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风华 » 第一百章 大宋无水战将领呼?

第一百章 大宋无水战将领呼?

    虽然牟子才打小报告,但赵禥却不能跟着他的节奏走。

    当下说道:“既然如此,那此次的出海剿匪,便由沿海制置使李曾伯统筹全局。”

    故意停顿了一下,赵禥才又说道:“如今统帅三军的主帅已经定了下来,杀敌破阵的大将却没有一个人选,诸位卿家再议一议!”

    听到皇帝这么说,堂下的诸位朝臣,终于是明白了皇帝心中所想。

    纷纷推举道:“启禀官家,老臣推举侍卫马军都虞侯陈奕!”

    “老臣推举侍卫步军都虞侯韩震!”

    “老臣推举......”

    听着堂下众人的推举人选,赵禥不由又皱起了眉头。

    陈奕也是骑兵将领好吗?

    韩震那个家伙不是丞相贾似道的贴身护卫吗?什么时候不声不响,就爬到侍卫步军都虞侯?

    再加上孙虎臣和范文虎,朕的殿前司大军还能不能用了?

    虽然临安城名义上有三支屯驻大军,分别是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

    可实际上,这三个部门是一家,一直是殿前司统领大军。而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虽然有编制。但却没有兵权。

    除非是哪天殿前司的主将,也就是范文虎那个马匹精,亲自上战场被鞑子打败。

    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中的一个才会登场,统帅殿前司剩下的大军作战。

    说白了,就是换了一个新皮,大军还是之前的大军。最多是统兵大将变了。

    这也是大宋朝廷顾忌颜面,与防止民间士气低落的无奈之举。

    这也是赵禥现在颇为牙疼的事情,殿前司的范文虎和孙虎臣,这两个统兵大将明显的不靠谱啊!

    这还怎么打!

    后世都说大宋的国策是弱干强枝!所以才会被那些少数民族政权欺负。

    而摆在赵禥面前的情况,恰恰相反!

    两淮、京湖、四川这一条防线上的边军,因为一直与鞑子作战。所以战力非常强悍!

    已经让赵禥这个皇帝,与朝中的诸位相公感到了忌惮,所以才处处压制、牵制统帅边军的制置使。

    就比如,赵禥对京湖的吕文德,就感到非常忌惮,所以才让丞相贾似道,命吕家将优秀的后辈送入京中为官。

    这一招说的好听,是皇家恩宠,可是实际一点,就是质子!

    再比如丞相贾似道对两淮的李庭芝,也是十分的防备,这几年不知道往李庭芝的两淮,掺了多少沙子!

    与边军截然相反的,则是临安城的殿前司这支屯驻大军,将领多是靠关系爬上来的,士兵又没有经历过多少战事。能有个屁的战力啊!

    想清楚这一点的赵禥是一阵的头大!堂下群臣的推举人选,压根是没听进去。

    因为后面推举的这些人,赵禥一个都没听说过。

    摇了摇头,赵禥决定就用最开始的孙虎臣吧,若是孙虎臣作战不利,就趁势把他贬斥下去。也算是拯救一下糟糕的殿前司。

    其实之前想了这么久,赵禥心中也是想到了一个人选,

    只是赵禥对此人并不熟悉。属于自知其名,却不了解其真实能力的情况。所以才会让堂下的大臣们推举。

    若是推举的人选中有此人,那么赵禥自然会欣然同意。

    只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还是没有大臣推举到此人,赵禥心中有些失望,看来此人在大宋并不受重用。

    至少目前还不受重用!

    张世杰!

    赵禥在心中默念道。

    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与文天祥、陆秀夫并称为宋末三杰的张世杰!

    这便是赵禥想到的水战将领。

    能率大宋最后的军队,与鞑子在崖山展开最后的水战,必然是懂些水战的。

    这是赵禥最初的想法,但考虑到,张世杰最后的战败,与其目前的寂寂无名。

    赵禥才陷入了犹豫!

    他很害怕,这个张世杰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能担得起,率大宋水师跨海进攻蒙古的大任!

    赵禥在龙椅上一阵的纠结,堂下的诸位大臣自然是看到了,不由也是齐齐眉头一皱!

    看来刚才说的那些人,都没能说到皇帝的心坎里!

    可是在临安城的当值的高级将领,刚才都已经说完了!

    难道要推举在外地为官的将领?

    算时间,算路程,那也只能是推举两淮的将领,若是还不行,那只能是推举那些闲赋在家的麻烦家伙。

    这般想着,便有人推举道:“启禀官家,老臣推举两淮通州副都统——姜才!此人以善战闻名淮南,才知兵,善骑射!”

    龙椅上的赵禥一听见这个叫姜才的善骑射!立刻就没有兴趣,这明显也是骑兵将领好吗?

    悠悠的叹了一口气,难道我大宋如此兵多将广,还找不出一个善于水战的?

    还没等赵禥开口,朝堂的便起了新的变化。

    另一名大臣蹦了出来,恭声道:“启禀官家,这名姜才虽然骁勇善战,但其是来归人,为防有诈,老臣以为,不得重用此人!”

    听到这句话,赵禥反而对这个姜才来了兴趣。

    无他!只因为他是来归人!

    来归人,在大宋还有别的称呼,如北归人!归义人!

    说白了,就是从北方失陷的地区,跑来大宋生活的人。

    这些人,因为之前生活在敌占区,所以即便是当官为将,都会被大宋朝廷悄悄的防备,担心他们是鞑子的死奸!

    万一让他们身居高位,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那大宋必然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所以,实在是赌不起!

    至于为什么会让他们做官为将?

    那当然是为了邀买人心!

    人家千里迢迢从敌占区,跑来投奔!又有才华功劳,你不给人家升官奖赏。

    流传出去,必然会让天下人寒心!那些忠义之士如何肯为国效力?

    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榜样,争取敌占区的民心,告诉敌占区的百姓,大宋还没有放弃北伐收复中原。

    你们只要忠于大宋,必然会收到朝廷的重用,和大宋人一样,可以当官!

    关于这些来归人的处置方法,是大宋朝廷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上百年下来,谁也没有一个更为稳妥的办法,所以只能是在任用的同时,小心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