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风华 » 番外!第二十三章 犹忆妙年伐鬼国,贰师击宛骑斩郁

番外!第二十三章 犹忆妙年伐鬼国,贰师击宛骑斩郁

    吕师望到现在都还记得,方回当时笑眯眯的拍着自己厚实的胸膛打趣的场景。

    所以久而久之,吕师望也就认下了这个没脸没皮的世叔。

    吕文焕呵呵笑道:“这么久都没有消息,看来应该是被抓住了。不然依照你方世叔的性子。早就该跑回襄阳了。再不然,就算跑到了房州,也该给我送封信才对!”

    “那,我们该怎么办?万一张禧老贼拿方世叔祭旗。那可就遭了!”吕师望忧心忡忡道。

    闻听此言,吕文焕是哈哈大笑:“师望你也太小看你方世叔了,他当年可是和我一起征讨过罗氏鬼国的。在那些山蛮子的地盘都能全身而退的滑头,岂能栽在经营了一年的均州。”

    吕师望闻言吃了一惊,连忙问道:“叔父,当年我也是跟随大军征讨过罗氏鬼国,为何没见到方世叔?”

    吕文焕笑道:“他当时还没有攀上贾丞相的高枝,只是我军中的书写机宜文字,你那里会知道他!”

    说到这,吕文焕似乎又想到了八年前,跟随大哥吕文德征讨罗氏鬼国的场景,不由叹道:“犹忆妙年伐鬼国,贰师击宛骑斩郁。”

    言罢收敛笑容,恨声说道:“如果你方世叔真的死了,那均州的家族,一个也别想跑不掉!”

    感受到从叔父身上传来的杀气,吕师望不禁打了个寒颤。心道:“叔父如此看重胆小如鼠的方回?看来当年一定发生过什么!”

    这时战船已然靠岸,船上的吕师圣指挥着士兵放下踏板,吕氏叔侄便赶马上了战船。

    原来,此次商议好的进军路线是水陆并进。程大元带领麾下一万六千人在汉水北岸进军。

    而吕文焕的九千人作为偏师,则负责汉水和蒙古军较少的汉水南岸。

    两方稳扎稳打,一步一步的将战线推进,慢慢的压缩蒙古军的战略纵深和机动空间。直到进驻光化县。与驻扎在高头赤山的蒙古大军对峙!

    而就在高头赤山的蒙古大营之中。

    端坐主座上的张禧看着堂下的吴星野和徐南辰等人,面色变得十分的难看。

    当看到张氏三兄弟的时候,更是从鼻孔里发出了一声不满的冷哼!听得张氏三兄弟是战战兢兢,停止了抽泣。

    昨夜吴星野与徐南辰先后入营禀告军情。张禧是彻夜未眠,到现在他都不敢相信戎马一生的张信居然战死在了鹿门山。

    为什么会是这样!

    虽然自己存着让张信消耗宋军实力的打算。但真没有想过至张信于死地的念头。

    本想围魏救赵,自己占领了高头赤山,吕文焕必然率军来援救均州。

    鹿门山只剩下一个程大元,张信自保无忧。

    甚至依照自己对张信的了解,这个一辈子都在打仗的老头很有可能会重创程大元。

    没想到!没想到啊!居然半路杀出一个愣头青吕师龙,居然就折在了鹿门山。

    这下好了,张信死了,鹿门山的五千大军也死伤殆尽。自己这次恐怕要面对吕文焕和程大元的数万联军。

    而且就算击败了他们。只怕还有一个护子心切的吕黑炭!这下子到手的均州,只怕是保不住了!

    就在张禧闭目沉思之际。堂下的徐南辰单膝跪地,双手却吃力捧着一个包裹。

    沉声道:“末将鹿门山千户徐南辰奉命突围。临行前老将军嘱咐末将一定要将此物送与将军。”

    张禧缓缓的睁开眼睛,以手扶额盯着徐南辰捧着的牛皮纸包裹,好一阵的沉默。

    徐南辰本就右臂有伤。连续几日的奔波,伤口已然快要化脓,右臂早已是软弱无力。

    见张禧迟迟不让人接过包裹。只得是硬咬着后槽牙苦苦支撑。豆大的汗水从额头滑下,打湿了膝下的地毯。

    同样单膝跪在一侧的吴星野,看见这一幕,似是于心不忍,又似是向张禧献媚。

    便由原先的单膝跪地变成双膝跪地,接过徐南辰手中沉重的包裹。是膝行上前,将包裹献到张禧面前,低声说道:“还请将军过目!”

    张禧抬了抬手,示意亲兵将包裹拿过来打开。

    身侧的一名亲兵领命上前,一把抓过包裹。打开检查过后,见没有发现藏匿的武器,这才依次从中捧出四件物件呈给张禧。

    第一件是一本功劳簿,张禧翻看两页便放在一旁。此次驻守鹿门山一带的五千蒙古汉军死伤殆尽。又是宋国人无故挑起事端偷袭。

    可以想象,经此一战国内必然掀起轩然大波。这朝堂之上会有大动作,为了安定军心和激励士气。必然会对这些战死的士兵一个好的待遇。

    第二件是许多张大大小小的复杂地图,张禧一一看过,心中了然,心道:“这必是张信老儿这两年来在鹿门山的苦心经营的成果。”

    在这些张襄阳府周围的地图中。城池、道路、水脉自不必多说。

    地图上还标注了山脉的高度,各季节河道的深浅。以及每个月份最常见的天气、风向。

    能向朝廷敬献一份如此详细的襄阳府地图,已是大功一件。

    这让张禧更加疑惑为什么张信会选择战死在鹿门山脚下。而不逃出来?

    既然能安排徐南辰逃出生天,那为什么不自己回来?

    是害怕英雄迟暮,老死在床榻之上?还是早已经认定沙场是自己的归宿?

    这些都已经随着张信的战死,再也无从得知。张禧想不明白,索性不再去想。接着看向最后两件东西。

    出乎张禧的预料,居然是两封信。拿在手中看了一眼,张禧便辨别出来其中一份是家书,或许是张信交代家中事务的遗书吧。

    张禧没有去看,随手放在了一边。而另一封居然是写给自己的。被火漆封住的信封上写有:“贤弟张禧亲启”。

    张禧心中讶然,自己和张信虽为同族,但还真没有过多的交情,张信居然在临死前给自己也写了一封信。真是怪哉!

    打开信封,取出书信,正准备细细查看的张禧,却赫然发现偌大的一张信纸上只有四个大字:“封妻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