维炳拱了拱手:“此次有牧斋先生主持大局,我也就能松口气了。”

    所谓的牧斋先生,便是东林魁首钱谦益。

    当年被阉党排挤,钱谦益怂了。

    所以为了暂避九千岁魏忠贤的锋芒,被弹劾的时候,顺势回乡避难。

    现在阉党倒台,九千岁魏忠贤已死,钱谦益瞬间感觉自己又可以了。

    便屁颠屁颠来到了京城,邀请一众东林君子前来金莲小筑商议大事,顺便拿回自己东林魁首的权力。

    看到众人的神情,钱谦益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地位并未因为离开而受到影响。

    “这段时间你也辛苦了,没有你们坚守我东林阵地的话,还不知道阉党会把我大明嚯嚯成什么模样。

    此次我前来,就是为了拨乱反正,让东林崛起,众正盈朝的。”钱谦益笑道。

    “一切皆听从牧斋先生的安排!”

    “牧斋先生不知有何高见,能够对付东厂,夺回东林日报的发行权力。”

    面对这个问题,钱谦益却摇了摇头:“我等东林君子岂能学习东厂,为了蝇头小利,发行什么狗屁报纸。

    那东西也就偏偏平头老百姓还行,读书人又有几个相信报纸上的东西?

    况且东厂查封东林报社,背后必然也有陛下意思。

    虽然老夫对陛下不甚了解,但通过诸位给老夫的书信,也多少有些判断。

    与其跟陛下针锋相对,把陛下推到咱们的对立面,还不如换个思路来做这件事。

    比如……”

    “比如什么?还请牧斋先生赐教。”一个年轻的东林君子问道。

    “比如放弃东林日报,咱们可以发行期刊,一个月发行一次,装订成册低价售卖。

    里面不但有咱们的立场,还可以发表咱们的锦绣文章,岂不妙哉?”钱谦益笑道。

    “妙啊!妙啊!”

    “既不需要每天安排人去售卖,也不需要加班加点的撰写文章和印刷。

    只需要好好研磨内容,然后一月印刷一次,可行!”

    “咱们可以在各自的商铺上架,或者在读书人出入的场所安排人售卖即可。

    但不知这月刊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君子之言,如沐春风,不如就叫春风吧!”沈维炳笑道。

    旁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摇头道:“非也非也!

    咱们都是儒家弟子,当然要突出儒家之意境。

    不如起名儒意,谐音如意,如意如意顺我心意,也有个好兆头。”

    “什么破名字,不雅!不雅!”

    “不如由咱们东林君子之首,牧斋先生起一个如何?”

    “还请牧斋先生起名!”

    “既然大家执意让老夫起名,那老夫觉得不如取儒意里面的意字。

    还有我东林的林字,二者相结合。

    这月刊就叫意林如何?”钱谦益手捋胡须,笑眯眯道。

    沈维炳:“意林???”

    东林众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