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和历史缺个约会 » 第1章 审核不通过

第1章 审核不通过

    “凭什么不给我通过?凭什么说我是杜撰的?”

    华夏报社内传出一声嘶吼般的质问。一名中年男人,蓬头垢面的质问着报社内的一名主编,中年男人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听说华夏报社需要征集一些关于历史的小说,便踊跃报名,把自己关于历史的考察以及推理整理成了小说,写了出来,便投递给了这家报社,期望能够让自己扬名并获得丰厚的报酬。

    “不好意思,先生,你的文章真实性真的有待商榷。而且里面涉及到一些您杜撰的内容,这会影响读者对于历史的判断,还请您稍微修改。”主编也是不紧不慢的向着中年男人解释。

    “华夏历史那么久远,本来就是有史可鉴加上人为推断而来,何来杜撰?”中年男人辩解道。

    “先生,华夏历史确实久远,很多历史随着时间埋藏,早已无人知晓。但是随着如今考古的挖掘,还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但是不能瞎猜想呀。”主编无奈的解释道。

    “小周,让那位先生进来说吧。”一名老人拿着酒壶晃晃悠悠的从阁楼走了出来,花白的胡子上满是酒水,迷蒙的双眼看了看面前的中年男人。“华夏历史源远流长,华夏风光秀美无限,又岂是你这寥寥数笔能够写出来的?既然你想看看这华夏数千年的历史,那就跟我来吧”说完便晃晃悠悠的又迈入阁楼之中。

    中年男人双眼通红,迈步跟入,他倒想看看这华夏数千年的历史,这老人是如何展现出来。

    步入阁楼之中,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书阁,书阁上放着一块块石块,一卷卷竹简,一本本书籍。朴素的装饰却给人一种恢弘的豪气。

    老人拿着酒壶,手指着眼前这成堆的书籍“看,这就是华夏历史,这就是华夏风光,这就是华夏五千年的脉络”,他满身酒气的拽着中年男人来到那一堆石块前,“看,这是华夏的起源”,又来到了竹简前,“看,这是夏商周的历史”,又来到了书籍前,“看,这是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的历史”

    老人疯疯癫癫的带着中年男人逛遍了阁楼的每个角落,一个个的指给中年男人解释。“所以这华夏数千年的历史,怎能用你那寥寥数笔就能带过,这华夏数千年的风光,又怎能用那几张纸就可画出,这华夏数千年的文化,又怎能通过一本书就能展现”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老人醉眼朦胧,似乎沉醉在华夏那丰富的历史之中。“所以这历代的朝代更迭你又能写出多少呢,这滚滚的长江水你又能舀出多少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老人看这阁楼上一幅幅画像,有秦皇汉武,也有卫青霍去病,有岳飞、有关羽等等。“他们哪一个不是风华绝代,哪个人的事迹不是名垂青史,又岂是我们用笔尖可以刻画出来的风骨”老人似有些激动的吼道。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人望着阁楼墙面上一面面壁画感慨道,如若不是亲眼所见,又怎么写出如此壮阔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老人越说越激动,似乎曾看过这诗词中的景色。“所以,这壮丽的风景又如何以白话文的形式去展现呢?古诗之所以美,是因为他可以让人联想,而一旦定性,他就失去了韵味。正如这华夏历史的风景,它因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而绝美”

    “你懂了吗?”老人说出了最后一句话,便沉沉的昏睡过去。

    中年男人坐在地上,望着华夏的历史,一时有些呆了。他爬到了石块前,看着上面的符号,感受着历史的沉淀。虽然看不懂,但他仿佛一眼就能明白上面所写的内容,看见当时那辉煌的历史。中年男人也沉沉的昏睡过去。

    -----------------

    炎黄二帝同宗同源,一同从山西高原南下,寻找更加适合部落生存和发展的土地。而南部的洛阳盆地正是这一处富饶之地。尽管炎二帝同宗同源,却依旧要为各自的部落发展去考虑,于是便在阪泉开启了炎黄之战。

    毕竟同宗同源,为争夺政权的炎黄之战并未持续太久,最终以炎帝失败告终。

    炎帝在与黄帝争夺关中平原落败后,炎帝部落部分族人被打的分散,前往了东部,比如巨人族-夸父以及其部族,战神-刑天以及其部族等等,炎帝部族便率领跟随的部族沿着太行山与吕梁山之间的峡谷向北迁徙,回到了山西高原的最北部,而黄帝的部落便在洛阳盆地扎根下来。洛阳盆地无论是可用的土地面积还是土壤质量来说,都要远远比之前所在的山西高原强,这也造成了炎帝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缓慢发展,而黄帝则在洛阳盆地的快速发展,变强。

    不久后,又一部落看上了关中这一肥沃的土地,就是以九黎族为首的东夷部落,带领这一部落的人名为蚩尤。此人面如牛首,头生双角,耳如剑戟,孔武有力,壮硕之极,手持阔斧,上身赤裸,下着虎皮,有战神之称。且其极其聪慧,在蚩尤的带领下,东夷部落对于天文、历法、岁时、月令等经验及其丰富,且能制造弓箭、铜器、陶器等战争、祭祀、生活用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