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风华 » 第五十章 临安知府孙子秀

第五十章 临安知府孙子秀

    卢允升呵呵笑道:“贾丞相有伤在身,还心忧这些文人雅士的境遇,真是令老夫佩服!”

    范文虎笑着恭维道:“卢大人为官家办事,深夜出城,舟师劳顿,泰山大人在信中对卢大人也是十分的敬佩!”

    卢允升不置可否的干笑了两声,便又一次步入了船舱。

    西子湖上的动静一直闹到夜半时分,已经在战船上小睡片刻的卢允升,返回皇宫,便想要跟官家禀明情况。

    结果还没走几步,便碰上了迎面而来的钱贵。

    两人相互见礼,寒暄过后,钱贵才笑道:“有劳卢大人受累!官家睡下前,曾吩咐过,说想要听听那些被抓起来的人,都在牢里说些什么?”

    卢允升呵呵一笑回道:“多谢钱大人提点,老夫这就去安排密探混入那些囚犯之中。将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统统记下。”

    寂静的深夜中,临安城的几处牢狱却显得极为的喧哗。其中又以同文馆狱和临安府狱吵闹的最为厉害。

    太常少卿兼右司、兼任临安府知府的孙子秀。在看到最后一批犯人入狱后,也是不由的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叹气道:“不服老不行了!”

    一旁的官员忙恭维道:“大人今年不过五十有三,正是年富力壮之时,可算不得老!不过这夜已经深了,大人还是早些回府衙休息才好。”

    不料孙子秀摆了摆手说道:“罢了!用不多久就该上朝了,老夫就在这里眯一会。你们速速将此次关押的犯人统计好。等到上朝时老夫也好禀明官家。”

    说着坐在了牢狱衙门的椅子上。便要打起了瞌睡!

    眼皮一张一合之间,孙子秀见面前的官员神色有异。于是便故意说道。

    “昔日老夫在外地为官的时候,经常见到牢城营把一些貌美的女囚取来淫乐。或者带到青楼为妓赚取钱财。”

    “你说,咱们这京都临安城,就在官家眼皮子底下,该不会也有这类事情吧?”

    那官员心中一惊,还以为自己一行人的谋划都已经被孙子秀看穿。急忙否认道:“孙大人说笑了,咱们临安城怎么可能会有这等肮脏的事情。”

    “您放心,要是下面人谁敢碰那些青楼小姐一下,下官立刻就将他们的手给剁了!”

    说着,这名官员便要向牢房内走去,却看见皇城司的人又压了一群人进来。不由奇道:“不是说,刚才那些人已经是最后一波了吗?”

    正在打瞌睡的孙子秀,闻言也是眉头微皱,却是没有说什么,只是挥手让皇城司的人把犯人带进去。

    自己今日属实是太累了,白天先是审讯了太学生殴打丞相的案子,到了晚上又要为这些破事忙碌!

    若非这次抓捕青楼小姐嫖客,是官家下令。自己是真心不想来的!

    因为若是自己不来坐镇关押青楼小姐的临安府狱,那么今夜过后,不知牢中要无故病死多少貌美的青楼小姐。

    做了这么多年的提点刑狱,牢中的那些肮脏伎俩。自己是一清二楚。

    待到皇城司的人走后,孙子秀便披着一件豹皮大氅沉沉睡去。

    “大人,您该去早朝了!早饭下官已经给您买好了,热腾腾的羊汤和包子。大人慢些吃。莫要烫着!”

    似是刚刚睡下,然后便醒过来似的。

    孙子秀听着牢房官员的呼唤,缓缓的睁开了双眼。便看见了牢房官员的殷切笑脸。

    当下打了个哈欠说道:“有劳你费心了,犯人可是已经统计完了?”

    “老夫可提醒你一句,此次虽然是官家下令抓捕的青楼小姐,却并不一定会重罚!若是牢中出了差池,你的脑袋可是扛不住的!”

    听孙子秀这般说,那官员脸色瞬间被吓得煞白。连声不敢!

    孙子秀见这官员已经被自己吓住,便知道自己去上朝的这段时间,牢中的那些女子该是安全的。

    便几口吃过早饭,乘上备好的马车向皇城而去。

    待孙子秀走后,牢房官员才长长出了一口气,有这么一个正四品的高官在这里坐着。属实是令人坐立难安。

    想着孙子秀之前的提醒,牢房官员急忙去下面的地牢里嘱咐两声,让这些狱卒不要乱来。

    正嘱咐间,便看见又从上面下来了一群皇城司的人。说是奉命提审犯人,便将一群人又提了出去。

    看他们去的方向,居然也是皇城!

    而此时,就在皇宫的垂拱殿内,大宋官家赵禥正在接受臣子的朝拜!

    一番君臣日常的温馨后,临安知府孙子秀就要上前汇报太学生和临安府狱的事情。却是被人抢先一步。只得是收回了迈出的左脚。

    而抢在他前面的,不是别人,正是昨日早朝与官家畅谈祥瑞之事的礼部侍郎马廷鸾。

    只听马廷鸾恭声道:“启禀官家,老臣今日欲向官家进献国之祥瑞!”

    龙椅上的赵禥自然是对这次的祥瑞心知肚明,毕竟这是自己安排的。

    当下笑道:“奥!有昨日先生的美玉在前,想来马侍郎这次进献的祥瑞,必定非同凡响!”

    而堂下一行朝中重臣,都是默默的看着这对君臣之间的表演。一言不发,静观其变!

    只见马廷鸾从大袖中掏出一支棉花和棉布呈给官家赵禥。

    拱手施礼道:“官家请看,此物名为棉花,又被称为穜花和吉贝。植株高达六、七尺,与江南的小桑树相似,结桃多,产量高。”

    赵禥点了点头,摸着手中有些粗糙的棉布,故意问道:“马侍郎言下之意是,此物可纺织成布?”

    见堂下众人都在看着自己,赵禥只觉得尴尬癌都快犯了!心中暗自催眠道:“朕自幼长于皇宫,从未见过此物,对!从未见过此物!”

    只见马廷鸾恭维道:“官家圣明!此物正是可以纺织成布匹。而且此物如今已经在我大宋长江流域和广南路广为种植。民间有传言道“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

    说道这,马廷鸾再次拱手行礼道:“所以老臣斗胆请官家,准许百姓用此物纺织出的布匹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