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风华 » 番外!第十四章 汉江临眺

番外!第十四章 汉江临眺

    武当山险滩,是堵水流经武当山的地方,

    如果不是房州和均州的当地人,是很难想象那巍峨险峻的八百里武当山居然会被一条河流穿行而过。

    随着上百艘的战船驶入武当山,顿时惊起无数的鸟鸣猿啼。回荡在险峻的山野之间。

    为首战船的宋军高声喊道:“到险滩了,落帆,让船开慢点!”

    类似的嘹亮喊话,在延绵数里的船队中接连响起。

    让船上的所有宋军都不由得紧绷起来心神,紧握蒿杆的手已然冒出了汗水。

    刘源站在船头遥望前方的战船驶入最为凶险的武当山险滩。见一侧的卫志勋神情紧张。

    不由出言劝慰道:“卫大人还请放心,如今春水还没下来,水面平缓,远没有以往那么湍急,不过区区十几里的险滩,只要不是倒霉撞上水底的暗礁,是不会有事的。”

    战船如同下水饺一般,在拉开一段距离后,便一艘又一艘的驶入了十几里的武当山险滩。

    终于轮到了刘源和卫志勋的战船,遥望前方的战船驶远后,战船才开始缓慢的行进。船舱两侧的船桨已然是在逆向划水,大大的减缓了战船的速度。

    刘源劝道:“卫大人,外面天寒地冻的,我们不如先回船舱?”

    卫志勋在几名亲兵的搀扶下牢牢的站在船首,摇头拒绝道:“些许风霜,碍不得事!”

    突然一声嘹亮的喊声,从后上方瞭望台上响起:“小心,前面有两块礁石!”

    听到这声提醒,站在船舱口的宋兵急忙朝着底层划桨的宋军吼道:“再让船慢一点”

    于是两侧的船桨再次飞快划动,在滔滔作响的江水中。尽最大可能将船速降了下来,

    与此同时许多手持长长蒿杆的宋军已经齐齐的涌到了左右两侧的船舷。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越来越近的江中礁石。

    近了!近了!快撞上了!

    就在战船快要撞上礁石的瞬间,船首上的宋军将手中那长长的蒿杆狠狠的抵在了巨大的礁石上。

    双臂发力,牙关紧咬,将行驶缓慢的战船狠狠与礁石支开。后面的宋军依次如法炮制。终于是有惊无险的避开了这两处礁石。

    可是还没等众人欢呼雀跃,便又听到:“前面有水眼,快向左边划,被卷进去可就出不来了!”

    众人急忙举目远望,果然见到前面的江面上有一个倒吸江水的水眼。无数江水打着漩便消失在水眼之中。

    大惊之下,只听见那名站在船舱口的宋兵,又一次朝着底层划桨的宋军大声吼道:“向左边划,让船快起来。”

    于是左侧的船桨都抬离水面,而右侧的船桨则飞快的顺着水势划动,顷刻之间,战船便猛然加速,向左侧驶去,险而又险的避开了江中的水眼漩涡。

    刘源这次也不再淡然,看着那黑洞洞,吞噬江水的水眼漩涡是冷汗直流。

    却听见一侧的卫志勋惊声叹道:“万顷江水吞入肚,岂非龙王腹中物。”

    刘源摇头苦笑,唉!这帮子文人啊!都什么时候了!

    一个浪头袭来,将船上众人尽数打湿,卫志勋受此一激,不由打了个喷嚏。

    刘源见此急忙劝道:“卫大人,咱们还是早些进船舱换身干爽衣物,不然着了风寒,可就遭了!”

    卫志勋刚要表示自己无碍,却已经被身旁的几名亲兵护送进了船舱的房间。

    在外面的普通宋军自然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冷风刮过,都是齐齐的打了个寒颤。只得裹紧身上的衣甲,在外面苦苦支撑。

    战船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时而急速,时而停缓。就这样颠颠撞撞行了小半个时辰。

    战船才驶出了那处险滩,前方平坦宽广的江面上,之前行驶过来的战船早已经在一侧停泊休整,等待后面的船只。

    将士们将战船停在一侧岸边,纷纷取下船上的引火之物,更有宋军去砍伐岸边干枯的树木,

    没一会功夫便在岸边点燃火堆,一边烧着热水,一边烘烤着身上早已经湿透的纸甲。

    翻动烘烤间,残破腐烂的纸甲发出了难闻的刺鼻气味,但周围的宋军却置若罔闻,仿佛早已经习惯了这种事情。

    待将纸甲烘烤的七七八八,便再次穿在了身上。聚坐在火堆旁,小心的喝着烧开的热水。回暖身子。

    足足两个时辰,宋军的船队才尽数通过武当山险滩。好在一路有惊无险,并没有船只葬身江底。

    船帆再次张扬,经过一个时辰的摇橹划桨。终于抵达了堵水与汉水的交汇之处。

    刘源指着前方向卫志勋禀告道:“卫大人,前方就是汉水,过了此处,再行小半个时辰便抵达勋乡县。”

    卫志勋点了点头,笑道:“很好,先进入勋乡县休整一夜,打探一下周边的消息。前后不过四日,蒙古人应该还没有攻下均州。”

    闻言刘源只是在心中苦笑:“你要是知道均州民心向背,就不会这么乐观了。估计一会您就能在勋乡县见到我家方大人。”

    自打一年前被将军安排保护方回,刘源就对方回的胆小性情知道的一清二楚。

    要是蒙古鞑子真的攻城,信不信方回立刻带着均州水师逆流而上,逃到勋乡县,没直接逃到房州,都是看在武当山险滩太过危险的面子上。

    汉水亦称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与长江、黄河、淮河一道并称“江河淮汉”。

    船队行驶入汉江,卫志勋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江面居然比堵水宽阔了数倍。

    不由的拍栏念道: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一旁的刘源挠了挠头,抓下一只肥硕的虱子,顺手捏死后,笑着恭维道:“好诗!好诗啊!卫大人学究天人,这首诗真是将汉江的风光说了个透彻。”

    不料被奉承的卫志勋丝毫不领情,哼了一声才说道:“这是,唐朝王维的《汉江临眺》,非我所作!”

    刘源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唐朝?王维?什么东西?这是拍马屁,拍在马腿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