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三百一十八章·蚕食

第三百一十八章·蚕食

    程方明不能答话。

    范氏宗祠之中,巫祝指责姬龄道:“上卿好无礼,且不论上卿带兵进入他族祖地,如今更冒犯范氏先祖,如今果上卿今日不能给我范氏一个交代……”

    姬龄没有搭理这神棍,而是按紧腰间的宝剑,高喝道:“范氏家主何在?”

    “范某在此!”

    “我记得,我曾上书过先君废除人殉,如今汝等竟敢以活人为殉,公然犯法,违背先君诏令,来人,将范氏犯禁者全部抓起来!”

    “诺!”

    姬龄带来轻骑也不啰嗦,直接上手开始抓捕,范氏不会束手就擒,但当他们纷纷朝腰间拔去,可腰间的剑却早已卸在了宗祠外。

    范氏赤手空拳,很快便被一网打尽,随后姬龄亲自将程方明松绑,在为他接好下巴后。

    程方明跪倒在姬龄身下,仰身大哭:“主上!主上!程方明无能啊,辜负主上的信任,还要让主上亲自来救。”

    姬龄看崩溃的程方明,他并未答话,而是默默听着他的倾诉,屋外骤然响起急促的呼喊:“你不能羞辱一个忠臣,你不能羞辱他……子识……子识啊!”

    门外传来了句进疆的声音,姬龄朝家臣山示意了一下,家臣山立刻去拦截句进疆。

    此时到不好让句进疆进来,毕竟一个大男人险些丧命,正是脆弱崩溃的时候,就不好让程方明在他人面前丢脸了。

    程方明忠诚,姬龄不会怀疑,身为他的主公,他也要为了他考虑。

    姬龄拍了拍程方明的肩膀,安慰道:“好了,方明,子进还在外面着急呢,且整理着装,我们去见见他,也好让他心安。”

    程方明听了,果然止住了苦声,并整理着装,姬龄带着程方明去会见句进疆,待见到句进疆时,他连忙先行了一个礼,而后对程方明问道:“子识没事了吗?”

    “子疆放心,方明乃我玄麟府忠臣干才,他不惜以命报我,我自然当以国士之礼待之,如今范氏已经被缉拿了,卫辉县的县令我随后会下令罢免,卫辉县令就由子疆接任吧。”

    ……

    姬龄安排好卫辉县事宜后,又与句进疆商讨了一下,县里的工作,在县衙待了片刻,审视完句进疆的工作,稍微夸张、鼓励几句后。

    姬龄将程方明带回了朝歌,随后昭告玄麟府和治下所以家臣,程方明忠诚能干,不惜以身家性命报答他,为表彰其忠诚,特赐丝帛十匹,十金,升任长垣令。

    对于姬龄亲自去救忠心的家臣程方明,玄麟府官员们无不称赞,就连孔丘都评价说:“以诚待士,则士可为之效死。”

    范氏的罪名定下来,范氏一族公然违禁以活人祭祀,围攻县衙,擅杀官吏三条罪,被定为死罪,且次年秋日执行,其余范氏族人也参与犯罪,不过念其非首恶,予其悔过之机,判处劳役从犯皆判完城旦舂,四年。

    完城旦舂,四年,是东汉时期由肉刑向徒刑转变的一种律法,在姬龄看来十分具有进步性。

    具体是指男犯筑城,女犯舂米,服刑四年;当然实际从事的劳役可能不限于筑城舂米这两种。

    尤其在这种征伐频频的时代,范氏是死是活,全看其天命了。

    胡沸言道:“范氏今年本要是在朝歌筑城,再判此刑恐难起惩戒之用,不足以警国人。”

    姬龄点了点头,说道:“徙彼辈往启封县,服劳役,建设新城。”

    服劳役加流放新归附的县,已经足以惩戒这些旧氏族了。再过之,只是徒增其他氏族的敌视。

    姬龄本心并不是惩罚这些氏族。而是希望能够惩前毖后,警告其他企图抗法的氏族,放弃对抗自己的想法,据墨麒麟禀报,此次范氏之所以作乱,其中就不乏其他氏族煽动对抗的结果。

    虽然范仲的确有不法行为,但姬龄要审判处置也只会处置范仲一人,而绝非向他们说的:“借口除掉范氏”。

    范氏?

    不好意思,哪怕范氏此前在卫辉拥有一千人的族兵,可在姬龄看来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只要调动七百精兵,不出一日,便可灭掉整个范氏。

    启封县,即开封城,因汉朝时避汉景帝刘启讳,改名开封,依旧从原“启拓封疆”之意。

    郑庄公时,郑邴建城,以“启拓封疆”之意名“启封”。后,城归魏国,北部为魏国都城大梁城。魏王假三年(前225年),秦国将军王贲攻破大梁,魏国灭亡。秦国在此地置启封县。西汉时,启封县改名开封县。

    启封地处平原,土地肥沃,河流广布,水云发达,是不可多得的交通枢纽,自郑庄公,赐名启封以来,这里便是兵家所争之地。

    如今的玄麟府,凭借长垣、延津、邯郸、启封、城璞五城,已经将整个卫国战略要地死死站住,凭借着长垣供及粮草、武器,延津作为前站,邯郸输送人口、钱货,整个卫国已完全沦为姬龄的掌中之物了。

    如今更有启封补充粮草,那么玄麟府蚕食中原的计划,将更快得到实施。

    卫出公四年,夏五月,春耕刚刚过后,姬龄又发兵三万,南下攻宋,夺得陶丘。

    因为卫国只是攻打了一座城池便,退兵,所以曹国也就没有调集大军夺回陶丘,反而是继续陈兵警惕吴楚两国。

    姬龄没有在发动大规模战争,而是在不断蚕食周边的诸侯,壮大自己。

    不过相比于姬龄的试探和小动作,吴王阖闾决定攻打越国,楚国西迁,倾食北地保存楚国,还让人担忧不已。

    毕竟吴国、楚国都是大国,且两国都在南方灭掉了许多小国,他们生怕自己成为吴楚的一部分。

    毕竟吴楚国灭国是真的灭国,而不是要你臣服,成为诸侯的盟主。

    卫国在悄然壮大,吴国正在忙着收拾他越国,晋国在内乱,齐侯快要死了,田氏已经在窃取齐国社稷了。

    这一下姬龄不得不更加忙碌,在发展自己,卫国的的生产力还可以进一步提升。

    虽然吴匠接手的标准化,已经在着手制定了,可每一件兵器的都需要一一制定相应的标准,譬如羽箭,箭头要什么制样的,长度多少?锋利能穿几张皮革?尾羽要什么羽,羽长多少?箭杆又要什么材质?长多少?

    都需要吴匠参照玄麟府自制的武器,制定标准,作出规定。

    在吴匠日夜奋斗下,《军器律》草案便摆在了姬龄的书案前。

    姬龄在阅览后,又在其中补充了“物勒工名制”、“流水生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