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和历史缺个约会 » 第22章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三)

第22章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三)

    在西汉的前半期几乎是在狼烟四起、连绵不绝的铁血战火之中一路冲杀而来。等到公元前49年汉元帝继位的时候,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95年)、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57年)、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这些刘家的先辈已经将能打的仗全部打完了,内部的异性王、七国之乱、外部的南越、东越、朝鲜、匈奴等都已经被大汉打服、消灭。

    而在这种内无叛乱、外无边患的环境下,大汉朝廷派到西域护送匈奴质子驹于利的卫司马谷吉等人在完成任务后,准备返朝,却被质子的父亲郅支单于给当场斩杀。

    此消息一出,如同惊雷一般响彻在汉朝的朝堂之中,震动朝野。群臣都在惊讶郅支单于不是说了内附降汉吗,怎么胆敢杀害我大汉王朝的大臣。

    在经过汉武帝、汉宣帝对匈奴的连环打击之后,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汗国在被汉军屡次重创后也是元气大伤。大汉王朝空前强大,匈奴也面临着内外交困、流年不利的境地。

    公元前60年,冒顿单于的后代子孙中五位单于为了争夺大单于之位,相互攻击,打得不可开交。这也致使匈奴的部落人民死亡众多,牲畜也被大量消耗,部落人饥寒交迫。公元前54年,五大单于剩下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两个强大的部落相互征战,两者打得两败俱伤。

    而双方为了争夺大单于之位,取得战略优势,两方都向曾经的死敌大汉寻求帮助,派遣使者前往长安面见天子,纳贡朝献,甚至派遣自己的王子进入长安作为人质,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汉朝的支持。

    公元前52年,呼韩邪单于被郅支单于打败,于是便率领剩下的南匈奴向汉朝投降,亲自入长安朝觐汉朝天子。

    在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投降的同时,郅支单于趁着呼韩邪单于实力薄弱,剩余军队又不能返回部落的时候,趁机率领军队吞并了呼韩邪的地盘。而在得知汉朝天子接纳了呼韩邪单于的投降,并且派出了汉军护送呼韩邪返回大漠收复失地后。郅支单于恼羞成怒,怨恨汉朝偏袒呼韩邪单于,于是围困并侮辱汉朝使者,并且向汉朝把控的西域领地进攻,几百了乌苏,吞并了乌揭、坚昆、丁零三个小国。并且在坚昆建都。

    公元前44年,郅支单于派出使者前往汉朝朝廷进贡,并且要求汉朝朝廷返还郅支单于留在长安作为质子的王子。

    对于此事,汉朝朝堂内部意见不一,有人认为,现在郅支单于翅膀硬了,并不是真心归附,将质子送到汉朝边境就行了。但是卫司马谷吉却认为,如果质使送出塞外,摆明着我大汉和你郅支单于的匈奴部不再交好,可能会让郅支单于忘掉我们之前对他的帮助,反而让他对大汉产生怨恨,也给了他不在依附大汉的借口,还不如直接送到郅支单于的王庭之中,看看他到底愿不愿意内附。况且凭着我大汉如今的强大的实力,就算是那郅支单于胆子特大,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我们汉朝使者不利,那么也必然会因为得罪了大汉而不敢接近汉朝边塞。如此以我一个使臣的牺牲换来边境数年的安宁,这值了。

    汉元帝也同意了,然而不幸的是,谷吉一语中的,千里迢迢的将郅支单于的公子送回王庭,却被郅支单于斩杀以泄汉朝帮助呼韩邪单于的愤懑。

    而杀了汉朝使臣的郅支单于也慌了,他自己也知道这次算是把汉朝得罪完了,极有可能遭到报复,况且老对手呼韩邪单于在汉朝的扶持下实力也是日益增强,而此时自己若是还是坚守在坚昆,那就是自讨苦吃,等着被汉军和南匈奴夹击,于是只能选择逃跑。

    而此时,西边的康居国来到了北匈奴求援,希望能够联合北匈奴去攻打乌孙。借此机会,郅支单于率领北匈奴部众前往康居国东部迁徙。而担心汉军追击的郅支单于一路奔逃,而他所率领的北匈奴部落大多数人都在途中被冻死,其实力也损失大半。

    而抵达康居的郅支单于又开始横行霸道,在郅支单于的心中,目前康居和大汉之间相隔甚远,等到汉朝集结军队进入西域的时候,凭借着自己率领的北匈奴部众的高机动性,早都跑的没影了,汉军无法对自己实施有效的军事打击。于是在汉朝派遣使臣来和谈索要谷吉尸体的时候,他不但不给,反而嘲讽道,这里的生活很差,正准备投靠你们大汉王朝呢?还准备把我的儿子再次送给你们当人质呢。

    也正是因为郅支单于远遁康居,虽然边境暂无战争之灾,但是大汉在西域的秩序却开始面临挑战,被郅支单于侵略的西域诸国开始将视线放在大汉的朝廷身上,如果对于谷吉的死,大汉朝廷没有任何说法,让郅支单于的北匈奴部众继续逍遥法外,那么大汉在西域诸国用铁血刀兵辛苦打造出来的威望便不复存在,这使得西域诸国也需要考虑自己的安危,到底是继续跟随大汉还是转投郅支单于。

    而此时刚刚任职西域都尉的年轻人陈汤站了出来,分析了眼前大汉所面临的局势,对甘延寿说到:郅支单于此人凶悍好战,勾结康居国,不断地侵略西域小国,主要是为了吞并乌孙、大宛等地。一旦郅支单于将这两个国家征服,那么在未来几年内西域诸国都将受到威胁。长久放任不管的话,郅支单于必定成为西域的祸患。还不如趁他现在没有坚固的城池和坚硬的弓剑,没有办法据城而守。我们趁此机会发兵攻打,调集地方的屯田兵,在联合一些西域的人马,一起进攻,直接攻打郅支单于所在地,那么他必定无路可逃。我们也将在一朝之间成就这千载功业。

    对于陈汤的建议,甘延寿也觉得极其有道理,但是却并没有同意。作为一名老兵,他也知道自己虽然是朝廷在西域的一线官员,但是却并没有对外出兵作战的权利,要想出兵作战,必须先征得朝廷的同意才行。

    然而巧合的是,作为主官的甘延寿不久后突发大病,卧床不起。而陈汤做我副官自然代其处理政事。于是陈汤利用此次机会,假传圣旨,调集汉朝在车师的驻军并且还向西域各国发出征召令,共同讨伐北匈奴郅支单于。

    而在大军云集、准备出兵的时候,甘延寿得知消息,想要阻止此次行动,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而此时又士气正盛,于是甘延寿只能无可奈何的上了陈汤的战车,向北匈奴郅支单于出发,同时也派人向朝廷说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