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朝会

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朝会

    儒家有着自己优势,同时它也是腐朽的奴隶主制度的维护者。

    姬龄本以为自己能改变儒家思想,可现在儒家分成两派,一派是子贡、冉求、子夏等人为代表的‘法儒’派,一派是司马耕为首的‘君子儒’派。

    法儒派以律法护国,推行仁政的同时,也讲究打击不法,尤其是罪恶、且不尊礼法之人,这有点像西汉时期的‘外儒内法’;至少在子贡等人心中‘法治’不再与刑罚挂钩。

    但在君子儒派看来,治国还是以礼乐为先,倡导国人、士卿应该遵守礼乐,礼乐可以疏导人心,教化国人,使得国人遵守秩序。

    对两派的分歧,孔丘和姬龄都是知晓的,不过这种纷争在孔丘看来,只是弟子们探讨学问途中产生的分歧罢了。

    正如孔丘与老子的之间,两人在政间上虽然有不同看法,但这并不影响他与老子的关系。

    在姬龄看来,儒家分裂已成大局,正如历史上一样,孔门会在孔子死后,分裂成诸多学派。

    《韩非子·显学》中言:“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大概的意思是说,自孔子死后,儒家自然分裂成了如此八个派别。

    不过子张、子思、颜回尚在,他们几人虽然也继承了孔子‘仁’的核心思想,但对于礼乐的作用几人只是强调应治国的过程中,以礼乐疏导国人、士卿。

    春秋也算快要结束了,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周国终于成了列国之中最先完成变法的国家。

    纵观历史上的各国变法,其内容大致是:废除井田,承认私田,重用士人,革新吏治,整顿军队,功罚有度,加强集权,确立法度。

    姬龄执掌国政以来,第一件事情便是打压士卿,收拢兵权,加强中央集权,第二件则是重用士人,废除无能的世卿世禄,建立郡县取代私邑;第三件才是颁布律法,推行仁政,收拢民心,巩固政权。

    如今国权在手,哪怕姬龄不是天子,也是实权天子,是时候改动腐朽的周礼了!

    次日大朝会,太子猛拖着病体,盛装出席此次大朝会,就在众人上朝的同时,人们发现就连避世问学,被册封为国老的老子坐天子之下,国贤孔子居于次座,其次为新任太宰姬冠。

    本来孔子是拒绝坐在太宰冠的旁边的,但奈何此次朝议的内容又事关重大,作为周礼的专家,他将与老子一起针对‘周礼是否要进行改革’进行辩论。

    端木赐已经匆匆赶回,齐国那边的局面在晋国、鲁国的干预下,已经形成‘两国’对立的局面,一时之间田氏不会进攻吕荼,而吕荼处于劣势自然不会主动进攻。

    卫国父子大战,卫侯辄难以入卫,只能在国门徘徊。

    各国陷入了短暂的和平,也给宗周带来了机会,这也是为何姬龄会甘冒风险的召集大臣们举行朝议,探讨是否更改周礼的原因之一。

    强壮的宫人舞动净鞭,抽打石阶,发出骇人的‘啪’声。

    随后是百官入内,姬龄代天子行政,自然是走在百官之前,周公称病不朝,尹公居于姬龄之后,其后是姬龄一系的官员,最后才是士大夫等人。

    “我王万年!”

    “臣龄有事起奏。”

    周天子姬猛脸色苍白,头冒虚汗,每一次动作,都牵制他后背的伤患,本来只是一个剑伤,姬龄让扁鹊的弟子子豹就可以治好,可姬猛不信任姬龄,深怕医者下毒将他毒杀了。

    于是只让天子的专门医者为其诊治,可疡医哪里懂得消炎杀菌的道理,医治来医治去,硬是将一个剑伤治成了破伤风。

    这下就连扁鹊亲自出马都没有用了,这个时代缺乏医药,大多数人治病都仅靠传统相传的经验与熟悉的药物,久病不愈就会请巫者举行祭祀,占卜病情,巫者自然是被禁止的,虽然天子看似神圣而高贵,可在疾病面前,众生都是平等的。

    姬猛此时正冒着虚汗,他也没空听姬龄的奏对了。

    “霍侯是孤的王弟,又是先王信任委以重任的重臣,此前孤在有下旨意,凡国事皆由霍侯代孤处置,今天孤身体不佳,就先退朝吧!”

    姬朝只想赶紧回到后宫趴在,只是昨夜姬龄派人通传,让他务必出席今天的这场朝议,毕竟事关重大,没有天子出面怎么能行。

    “这···”

    姬龄未曾想到这姬猛竟然在朝会还没有开始时就想开溜。

    “我王今日所议之事,事关国家,臣不敢专断!”

    姬龄虽然有天子行政的权力,但这毕竟不符合礼法,所以姬龄希望此次的朝议最终的结果要由姬猛拍板决断才行。

    这样才符合礼法,也不至于让人家尤其是夫子以为,自己专横跋扈,竟敢窃取天子之权。

    “无妨!王弟乃是父王兄长的嫡子,按照礼法,当由王弟继承王位才是···”

    姬猛直接开摆,想要甩锅。

    “我王此言,使臣惶恐!”

    姬龄连忙请罪,一众大臣也躬着身子请罪。

    “王弟快起,孤并非那个意思,只是孤身体欠佳,如今国事艰难,只能劳烦王弟了!”

    姬猛示意宫人将姬龄搀扶起来,此时姬猛早已忍不了后背的刺痛,嘶哑咧嘴。

    “我王万年!必定会痊愈的!”

    “咳咳···好了,王弟龄代孤主持朝政,这是孤的旨意,无论此次朝议的结果如何,只要霍侯无异议,便是孤的最后的意思!”

    姬猛也不废话,直接起身回到后宫。

    这让姬龄也着手不急,姬龄只能看了看老子,又看了看夫子,最后与太宰冠对视。

    太宰冠出声说道:“王上身体欠安,竟然有王上诏令在前,诸位还是继续商议今日的议题吧!”

    “不妥!今日商议的事情事关我朝千秋基业,岂能没有王上参与,若是世人得知、国人知晓势必会骂我等专权的!”

    “可王上身体抱恙,不仅多日不朝,而且在下葬先王之时,就曾几度昏迷,若是强让王上参与朝会,万一有个好歹,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