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五十六章·从今天起耕田,耕田(中)

第五十六章·从今天起耕田,耕田(中)

    鲁定公十一年,夏,卫国,游村。

    饶是村民一再劝说,姬龄依旧过了三息才起身,抬头看着眼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村民,姬龄微一抬头,所有村民都停止了所有动作,直盯盯的看着姬龄。

    “我们村很穷!很穷!”

    “我们村多灾多难,年年都有灾荒,但还比兵灾,我们最大的灾难便是弱小,所以我们不能自保,郑国、贵族肆意欺凌我们,抢劫我们,这都是因为我们弱小。”

    “可我们真的弱小吗!”

    “不!我们不弱小!”

    “苍天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乡亲们!乡亲们,我们要想过得幸福太平的日子,首先我们就变得强大!今天姬龄在此,便要下定决心,带领你们,带领天下所有人过上没有战乱,大家都有衣服穿,有饭吃的好日子!”

    姬龄一声比一声悲愤。

    每说一句,游村的村民的头颅就低一分。

    这是游村的痛,更是天下人的痛!

    很多人都满脸痛苦,泪水纵横,但是没有一个人哭出声来。

    姬龄停顿了一下,看向村民渐渐抬起的头颅,高声道:“今天我姬龄站在这里,向各位承诺,从今往后,村子不会再挨饿受冻。村里的每一个在外流亡的人都能回来,在我有生之年要让天下重新恢复太平。”

    不再挨饿受冻,都能衣服穿,成天下太平?

    这可能么?要知道天下大乱几百年了。

    看着村民不敢置信的样子,姬龄心中一痛,他知道这些事情是他们从来不敢奢想过的东西。

    他也不指望村民现在立刻相信他,因为这一切还要靠事实说话。

    姬龄看着所有人郑重地说道:“我知道这个道路很漫长,也很艰辛,但是我会和各位乡亲们一起并肩奋斗,我保证,凡是有我姬龄的一口饭吃,就不会让你们饿着,不但要渡过村子这个最艰难的时期,并且还要比其他人过得更好。”

    “老爷仁义老夫就是舍弃这一把老骨头,也和老爷一起拼一把!。”青鱼爷爷猛然高声道,现在村子已经危急关头,姬龄能够及时的觉醒带领大家渡过难关,那可是老天显灵了。

    “主上仁义,山也跟着少爷一起干。”山重重的说道。

    “我老婆子也跟随少爷!”李老妇也站了起来。

    “拼了,我们也跟着恩公一起干。”

    “拼了!再穷还能穷到哪呢?”

    “就是,说不定我们也能过上好日子。”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响应,姬龄看着这些人眼中已经不再迷茫痛苦,取之而起的则是希望,不由得暗暗点头。

    姬龄伸手一招,所有人顿时安静下来,直盯盯的看着他。

    “现在我要颁布任务,山!立即统计村中的存粮,先救济一些揭不开锅的村民”姬龄对着山吩咐道。

    “诺!”山应道。

    姬龄又看向青鱼爷爷道:“叔,你现在立即组织人手立即将原来荒芜的土地重新开耕一片,等开耕出来,我们另作打算,还有一些村民的房屋破损的厉害,立刻组织人手修缮,一些村民的房子都已经不能住人了,就把还能住人的空房子中,具体需要什么,你们跟我说,我去换点来,你分配过后,让他们到府里找山领取,要钱也行,要粮食也可以。”

    “少恩公仁义!修路修房子都是给我们自己干的,怎能再让恩公付钱呢?大伙说是不是呀!”梁老头对着村民喊道。

    “就是,我们给自己干活怎能让恩公凭白付出呢?”

    “恩公,现在我们家中大都还有存粮,能够支撑一些时间。”

    村民都很淳朴,纷纷说道。

    “那就先记上帐,日后村子宽裕了,就可以再补偿给大家,如果有需要的,可以立即提取。”姬龄说道。

    姬龄在走访村子以后,决定按照集体生产来进行规划发展,至少也将村子打造成一个适居的村落。

    有道是,筑得凤凰巢,引导金凤落。

    只有能将游村打造成一个人间乐土,还把不能将劳动力吸引过来吗?

