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风华 » 番外!第十六章 抽丝剥茧

番外!第十六章 抽丝剥茧

    难不成,张禧与史荣做了交易,请动了史荣来防备自己支援均州?

    很有这种可能,虽然张禧已经占据了均州。但是需要集中兵力应对襄阳府的程大元和吕文焕。

    自己这三千乡兵虽然不多,但是如果顺流而下,与襄阳府的兵力前后夹攻。那么张禧那边必然难以应对。

    卫志勋又品了一口茶水,觉得自己好像抓到了张禧和史荣的默契交易。

    心道:“看来,纵容史荣劫掠均州辖区内的百姓财物,是张禧有意为之。”

    “方回经营均州虽然只有短短一年,但减赋薄徭、爱民如子,确实赢得了不少民心。而张禧初来乍到,急需扩充实力来应对接下来的变局,所以张禧需要加重均州的赋税徭役。”

    “但是这么做,必然民心不稳,甚至可能会出现均州百姓恭迎宋军的事情。既然如此,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先让史荣夺走均州百姓的一切,然后张禧再拯救百姓与水深火热之中。成功夺得均州民心。”

    放下手中茶碗,卫志勋喃喃笑道:“不能给予更多的好处,便让百姓一无所有,之后再随便给点好处,让百姓感恩戴德,张禧真是好算计!”

    “可是史荣作为史家长孙,乃是千金之子,锦衣玉食。又怎会看中这点浮财,想不通,想不通啊!”

    卫志勋的低语并没有传出多远,堂下的众人眼见团练使先是默然不语良久,然后漏出一抹微笑,嘴唇蠕动却听不见半点声响,联想刚才发生的事情,不由背后一阵发寒!

    卫志勋丝毫没有在意堂下众人的反应。端起被亲兵续好茶水的茶碗。小口的品着。

    这一日舟师劳顿,既是渴了,也是为了借助茶水提提神,来思考均州现在的局势。

    均州丢了,方回降了,史荣的军队占据武当县,正好拦住了自己进军的路线。自己这路大军改何去何从?

    想到这,卫志勋出言问道:“史荣带来了多少兵马?”

    那名武当县县尉闻言急忙回道:“下官不知。”

    卫志勋脸上逐渐浮出怒容。又问道:“那史荣麾下可有水师?”

    县尉眼见卫志勋脸色不悦,如何敢再实话实说,要知道自己这帮官员这些天可是一直都躲在城中。哪有那么多的英雄好汉出城刺探军情!

    心念急转之下,县尉小心的答道:“下官未曾见到蒙古水师。”

    卫志勋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心道:“既然是劫掠,那么史荣应该只带了骑兵,虽然水师更能运送财物,但是想要从邓州将战船开过来,就要经过均州城,张禧必然是不会同意的。”

    “毕竟,张禧只是想史荣劫掠财物、动摇民心。却决不能容忍史荣竭泽而渔。”

    “但是也不可不防,毕竟这只是猜测!”

    默默的将此事记在心上,卫志勋没有在询问什么。反而思考起了方回为什么投降的问题。

    时间就在这种沉默中一点点的过去,不知不觉间已然日落西山。

    卫志勋才想明白了方回投降的前因后果。不由失笑道:“真是个滑头,都说你方万里胆小如鼠、贪生怕死,却不知你居然敢如此豪赌!”

    次日,十几艘战船开出勋乡县水门,沿着汉水顺流而下,前往下游的武当县探查。

    刘源带着方回的十几个亲兵站在为首的战船船首,看着船下的滔滔江水,不由心中长叹:“唉,大人,你可害苦我们了!”

    这次驶出的十几艘战船的前三艘都是均州当地的土军弓手,由各县的县尉统帅,冲在最前面探路,以此将功赎罪。

    刘源脚下战船的统帅便是昨日的那名武当县县尉,如今同样站在船首,一脸的哭丧。

    此次蒙古占据了武当县,他作为武当县县尉,最为卫志勋不喜,便以其熟悉地形为由,丢到了最前面带路。

    实际上,大家都明白县里的这些土军弓手,平日里抓些盗贼,维持县城的秩序还可以,真要投入到大战之中,那是毫无战斗力可言。

    那么卫志勋的目的便昭然若揭,这是让他们这些人充当炮灰,去送死。

    而他们这些人如果不想死,那就只能想尽一切办法活!

    想逃跑或是投降蒙古是不可能的,且不说蒙古军队会不会一刀砍了自己的脑袋,拿回去邀功。

    就算蒙古军队接受了自己的投降,自己的家眷可还都在卫志勋手中握着,是选择一个人苟且偷生,还是战死保全家人。已经无需多想。

    唯一所忧虑的便是,手下的这些土军弓手可都是均州本地人,如果他们卷了自己投降蒙古军。或者杀了自己,献给蒙古军那可就遭了。

    毕竟卫志勋根本不在乎他们这些被贬到均州任职的官员死活,身后跟着的十几艘战船也只是跟在身后。没有摆出什么阵型控制他们。

    武当县县尉心里一阵的打鼓,虽然武当县因为武当山的存在,没有什么赋税,民心看似最为稳定。

    但是这份民心是对武当山上的道士。而不是针对蒙宋哪一国。毕竟一直以来,不管哪国占据武当山,都不会收回武当山名下的土地。

    而如今蒙古占据武当县和武当山,开始劫掠百姓财物,手下的这一百兵丁只怕是归心似箭,无心作战!

    想到这,武当县县尉心中一动大声喝道:“兄弟们,蒙古鞑子残暴无道,劫掠百姓,***女,十恶不赦。”

    见这一声大喝吸引住了周围的士兵,船尾及两侧的士兵也纷纷涌来,县尉知道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玱啷一声,拔出腰间的佩刀高高举起,高声喝道:“此次防御使大人前来助我们赶走凶残的蒙古鞑子,我们一定要英勇作战,杀光凌辱我们妻女姐妹的鞑子。夺回我们的家乡,保护我们的父母家人。”

    说到这,县尉已然注意到了周围士兵的情绪被带动了起来,毕竟他们是本地人,这次蒙古人大规模劫掠,他们家里必然也遭了灾。

    于是县尉振臂高呼道:“杀光鞑子!夺回家乡!”

    这一下士兵压抑在心中多日的担忧被彻底点燃,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高声叫道。

    “杀光鞑子!夺回家乡!”

    “杀光鞑子!夺回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