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和历史缺个约会 » 第15章 抗击匈奴(一)

第15章 抗击匈奴(一)

    秦朝末年,匈奴冒顿单于弑父头曼单于,并且向东进攻东胡、向西攻打月氏,向南吞并楼烦白羊河南王,一统匈奴各部。

    楚汉争霸时,冒顿单于更是趁此机会,大力发展,兵强马壮。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领大军征讨叛军韩王信,被冒顿单于围于白登山达七日之久,后陈平建议采取“和亲”政策,并且年年纳贡给匈奴,以换取边境和平安宁。

    在汉文帝、汉景帝两代之后,又平定了七国之乱,汉国上下一心,大力发展。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即位,决定废除屈辱的和亲政策,将矛头直指匈奴,对匈奴实施军事打击。命李广等名将带兵镇守边关要塞。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又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希望联合大月氏对匈奴夹击。

    公元前134年,匈奴派使者到长安向汉武帝刘彻请求和亲。汉武帝询问大臣们的意见。

    王恢建议拒绝和亲,说道:以前朝廷和匈奴和亲了,但是匈奴却总是不遵守盟约,对我们的边界依然烧杀掳掠,这次我们应该出兵打他们一下才好。

    但是御史大夫韩安国却说:目前匈奴兵强马壮,而我汉军却正值发展阶段,不宜出征作战,何况粮草、兵器、兵马等都未准备好,现在作战,无疑会让朝廷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还是和亲的好。

    而群臣也大多赞同韩安国的建议,刘彻一看这情况,最终也是采纳了韩安国的建议,同意了和亲。

    -----------------(马邑之战)

    公元前133天,在马邑有一个商人聂壹找上了王恢说道:您看这匈奴总是在我们汉国的边境烧杀抢掠,总归是一个祸患根源。如果现在趁他们要跟我们和亲的机会,先把他们放进来,然后我们进行伏击,一定能打一个大胜仗。

    王恢思索了片刻后,问到:有什么办法能把他们引进来呢?

    聂壹说:我之前经常在边界地带上做买卖,匈奴那边大多数人也都认识我,我倒是可以借助做买卖的名头,假装说我想要把马邑城献给单于。单于必定会贪图马邑城的牲畜财物,率领大军来接应我。这时我们把大军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地方,等单于到了马邑,将军您就可以解断他们的后路,然后活捉单于。

    王恢听到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就将聂壹的主意告诉了刘彻,刘彻也因为这个事情,再次将大臣们召集起来商议。

    御史大夫韩安国依旧反对对匈奴用兵,并且搬出了汉高祖刘邦当时的情况,说汉高祖刘邦英明圣武,尚且都被匈奴在白登山围了七日之久。再说兵马一旦开动,战争一旦起势,那么天下必然骚动,内忧外患,胜负难料,皇上望不可出兵呀。

    而王恢本是燕地人,又长期在边疆为官,对匈奴的情况也很是了解,于是便向刘彻建议到:当年在战国初年的时候,代国虽然小,而且北面有强大的东胡侵扰,南面又面临中原的各个大国虎视眈眈,但是代国朝中的君臣尚且能够同仇敌忾,奋勇抵抗外敌的侵略。匈奴虽然强大,但是也不敢轻易的去攻打代国。而如今我大汉正值强盛,全国上下又一心,陛下的名声更是传遍了海内外。然而匈奴却依然对我们侵略,每次刚与我大汉和亲之后,不出几年就违背约定,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对他们动手的原因,让他们觉得我们大汉是软弱的。

    双方争执不下,唇枪舌剑,各不相让。

    考虑良久,汉武帝最终采纳了王恢的建议,准备设计伏击匈奴。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刘彻派遣了精兵三十万命令护国将军韩安国、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率领树立部队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埋伏起来。另外将屯将军王恢和材官将军李息率领的三万多人派遣去代郡,从侧翼去袭击匈奴的辎重部队,并且切断匈奴的退路,争取一举歼灭匈奴的全部主力部队。

    战术安排完毕后,刘彻又让商人聂壹去匈奴那边引诱匈奴。

    聂壹前往边境地区,以出塞经商为由头,想要面见匈奴的军臣单于。聂壹对军臣单于说:我在马邑城有数百手下,可以将马邑的县令斩杀,然后打开城门向匈奴投降,里面的牲畜、财物等都可以全部归匈奴所有。但是有一点,你们必须要派大军来接应我,避免汉军堵截我。

    君臣单于因为贪图马邑城内的牲畜财物,所以亲自率领了十万大军进入武州塞,并且派出了使者跟随聂壹一起先进入马邑城。等聂壹将马邑城县令斩杀后,自己再率领大军进入城池。

    聂壹和使者进入城池后,先是支开使者然后和马邑城县令秘密商量,决定用一名囚犯的人头来骗军臣单于进城,于是让门杀死了一名囚犯,并且将手机悬挂在城门之上,伪装成县令的头颅。

    而君臣单于的使者,看到人头后就以为是县令的人头。于是就向君臣单于报告说马邑城县令已被斩杀。

    军臣单于得到使者的信息后马率领大军向马邑方向行军,在大军来到距离马邑附近后,却发现沿途中有大量牲畜,却没有人看管,很是奇怪。于是军臣单于先时攻下了附近的一个边防小亭,俘虏了雁门尉史。

    在匈奴的威胁之下,尉史将汉军的计策和作战方案全部说出来了。

    军臣单于听完后吓了一大跳,差一点就被汉军全军覆没了。于是立即下令撤军,退出关塞。并且对雁门尉史说:我能够有幸从你口中听到此等消息,这是天意呀,上天让你把这个消息带给我,避免我大军全军覆没。于是将其封为天王。

    而此时王恢和李息率领的三万大军已经从代郡出发,准备袭击匈奴部队的辎重部队,然而在得知匈奴并没有去马邑而是退兵之后,很是惊奇。在考虑到自己所率领的三万军队也打不过匈奴的主力部队,于是只好退回代郡。

    而韩安国等将领率领的大军分散在四周围驻扎等待匈奴大军进入埋伏圈,但是好几天都不见动静,于是临场改变原先的作战方案,主动出击,但是却看不到匈奴的踪影了。

    马邑之围的计划失败后,匈奴也断绝和汉朝的和亲,转而频繁的袭击汉国边境。

    -----------------(河南之战)

    公元前127年,匈奴游贤王部屡屡进犯汉国上古、渔阳等地。汉国的材官将军韩安国谁领了700精锐出战迎敌却身负重伤,继而败退,据城而守,坚壁不出。

    汉武帝刘彻得到消息后命令韩安国的军队向东行军,驻扎到右北平处,以抵御匈奴继续向东方深入,同时又命令车骑将军卫青、和大将李息快速启程,发兵云中,突袭匈奴防守最薄弱的河南地。

    卫青和李息率领军队行出关塞之后,从云中方向向西进军,来了个大迂回包抄。并且突然袭击匈奴中的白羊王和楼烦王,并且将其部众击溃,这一战,汉军消灭了数千敌人,并且俘虏了三千多人和万头牛羊,收复河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