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和历史缺个约会 » 第13章 汉朝异性王之乱(四)

第13章 汉朝异性王之乱(四)

    刘邦自沛县起兵之后,卢绾就一直作为宾客的身份在刘邦左右,刘邦对其也是非常信任,并且予以重用。先是被封为长安候,后来在平定燕王臧茶后又封卢绾为燕王。

    -----------------(燕王卢绾反叛)

    在陈豨造反时,燕王卢绾才开始也是积极跟随刘邦,参与到反叛之中。负责进攻陈豨东北方向,陈豨在面临巨大的压力之时,派王黄向匈奴方面去求救,此时燕王卢绾也派出了使臣张胜去匈奴那边游说说陈豨的军队已经败了,你们匈奴就不要帮助陈豨了,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会惹得汉朝皇帝不开心,到时候会影响的和平。

    然而在匈奴的大营之中,张胜遇见了当时臧茶谋反时逃走的燕国太子臧衍,于是臧衍开始劝说张胜,说:现在的燕王之所以会被汉王重用,是因为燕王比较熟悉匈奴这边的情况,而且燕国之所以能够一直存在,本是因为许多诸侯国反叛,战争不断,另外还有匈奴的在旁边虎视眈眈,所以需要燕国作为汉国与这些叛乱中间的屏障。如果陈豨被灭了,匈奴又败退了,那么燕国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燕王和你们这些将领、门客都会成为汉王的阶下囚。而现在你们如果能够让燕王暂缓进攻陈豨的决定,然后另外再与匈奴这边交好,那么燕国就会一直被需要而存在,对您或者对燕王来说,都是长久之计。

    张胜面对臧衍的劝说,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私底下让匈奴帮助陈豨的部队去攻打燕国的军队。

    而此时燕王卢绾怀疑张胜已经投靠了匈奴,于是便要上书朝廷说张胜谋反,欲要把张胜满门抄斩。不久后张胜返回了燕国,把臧衍和他说的以及他自己分析的跟卢绾讲了一遍,卢绾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又通过关系将张胜的家属又从牢房里替换了出来。

    后来张胜就专门负责与匈奴沟通,并且又暗中派遣了范齐和陈豨联系,然后串通好,希望双方乃至三方能够长期维持这种稳定的局面,这样燕国就可以长久存在,而自己也可以长居燕王之位。

    直到公元前196年,刘邦让樊哙、周勃去攻打陈豨,并且一鼓作气将陈豨歼灭。而陈豨的一名副将也投降了并且告发了卢绾与陈豨之间相互勾结的事情。

    而刘邦听说之后,就派遣使臣把卢绾召回京城,卢绾也预知到了估计事情败露,所以借口自己生病了,不愿意回京。

    刘邦知道后又派了辟阳侯审食其和御史大夫赵尧亲自与燕国迎接燕王回京,并且顺便查问燕国臣子燕王反叛一事。

    卢绾很是害怕,躲在房间里不愿意出去,对着自己的亲信说:现在异姓王已经只剩我和长沙王吴芮了,去年春天,淮阴侯韩信被株连三族,今年夏天,梁王彭越又被杀。而这都是因为吕后要给太子铺位,将我们这些有功的老臣子除掉。害怕我们功高盖主,会不听太子的话。

    于是卢绾继续托病,拒绝进京。但是卢绾和亲信说的话却不知怎么被辟阳侯听到了,于是又将这些话汇报给刘邦。

    而此时匈奴那边又来了消息,说张胜一直在匈奴那边与匈奴勾结,于是刘邦也确认了卢绾真的是做了反叛的事情,就又让樊哙攻打燕国。

    卢绾知道后,也没办法,只能带领自己的家属以及亲信部队进京,等刘邦病好后亲自去谢罪。然而没等到刘邦宣召,却等来了刘邦因病去世的消息,此时朝政由吕后和太子把持,卢绾也知道吕后留他不得,于是便带领部下逃到了匈奴那边去。

    匈奴那边在接收了卢绾之后,就封他为东胡卢王,但是毕竟只是个名头,又因为他是汉人,于是经常受到本土匈奴人的侵略、欺凌和掠夺,过得很不好,不久之后也在匈奴去世了。

    -----------------(刘邦之死)

    刘邦在临死前,正为了自己除掉了最后一个背叛自己的异姓王卢绾而感到安慰之际,却仿佛突然间醒悟般想到:要是想要坐稳这天下,必须由刘家子弟来做诸侯王。

    而此时有个侍者告诉刘邦说:樊哙与吕后串通一气,说要等汉百年之后,掀起政变夺得天下。

    刘邦听闻很是气愤,而此时樊哙因为率兵攻打卢绾、平定叛乱而身受重伤,刘邦不但不安慰,反而想让樊哙快点死。

    于是他让陈平去樊哙的大军之中,将樊哙斩首。但是陈平和周勃在途中却并没有按照刘邦所说的做,因为樊哙是刘邦的大功臣,曾在鸿门宴中舍身保护刘邦,又是吕后的妹夫。如今刘邦只是一时发怒就要杀他,将来肯定会后悔,于是他们决定用囚车将樊哙押回长安。

    而此时,刘邦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有一日,吕后问刘邦,汉国百年之后的相国之位应该怎么安排。

    刘邦思考了一会,说道: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等。

    吕后一听这些名字,很是失望,心想皇上从来没有把他吕家人放在眼里。于是心中很是愤懑。

    刘邦也知道吕后心中所想,于是召集大臣进宫。群臣聚集在大殿之中,大殿中央有一匹健壮的白色骏马,刘邦命令手下人将白马杀掉,然后让群臣将白马的血涂抹在自己的嘴唇之上,举行盟誓。

    刘邦端起酒杯,站了起来,高声道:众爱卿随朕起誓,从今往后,非刘氏不得封王,不是有功之臣不得封侯,谁若违背,天下人共同讨伐他。

    群臣见换上情绪如此激动,于是全部跪下应允道绝不背约。

    公元前195年春,刘邦死于长乐宫中。

    刘邦死后,吕后的心思也活络了起来,于是立即找来审食其商量对策。

    吕后担忧道:超重现存的大臣都是与皇上一同征战的人,资历都比较老,平时他们虽然对皇上称臣,但是内心之中却从未满足,如今皇上驾崩了,要让他们听从年幼的少主,恐怕会出事情,不如杀了所有的老臣,这样天下才能太平。

    故此,吕后暂时就没有发丧。

    而此时得知消息的曲周侯郦商对审食其说:如今陈平灌璎手下的十万大军正驻守在荥阳,周勃也率领了二十万军队在平定燕王之乱,等他们得到先王驾崩,吕后要诛杀他们的消息,必定会联合起来进攻朝廷。而此时在朝廷的大臣也必然不会束手就擒,而会发生内叛,如此内外夹攻,难道你们能逃脱吗?

    审食其觉得胞弟郦商说的极其有道理,于是跟吕后说明情况,吕后虽然恼怒,却也没有办法,只能为刘邦发丧。

    不久后,太子刘盈称帝(汉惠帝),吕后垂帘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