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风华 » 番外!第三十七章 渔夫与鱼

番外!第三十七章 渔夫与鱼

    而在距离吕文焕防线的七八里的位置,张禧正在听游骑的禀告。

    “将军!吕文焕大军已经封锁了西流河!光化县的厢兵已与吕文焕合兵一处!”

    “将军!程大元的骑兵一直没有追上来,步军距离我们还有二十里地!”

    张禧在心中盘算片刻,沉声下令道:“全军休整!养精蓄锐!”

    随着张禧的将令落下,除了游曳在外围警戒的游骑,整支蒙古骑兵都翻身下马,开始为后面的大战做准备。

    可以说得益于骑兵优势,张禧的大军在汉水两岸都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和优势。

    可是占据优势就一定要打吗?打的话又该如何打?

    诚然夺取均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均州总管,确实非常重要。可是时值乱世,手中的兵马才是自己最大的依仗!

    岂可本末倒置?

    如果夺取均州需要自己的军队伤亡惨重,那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要知道为了夺取均州,自己先是率领麾下的五千骑兵迅速的夺取了高头赤山,然后陆陆续续的又从唐州不断的调集各路人马。

    如今已有马步水军共一万五千多人,而在这一万五千人中,又有水军四千多,步军六千。

    这次奔袭近百里来找程大元,的确存了想用武力威吓的心思。却没想到程大元居然派人阵前溺战。这无疑是谈崩了!

    不过没有关系,因为吕文焕已经上钩了,他咬住了我这支饵!

    要知道自己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是为了什么?自然是重创吕文焕的大军。

    只要重创了收复均州意志最为坚定的吕文焕,那么程大元为了襄阳府的安危,必然不会与自己死磕到底。只会是撤回襄阳城。

    毕竟虽然均州作为襄阳府的上游屏障,固然重要无比。可是与襄阳府的安危相比,就显得不值得一提。

    此次分兵两路的决策是对的,宋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是程大元和吕文焕相互之间并不信任!

    自己无缘无故奔袭近百里来找程大元的举动,果然引起了吕文焕的怀疑,为了杜绝程大元消极怠战。

    吕文焕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铤而走险,在西流河拦住自己,。给程大元创造一个围歼自己的上好机会。

    只有这样的泼天战功,才能让程大元豁出一切来与自已死战。

    想到这,张禧不由冷笑连连:“吕文焕,你以为就只有你有水师吗?既然你自寻死路,将水师开到根本施展不开的西流河。那我就却而不恭了!”

    至于光化县的厢兵,就那些废物,只需骑兵的一次冲阵,便可解决他们!

    想到这,张禧对着已经修整好的大军下令道:“王洪志,你部继续向西北方进军,尽可能绕过西流河。将宋军的战线尽可能的拉长!”

    千户王洪志沉声应命,随即便率领麾下的千名骑兵向西流河的上游飞奔而去。

    “李达数,你部负责进攻西流河的东南方向,不要硬碰硬,尽可能的将宋军战船吸引到这里!”

    千户李达数亦是沉声应命。兵发东南方向。

    一侧的曲俊林问道:“将军,程大元的骑兵虽然没有追过来,可是吕文焕麾下的骑兵可还不见踪影,我们现在就分兵会不会太冒险了?”

    张禧冷冷笑道:“无妨,只有让吕文焕尝到甜头,才能更好的迷惑他,让他难以看清战场的局势。”

    言罢,张禧便带着剩下的一千骑兵,直扑西流河的腰部。心中冷笑连连:“吕文焕,这次看你还能不能反应过来?只要纠缠住你的水师,令战船无法驶回汉水。此次必然大胜!”

    轰隆隆!

    震天动地的马蹄声从这片大地上响起。震得西流河的河水都泛起阵阵涟漪。

    “嗖嗖嗖!”“嗖嗖嗖!”

    张禧充分发挥出了骑兵的骑射威力,带领着麾下的一千骑兵在距离宋军阵型百步的位置,齐齐拨转马头转了一个弯。便朝着不远处的宋军射出了足以遮天蔽日的箭雨。

    宋军也立刻还以颜色,双方相互射出阵阵箭雨,尽可能的打乱敌人的阵型。

    吕文焕站在亲兵的盾牌后面,看着密如飞蝗的箭雨,也是不由暗暗心惊,没想到张禧的骑兵居然在箭雨上压制了自己。

    西流河虽然是抵御骑兵的天然屏障,可也分摊了自己的大部分兵力,出了那几个固守狭窄河道的阵型。

    自己很难集中兵力,对张禧的大军进行有效的攻击,不过,没有关系,只要守住西流河,不让张禧渡河,

    等到程大元的骑兵赶到。与师圣率领的骑兵联合进攻,足以困住张禧的骑兵大军。

    吕文焕暗暗盘算,即便是蒙古的战马好一些,速度和耐力都胜过宋军的战马,三四十里地的距离,差距应该不会拉的太大。

    再有两刻钟的时间,程大元的骑兵也该赶到了,只要困住张禧的大军,就不信面对如此的泼天战功,程大元那老头会不动心?

    战场上的厮杀如火如荼,为了应对张禧的骑射,也是为了防备张禧突然集中兵力强渡西流河。吕文焕接连下了数道调兵的将令。

    一时间西流河并不宽敞的河道内,原本并排组成水上长城的小型战船,骤然分散。

    每五艘小型战船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个小型的船阵,船阵只见相隔也并不遥远。

    这样一来,便进一步集中的箭矢对蒙古骑兵的杀伤性,若是发现蒙古骑兵有强行渡河的迹象,便可在其渡河之前再次分开,组成水上长城。

    张禧左臂上的小圆盾再次挡下一支羽箭,手中弓箭骤然射出,命中了一名战在船上的宋军咽喉。

    之后再次拨马回转。准备下一次的箭矢。

    张禧明白这样的战斗持续不了太长时间,因为骑兵的箭矢是有限的,这次出来已经是带足了箭矢,也不过每人三个箭囊。

    而且在这种快速又高强度的对射之下,只怕骑兵的臂力很快便会不支。

    再射两轮,便收兵稍作休整!

    正这么想着,张禧便看见西北方向的王洪志所率千人队的前方,已经出现了一支宋军的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