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和历史缺个约会 » 第18章 七雄争霸(二)

第18章 七雄争霸(二)

    晋国作为中央霸主,随着国力增强,内部的争斗便开始变本加厉。这时外部的祸患也随之而来,吴越联合共同讨伐晋国,一时间晋国连连败退,国力日渐衰减,而此时把握着晋国政权的六大大夫却兴起了别的心思。

    -----------------(三家分晋)

    自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韩、赵、魏、智、范、中行)就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另外还包括郤、栾等大家族。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

    后来赵家将范、中行氏两家灭掉之后,仅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中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智家的大夫智伯瑶想称霸,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对三家的大夫赵襄子、魏恒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取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再次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这百里内的人口归给公家,共谋称霸之路。

    三家大夫明知道智伯瑶居心不良,想要以晋国公室的名义来压迫他们交出土地。

    可是这个时候赵家、韩家、魏家三家心不齐,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户人口割让给了智家,魏恒子也不愿意得罪智伯瑶,也把土地、户口给了智伯瑶。

    可是赵襄子却不愿意了,说道:祖上留下来的土地,凭什么要我送人?

    智伯瑶听闻,气的是火冒三丈,于是喊着韩家、魏家两家共同出兵攻打赵家。

    赵襄子自知自己一个人肯定打不赢三家联军,于是就带着赵家的兵马退回到晋阳。

    然而智伯瑶不愿意放过赵襄子,带着三家兵马把晋阳城团团围住。赵襄子吩咐将士们一定要据城而守,万不可出城迎战。

    于是每当三家的兵士要攻打晋阳城的时候,晋阳城头上就会有上万只箭矢倾泻而下,如同蝗虫过境一般,这使得三家人马没法前进一步,久攻不下。

    而晋阳城就这样凭借着弓箭死守了两年多。

    突然有一天,智伯瑶到城外观察地形,看到晋阳城东北的那条晋水河,于是想到用水淹掉晋阳城的法子,于是命令士兵在晋水旁边再挖一条支流引到西南边,一直通到晋阳城,同时又在上游筑坝,拦住上游的水。

    而恰此时,又赶上了雨季,水坝上的水很快就满了。智伯瑶就命令士兵在水坝上开了个豁口,积蓄的水就顺着豁口倾泻而下,沿着新挖的支流冲向晋阳城。

    很快,晋阳城城里的房子就被淹了,老百姓不得不跑到房顶上去避难。可是老百姓们恨透了智伯瑶,宁愿淹死也决不投降。

    赵襄子非常着急,对他的门客张孟谈说:民心固然没有改变,但是这水势要是再这样涨下去,晋阳城可就保不住了。

    张孟谈说:我看韩家和魏家将土地割让给智家,也不是心甘情愿的,我去想想办法,看能不能跟这两家说说。

    于是当天晚上,张孟谈就被赵襄子偷偷派出城去,先是找到了韩康子,在之后又找到了魏恒子,约他们一起反过来去攻打智伯瑶。韩、魏两家正在犹豫,在经过张孟谈这么一劝说,自然就都同意了。

    次日夜里,智伯瑶正在自己的营帐中睡的正香,猛然间听见一片喊杀之声。他连忙从卧榻之上爬起来,发现衣服和被子全湿了,仔细一看,兵营里面全是水。

    他才开始以为大概是堤坝决口,大水倒灌到自己军营里了,于是赶紧让士兵们去抢修。但是不一会,这水势越来越大,把军营全淹了。

    智伯瑶此时惊慌不定,霎那间,四面八方就响起了战鼓的声音。赵、韩、魏三家的士兵正驾驶着小船、木筏一起冲杀了过来。而智家的兵士只能站在水里被砍杀,一时之间,智家兵士被淹死、砍死的不计其数。智伯瑶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三家的人马逮住杀了。

    而在智伯瑶死后,赵、韩、魏三家也顺便灭掉了智家,不但把智家侵占两家的土地收了回来,连智家的土地都被三家瓜分掉了。后来,又把晋国留下来的其他土地给瓜分了。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彻底稳定,于是派遣使者上洛邑去面见周威烈王,请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也封为诸侯。周威烈王心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给了算了。于是就下令将三家正式封为诸侯。

    -----------------(燕国)

    公元前1044年,殷商覆灭,周武王当政,册封其弟姬奭为燕昭公,封地为燕地(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东北)。

    因燕地地处北方,是当时公认的苦寒之地,所以长时间未被春秋时期的几位霸主盯上,也得以平稳发展。

    公元前664年,山戎对燕国发起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燕庄公自知不敌,于是就向南方的齐国求援。而齐桓公当时正想称霸中原,便以“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各国向山戎大举反攻,顺便把孤竹、令支等也灭了,最终燕国得以保全。

    公元前380年,秦、魏两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国口头上答应救援韩国,但地下却集结军队向北方的燕国发起攻击,夺占了桑丘。

    公元前379年,燕国向韩、赵、魏三国求援,共同讨伐齐国。

    公元前378年,齐国率兵攻打燕国,韩、赵、魏三国援军为了救燕国,向齐国发起进攻,直到占领了灵丘。

    公元前373年,燕国、齐国在林营交战,最终燕国胜出,而齐国败逃。

    公元前355年,齐国再次入侵掳掠燕国易水等地,燕国派兵反击,最终大败齐国。

    -----------------

    春秋已到末,战国已崛起。天下诸侯也犹如大鱼吃小鱼似得被相互吞并。最终形成了战国七雄:齐、楚、燕、赵、韩、魏、秦。东边-齐国,西边-秦国,南边-楚国,北方-燕国、中央-赵、韩、魏(三家分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