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二十五章·冬日种植可能吗?

第二十五章·冬日种植可能吗?

    效仿前人,正是姬龄此刻做的事。

    他曾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篇小说,说是主人利用地热,竟在秋冬时节种出粮食。

    后来姬龄出于好奇,去收了一下,发现这种方法既然是可以的,它的原理与温室大棚是相同的。

    所以姬龄本以为自己引热泉水,可以按照小说情节那样,种植出粮食,后来他才想起来,植物并无法承受热水浇灌。

    又改绕田地周围,光是这一个过程,便足足花费了四天左右,主要是工具太落后了。

    在姬龄之前,还从未有人在冬天种植过,一是,这不符合人们记忆中的常理,二是,此时的人们知识极其匮乏,有关农业的知识全靠祖祖辈辈积累传下来的经验,三是,村民们已经背负很重的税赋了,谁还敢拿自己明年粮种去冒险呢~

    万一要是种不来,那明年不是要荒废了一整年,或者以后都活不下去了。

    挖通水渠,姬龄还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水车,只不过这个水车虽然没有用木头制作,姬龄用竹子做得,照样能日夜不歇的灌溉,这已然让许多村民对姬龄顶礼膜拜了。

    在冬日种植,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山十分不解,姬龄对此也只能山道,他有一秘技能在冬日里种出粮食。

    在山的疑惑下,他还是将种子种下。

    自姬龄种了粮食以后,他还发动村民为他开垦了十余亩荒地。

    种下粮食以后,山时时要到地里去看看,仿佛他明天的任务就是看着这些地里长出东西。

    村民有了粮食,他们不在担心这个秋冬无法活下去。

    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好在终于能活下去,他们不知道是这些粮食,是姬龄一夜夜熬煮盐换来的,山对此还很有意见,他认为主上费力弄来盐,不应该如此浪费给了这些村民。

    虽然他们为姬龄开垦许多荒地,但山却认为这远远与他们所获得的粮食不相符。

    山有这一想这也是情有可原的,眼下人力是最不值钱的,就好比姬龄在封丘集市上看到的奴隶,却没有一只羊、一头牛值钱的多。

    可以说,姬龄想要一头牛,但是哪怕他制盐,贩盐也需要整整三年才能买得一头健硕的牛。

    牛是一个重要的劳动力,一头牛可抵五至七个使用木制石制耕具的劳力。

    没有牛,人们只能在地里,代替牛耕作,可这样却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所以这个时代,在铁犁牛耕为普及之时,人还要完成许多生产。

    如果用普通国民,甚至是村民去完成大量的劳动,那么一定会出事的。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奴隶的产生的原因,虽说姬龄没有见面游村的村民使用铁犁,但从村民口中,姬龄也知道了,所谓的铁犁牛耕只有士,也就是姬龄认为的中产阶级才能拥有。

    生产力决定生产效率,目前在没有更先进的生产工具之时,姬龄也只能慢慢等待着物资积累。

    等有了初步的物资之后,姬龄就将这积累的财富,换成更先进的生产工具。

    有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姬龄一定会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快速完成积累财富过程。

    姬龄是一个文科生,他并不懂得如何发明创造,但拥有几千年和无数前人哲学家智慧的他,深知生产力对于整个带来的变革是巨大的。

    新的生产工具,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则会带来新的生产关系,所有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变化的生产关系都又进一步引发新制度变革。

    目前铁犁牛耕虽然出现了,但它却只在一定范围内普及,所停留的阶层还只是中产、有产阶级之中,所以旧的制度还仍能使用,只不过井田制这种奴隶主生产模式却已经出现了崩溃。

    生产工具需要时间去普及、改进,姬龄也需要时间去等待作物的成熟。

    闲来没事,姬龄第一次翻开了子贡给的笔记,打开一看,姬龄傻眼了。

    他完全认不得啊!

    子贡的笔记是由鲁国小篆写,姬龄后世虽然认得,也写过一些小篆,但要知道姬龄所学的小篆,都是秦始皇统一华夏后,规定并推行的秦国篆书啊!

    此刻姬龄看着这古怪的篆书,姬龄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秦始皇会以强制命令的形式,下达“书同文,车同轨”的诏命。

    哪怕六国贵族强烈反对,也架不住始皇帝的无上威严和至高无上性。

    姬龄认不得子贡的笔记,只能长叹一口气,并拿出一本空白的竹简摊开,在用羊毛捆成笔,蘸墨写道:“《卫国参考》”。

    由于姬龄并不打算让人看懂,所有他写的字是简体字,姬龄相信如此一来,哪怕博学的孔子,也绝对无法认出其中的内容。

    说到孔子博学,姬龄倒是曾听说,孔子好学,不仅先后学习了许多国家的文字,就连年代久远已无人认得甲骨文都学了七八成。

    在如此情况之下,姬龄不敢在外人面前透露许多‘未来’之事,一来,透露得东西越多,它会少姬龄现在所拥有的优势变得越来越少,二来,如果被他人听了,他相信了,万一改变了历史,那么未来将会整样发展,姬龄也曾可知了。

    更何况,这其中还牵扯了“时空悖论”,饶是在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这其中的问题也是不可预测的。

    上一次姬龄之所以冒险告诉子贡鲁国之事,这完全是因为姬龄想借此来拉拢子贡,抱住子贡的大腿。

    虽然有些透露‘天机’,但姬龄并没有直接告诉子贡,孔丘将要堕三都,引发三桓反弹,最后被迫周游列国。

    通过简单透露一点消息,姬龄相信鲁国的局势,但凡一个聪明人都能看出三桓的强势及鲁国潜藏的危机。

    虽然姬龄最后没有抱上子贡的大腿,但却很想知道,这到底会历史产生什么影响。

    后续的事情,姬龄无从得知了,但他现在想趁机自己记忆尚好的时候将一些事情记录下来,既是为了将来去朝歌入仕做些准备,更是为了打发等待作物成熟,且又无聊的时间。

    毕竟,姬龄不可能像那些无所事事,一天天只知道晒太阳的村民们。

    安于现状,是华夏人最大的毛病,当没有危机,且粮食充足时,大多的华夏人都会选择能躺着,绝不坐着,能睡着,绝不躺着,可惜游村并没有太多男人和适婚的女人,要不然的话,姬龄相信他们一定会选择繁育后代。

    毕竟在这个时代娱乐活动和精神需求,是如此的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