    青鱼爷爷也想了想,这的确是一个办法,毕竟有些家庭的确有困难。

    “老爷英明!”青鱼爷爷心服道,原本他以为姬龄乃是心血来潮,现在看来游村村民斗志昂扬,在姬龄的带领下说不定真能够成功呢。

    想到此处,青鱼爷爷的干劲更加的大了高声喊道:“东头的到这边来,跟着老梁头去砍木材,西头的跟着我去下地去。”

    “好勒!”

    村民顿时响应起来。

    虽说他们并不一定会相信姬龄能将他们带领走向富裕之路,可是正如他们之中有人说的那样,再差还能差到那里去呢?

    至姬龄宣布要将带领他们走向富裕之路,姬龄也并未闲着,而是给子贡写去了一封信,希望子贡能卖于他一些铁料、耕牛。

    如果可以,姬龄还希望以雪盐与子贡换些粮食。

    写完这封信,姬龄抽个时间,去封丘集市上交给了端木家的商业点。

    除此之外,姬龄还将南子送得一些礼物拿来卖了,换取一架织机、生蚕。

    等换来一架织机生蚕,姬龄将这架织机和生蚕交给了李媪。

    眼下整个村子已经没有闲人了,哪怕八九岁的孩子也要参与劳动,他们要在野外负责采集可以利用植物、野果。

    姬龄将自己粮食拿出来,请青鱼爷爷去其他村子雇佣匠人,请他们来为李媪修建一个蚕房。

    眼下因为一切都是草创,所以只能将这些金贵“大爷”请到姬龄自己的房子里,虽说李媪不敢,但奈何姬龄强制要求。

    李媪自收到生蚕后,很是高兴,基本每天都要伺候,照顾好这些“大爷”,生怕它们一个住得不高兴,想不开。

    姬龄从前没有想到过蚕竟如此娇贵,它们吃不得有露水的桑叶,也吃不得有热气、虫眼的桑叶,这些还是李媪不断给姬龄唠叨,姬龄方才知道的。

    姬龄不了解如何养蚕,也不了解蚕的习性,所以姬龄将这些事情全都交给了李媪这个土专家。

    为此,姬龄还下令,除李媪以外,如何不得进入蚕房,其中包括姬龄本人。

    有了蚕,李媪觉得自己的日子有一些盼头。

    在开耕荒地的青鱼爷爷,每天带着人在地里辛苦劳作,鸡鸣而起,日落后,青鱼爷爷觉得自己还能在干一段时间,还是青鱼将爷爷唤家,青鱼爷爷这才作罢。

    梁翁将砍来的木材一一加工,或补一下门板,或编一个草顶补一下漏洞。

    山很忙,今天帮这里,明天帮这里。

    姬龄也很忙,他既然规划整个局面,又参与细节劳作,遇到村民不懂得,他虽然反复解释,但村民似未开化的石头一般,始终听不懂姬龄说的是什么,不过好在姬龄也找到一个能有效跟他们交流的办法。

    说一遍,道千遍,不如亲自示范一遍,虽说他们无法完全按照姬龄要求来做,可也将近了。

    现在的游村,每一个还能干活的人都要干活,无论男子、女子、老人、小孩,但凡能干活的,就必须劳作。

    为此姬龄下令曰:“不劳者不得食,多劳者多食。”

    虽说这样很是无情和绝情,但现在的游村情况,已经顾不上那些了。

    人不够了,姬龄就在集市上换回粮食,以粮食来雇佣其他村子的劳力。

    终于,在姬龄实施集体生产后,游村已经开耕完成了三百亩荒地。

    按照姬龄的规划,眼下已经错过农时,只能种些其他的了。

    大豆、桑树、麻,种上,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