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二百七十六章·下泉

第二百七十六章·下泉

    思乡,不止姬龄一个思乡,就连孔丘、子路等师兄也在思念鲁国故乡。

    只不过众人已经在卫国出仕,哪怕是思乡也不能返回故土。

    姬龄想念的不止他的家人、故乡,更是想念那些不顾风雨,能为他打饭的三人,还有他早已远离的手机。

    他想吃炸鸡,但是这个时代没有辣椒,也没有外买,更加没有那一面飘扬的红旗。

    华夏啊!

    我离他太远,远到我们之间有千年的时光。

    华夏啊!

    我生长在此国,好在死也此间。

    这或许是姬龄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同时这是姬龄最痛苦的事。

    姬龄轻轻拨弄瑟弦:“夫子,学生曾在学乐时听闻,古时之琴最初只有五根弦,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增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时,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

    一弦属土为宫,土星分旺四季,弦最大,用八十一丝,声沉重而尊,故曰为君。

    二弦属金为商,金星应秋之节,次于宫,弦用七十二丝,能决断,故曰为臣。

    三弦属木为角,木星应春之节,弦用六十四丝,为之触地出,故曰为民,居在君臣之下为卑,故三弦下八为此也。

    四弦属火为徵,火星应夏之节,弦用五十四丝,万物成美,故曰为之事。

    五弦属水为羽,水星应冬之节,弦用四十八丝,聚集清物之相,故曰为之物。

    六弦文声主少宫,文星柔以应刚,乃文王之所加也。

    七弦武声主少商,武星刚以应柔,乃武王之所加也。

    敢问夫子,既然上古圣王制琴,已有定制,何以文王、武王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二弦,这不是有悖圣人的教诲,擅该礼乐吗?”

    闻言,一众弟子也是一片哗然,不由纷纷议论。

    姬龄俯身行礼,孔丘等姬龄行完礼仪后方才道:“圣人治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因时因事因人而治,黄帝之时,外有蚩尤作乱,内有各族躁动不安,所以黄帝在治理国家时,重视人才,设置官吏,管理国家,对外,他积极学习他人长处,处处以和为先,不能则以王道化之,故而黄帝吞并了炎帝,打败了蚩尤;

    等到天下安定时候,黄帝遵循天地的纲纪治理天下,他既明白昼夜阴阳之道,又通晓生死存亡之理。

    按照时节变化播种百谷,栽培花草树木,他的仁德遍及天下百姓,乃至于鸟兽昆虫。

    他为人们制定了礼仪,使得人们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又制衣裳、伦理,使人不再暴露身体,开始有了荣辱,到了帝尧,他的时期又与黄帝不一样了,那时天下承平已久,那时三苗也有不甘示弱,但三苗与华夏的子民生活太久了,所以人们都不愿意打仗,而他决定用他的仁德治理国家,试图感化他的敌人,帝尧的仁慈好像是悠悠苍天一般深邃,智慧就宛如是天上的神明一般不可捉摸。

    与他相处,能感受到太阳般的温暖。望着他,就像云彩般柔和,他富而不骄,贵而能谦。

    作为君王,他能听取贤人的建议,挑选合适的人来管理各项事务。

    每年都到各地巡视农作物生长情况,把民众的事放在首位。

    可仁德如帝尧,他为天下不再发生战争,还是出兵平定的动乱,他流放了共工、驩兜、三苗,诛杀了鲧,还能让天下人都感到信服。

    他的话从不出错,他的德行从不违背常理。四海之内,车船所到之处,人们没有不喜爱他的。

    这些上古圣王虽然在治理国家时,采用的不同的方式,但他们的目地都是为了民众的安危,国家的昌盛,他们在施政的时候,都没有违背仁德和天时、民心,这正是现在的君王所缺的。”

    “文王制文弦,武王制武弦,他们二人增设琴弦,并非是为了改制,而是为了使音乐能和睦,百姓能明白教化的意义,所以并非是改制,而是继承了上古圣王的意志和教诲。”

    姬龄思考了良久,感觉夫子口中所说的这几个人,无论是德行还是功绩,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于是,他问道:“五帝的德行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吗?难道这不会违背礼仪吗?还有您可以指点我,应该如何向他们学习吗?”

    孔子凝视着姬龄的眼睛,良久才捋着胡须笑道。

    “学习圣贤的智慧和高尚的品行,这是圣贤教诲,也是符合礼仪的,只要你的志向在于学习仁德矣,没有恶行。君子能够秉持着一颗仁心,那么无论做什么事,就都不会作恶了。”

    秉持一颗仁心?

    姬龄思索着,他感觉孔夫子好像说得过于模糊,又有点像是诡辩派,但不知为何姬龄听了,觉得自己受到了启发。

    之后,又有许多弟子开口请教孔子问题,但姬龄在困扰着这些问题,他有些迷茫了,孔丘的主张似乎与自己熟悉的儒家、儒教差异太大了。

    授课的时间转瞬即逝,姬龄还没想明白孔子的思想究竟是在那个时期被人修改的,就已经到了下课的时间。

    子贡用胳膊肘捅了捅姬龄,这才将他从沉思中拉回现实。

    姬龄拍了拍手掌,当即示意侍从上些饭菜,宴席正式开始。

    众人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子路好久没有与师兄弟们一起痛快畅饮了,当即拍案而起,为一众师兄弟舞剑助兴。

    因为是私下宴会,又非正式宴饮,所以众人对于礼数到也没怎么讲究。

    子路舞剑过后,当即有师兄弟,又提议投壶佐酒。

    宴席上,孔丘笑意不断,他时不时参与弟子们讨论中,又转过头让身体不好颜回少饮些酒水。

    兴致高昂时,孔丘竟亲自为弟子们抚琴奏乐,放声高歌: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孔丘唱得这首诗是出自《诗经曹风·下泉》,其意为:

    清凉的下泉,浸润那稂苗,我心中由感而叹,想念那周朝王都。

    清凉的下泉,浸润那艾蒿,我心中由感而叹,想念那周都王朝。

    清凉的下泉,浸润那蓍草,我心中由感而叹,想念那周都京师。

    繁盛的黍苗,阴雨滋润它,四方之国遵王道,郇伯出使慰劳之。

    孔丘歌声充满魅力,饱含了情感,哪怕是姬龄这个听多现代音乐的现代人,都不免被深深打动。

    歌声悠扬如霁月清风,洗涤着这千古的灵魂,连燥热的夏季,都凉快舒畅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