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风华 » 番外!第六章 矛盾方回

番外!第六章 矛盾方回

    所以在面对如此大的诱惑。又遇到如此好的机会时。

    张禧才会放弃了驰援张信,转而夺取均州,采用“围魏救赵“的计策。迫使吕文焕率军来救援均州。

    正在张禧冥思苦想之际,张弘纲也回来了。看着儿子因愤怒而发红的面庞。

    张禧笑道:“憋坏了?不要忍着,带着三千人马去接手均州吧,城中的几个家族已经都准备好了。”

    张弘纲心中还是有些不忿问道:“父亲,那宋狗方回该如何处置?”

    张禧想了想,才说道:“尽量活捉回来。此人还有大用。”

    说到底他也没有十足把握能够击败吕文焕。而那方回作为吕文焕的至交好友,价值就大了许多。

    既可以在阵前斩杀方回祭旗,提升己方士气,又可以用来刺激、要挟吕文焕。

    日落西山之际,张弘纲带着三千兵马出现在均州城十里之外。而城外的宋军斥候早已经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方回。

    方回心中暗道:“都一天了,常山怎么还没有率军过来救我。难道是出了什么变故?”

    无奈之下,只得走上城头,对着集结过来的乡兵和城中几个家族的人喊道:“蒙古鞑子将至,大宋养士三百年,将士们是到了为国家流血的时候了,一寸山河一寸血,死守均州!”

    看着城下那群衣甲不全,便是一些穿着铠甲,也都是一些已经腐烂的纸甲的乡兵。

    方回是心中哀叹:“这种毫无战力的乡兵如何能够抵挡凶猛的蒙古鞑子?”

    最重要的是,就连这样的乡兵也大都是均州本地子弟。里面都是家族子弟担任将领。

    再看看另一侧蠢蠢欲动几个家族的人,方回知道这下还真的是麻烦了!

    悔不改贪心逞英雄,不若早些寻小路逃了!

    转头看着远处的那道尘烟正飞快的向这里靠近。方回在心里是将熊道辉骂了个底掉。

    虽然他存了陷害熊道辉的心思,但心里还是希望熊道辉能够拖延蒙古大军一晚的。

    说不定,就这一晚上的时间,吕文焕就带人杀过来了。

    到那个时候,蒙古人自顾不暇,根本不可能分散兵力,而城中的几个家族也都是些墙头草。又如何敢轻举妄动?

    可是如今,蒙古大军压境!城中民心向背!援军又迟迟没有消息!

    这该如何是好?

    “务伤我治下百姓,本官降了便是!”

    方回的这声凄厉又显悲凉的大吼,是彻底的将城内城外的几千人给镇住了。

    城头上的均州乡兵纷纷疑惑的看着城外的蒙古军,没有驱赶百姓攻城啊。

    可为什么知府大人要睁着眼说瞎话。开门投降了?

    城内的几大家族的主事人闻听此言在,是在心中大骂一声:“老夫活了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而刚刚到达均州城外的张弘纲这次是彻底的木了,人可以这么无耻的吗?

    明明刚才还听见此人在城头上激烈的鼓舞宋军士气。怎么一到近前的功夫,就打开城门投降了?

    现实没给张弘纲太多的思考机会,均州的城门已经打开,吊桥也已经轰然落下。

    方回带着几名将领和几大家族的主事人,是出门侍立一侧,居然献城了。

    方回站在最前面,拱手朗声笑道:“将军天威,下官惶恐,特来献城,迎接天军,还请将军约束麾下将士,勿要伤城中百姓!”

    张弘纲顿时明白此人就是自己要活捉的方回。

    于是打马上前,居高临下,细细打量的着方回。方回也回望着他,两人心中的思绪却是各不相同。

    张弘纲盯了半响,居然没在方回身上看见半点羞愧之意。反而有种落落大方、光明磊落的气度。

    不由心里是暗暗吃了一惊:“此人莫非是个天生的小人,居然将投降说的这般大义凌然。毫无操守可言。真是怪哉!”

    而方回则在想:“有了献城之功,张禧必不能杀我祭旗,只得是用我劝降、要挟吕文焕,到了那个时候,再想办法逃了。”

    张弘纲用手中的马鞭,敲了敲方回的脑袋笑道:“方大人,真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不愧为宋国才俊之士,若宋国多些方大人这样的人才,那我蒙古天下一统,指日可待!”

    双眼却还是死死的盯着方回,似想要从他的脸上,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这怪不得张弘纲谨慎,毕竟活了二十六年,献城这种事,虽然在战场上也经历过。但像方回这种人,这种情况。

    张弘纲还真是第一次见到。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吃不准,

    心道:“莫非这是空城计,或者城中另有伏兵,待到自己的骑兵入城一半,再下杀手?”

    方回强忍心中羞愧,却是朗声笑道:“将军所言极是,若天底下都是我这样的官员,那便不会打仗,便会少死很多百姓。”

    张弘纲在心里一琢磨这句话,嘿!还真是这个理。这天下之所以这么乱。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可不就是各大朝廷为了一己私欲,互相攻打,谁都不愿意投降吗?

    不由的就对方回高看了一眼,难怪吕文焕会与此人为友。看来是有几分真本事的。只是他不用顾忌吕文焕的处境吗?

    要知道只要抓住方回,那吕文焕那边可就难办了!

    方回是没有选择才投降的吗?显然不可能,他可以杀身成仁。

    这样他的死讯传到吕文焕军中,必然会激起宋军同仇敌忾的气势。

    正所谓哀兵必胜,到时候,吕文焕只要肩扎白布,令吕家子弟身穿孝衣上阵厮杀。那比说什么都能激发军队的士气。

    而方回没有,是缺少杀身成仁的勇气吗?显然也不是。

    如果是,那方回还可以跑。自己大军攻占马窟山的消息已经传回来一个白天。这么久的时间,足够方回逃得没影了。

    虽然自家的大军封锁了高头赤山这一带的要道。但水路因为缺乏船只,还没有彻底封锁。

    而且总会有那么几条隐秘的小路不会被发现。方回大可以逃出均州,去找吕文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