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本将心向明玉 » 一百七十九章 隐疾

一百七十九章 隐疾

    “小朱,说真,你的字写得真难看。”

    “明玉是书法大家,其他人的字,自然入不了你的眼。”

    “小朱,你看这两份奏折多有趣。一份是说齐鲁之地粮丰物足,百姓安居乐业。另一份奏折却说齐鲁之地大旱,人心离索,即墨移民[45]严重。两人的言辞刚好相反。小朱,定是有人在骗你。”

    皇帝抬头望了望我:“明玉,你觉得哪一份是假的?”

    我眨眨眼睛:“小朱,你这么凶巴巴的,你的大臣定是被你吓得不敢说真话了。溜须拍马,报喜不报忧的,是说谎了。”

    皇帝沉吟道:“朕早就在朝堂之上,向百官言明:各地民情,不言者罪之,言之不当者勿问。结果如今的这个山东布政司,还敢玩弄权术,隐瞒民情。明玉,你说,这个溜须拍马的,怎么批复?”

    我想了想:“小人一个!”

    皇帝点点头,果然提笔在奏折上写下四个大字:小人一个!

    写完,皇帝和我相对嘿嘿一笑,好生默契。

    不久,我开始幸灾乐祸了:“小朱,快看,这一个是骂你的。”

    皇帝抬起头,脸色有些不悦:“骂我?”

    “嗯!”我兴高采烈:“有人说,你重用谢缙等人编修文献大成[46],前后动用朝野两千余人,工费浩繁,劳民伤财。”

    皇帝皱着眉头:“这些人只看到眼前的一丁点得失,鼠目寸光。殊不知,文献大成集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含天文、地质、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为一书,定利国利民,流传百世!”

    我吐吐舌头:“这个我倒是颇赞同!我师父便常说,中原武学博大精深,但习武之人忒小家子气。各家各派自成体系,难以传承融合。他还说天下人非要分出个佛道儒三教,其实忒麻烦。自古只有两教,而无三教[47]。这两教,一个是正,一个是邪。一何以分?分何以三?”

    皇帝愣了愣,却拍案叫好:“玄玄子大师果然高见!天下大同,才是治世之道!如果朕有生之年,能亲眼一见大师,向大师讨教,朕才能不枉此生!”

    我见皇帝如此崇拜我那个邋里邋遢的师父,觉得有些好笑:“我师父呢,任性得很。他只见他想见的人。所以我是随便可以见的。你却不能。你气不气?”

    皇帝的脸白了白,仿佛真的很气。

    过了良久,他才霉戳戳地问:“明玉,那这个奏折如何批复?”

    我想了想:“朕的钱,想怎么花怎么花,你管得着吗?”

    皇帝一呆,轻笑着便挥毫在奏折上写下了这一句。

    ……

    一时间,朝堂有些震动。

    大臣们纷纷收到了皇帝的批朱。

    但皇帝的批朱画风突变。

    让众大臣有些措手不及。

    惶恐不安。

    战战兢兢。

    众大臣猜测,皇帝是不是阳春白雪的路子走得有些腻味,便要改改下里巴人的风格。

    震动的,不仅仅是前朝,还有后宫。

    首先,净事房的赵公公,来了。

    他其实每天都来。

    獐头鼠目,贼眉鼠眼,偷偷摸摸,躲躲闪闪。

    就像一只老鼠。

    老鼠每次来御书房,都是夕阳西下,我饿得肚子咕咕叫的时候。

    久而久之,我以为他是来提醒我们用晚膳的。

    我更是逐渐对老鼠产生了莫名的好感。

    每次他目光游离地徘徊在御书房的门口,我都会热情地与他打招呼:“哟,老鼠啊,你总算来啦!我饿得都前胸贴后背了!”

    老鼠这个时候总是尴尬地冲我笑笑,有点迷惑为何我看见他就会产生食欲。

    他总是神秘兮兮地端着个沉香木的圆盘,七绕八绕地,绕到皇帝身边,将圆盘呈给皇帝。

    皇帝对老鼠倒是很不待见。

    他往往连头都不抬,当老鼠是空气。

    老鼠也不敢动,托着个盘子,瑟瑟发抖。

    或者,皇帝斜着眼睛瞟瞟老鼠,冷冷撂下句话:“退下吧。”

    如果老鼠可怜兮兮地妄想纠缠:“皇上......”

    皇帝就会变得不耐烦:“阴魂不散!”

    老鼠大概是个厚脸皮,他总是百折不回,黏黏糊糊:“您可怜可怜老奴......硕太妃那里老奴不好交代......”

    皇帝便脸一黑,一把掀开沉香木盘上覆盖的明黄色凤锦,伸手一探,掏出个东西,塞给老鼠,再凶巴巴地威胁:“滚!”

    老鼠便不情不愿,磨磨蹭蹭地,滚了出去。

    他滚过路过,还不忘给我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我对于皇帝和老鼠的奇怪表现,感觉很奇怪。

    莫非皇帝是个不喜欢用膳的人?

    感觉不像啊。

    我在乾清宫禁足以来,便经常与狗皇帝一起吃吃吃......啊......用膳。每次皇帝都吃得挺香呀。

    难道老鼠的神秘圆盘里,是放着什么苦药?

    所以皇帝如此厌恶老鼠?

    所以皇帝是有什么隐疾?

    我顿时又开始幸灾乐祸了:“皇上,您莫非有什么难言之隐?”

    皇帝又气得吹胡子瞪眼睛:“胡说!”

    然后再无后话。

    [45]即墨移民:永乐年间山东向河南,河北移民。

    [46]:文献大成:永乐大典的初名。

    [47]:张三丰主张三教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