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时代2006 » 第11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

第11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

    闲话休叙,周珣和梅裕分开之后,约定了下午见面的时间后,就各回各家了。

    周珣进门之后,发现父亲周建军已经做好饭菜在等着自己,为了防止饭菜变凉,还专门用盘子将炒好的菜盖上了,直到周珣洗完手出来,周建军才掀开盘子,露出中午两人的午饭:一盘青椒肉丝,一个凉拌西红柿,还有一道丝瓜汤,远超平时的伙食标准了。

    望着远比平时丰盛的午饭,周珣心里知道,这是父亲专门给自己做的,大抵是为了庆祝自己高中开学吧。

    “吃饭吧。”周建军依然寡言少语,递给周珣一双筷子后,简单的说了一句话,就门口吃饭了。

    “嗯,谢谢爸。”周珣接过筷子,简单的跟周建军道谢了一句。

    周建军闻言,并未搭话,只是夹菜的筷子,微抖了一下,几不可查。

    ......

    由于放学的时间晚,父子二人吃过午饭,已经是下午2点出头了。

    周建军只跟王波请了半天假,来不及午休,仅是在一个硕大的塑料瓶子里装满了开水后,拎上就要去上工了。

    等到周建军出门,周珣也刚刚收拾完碗筷,回到自己房间,将塞在书包里的军训服拿了出来。

    随着军训服的包装打开,一股浓重的塑料味道,扑面而来,甚至有些辣眼睛。周珣也顾不上拿去简单的清洗下,就将有些皱巴的军训服,随意的铺展开,用衣架撑起来,挂在窗台的晾衣架上散散味道。

    终于,所有的杂事处理完了,周珣才从书桌里拿出一套纸笔,准备动手“抄书”了。

    虽然昨天在各种论坛和起点中文网里,都没有搜素到前世那本封神的《回到大明当王爷》,但周珣依然有些迫不及待,印象中前世大致就是在高一上学期末尾,在一本忘了名字的杂志上看到了这本书的连载,所以有些时不我待了。

    简单的回忆了下,周珣就将这本书的大致情节记起了七七八八,为了防止遗漏,特意在练习册上写下这本书的大纲提要。

    现代的郑世鹏,前世意外死亡后,历经阴曹地府的九次轮回,意外触发佛祖在灵山许下的宏愿,成为了一个乌龙“九世善人”。阎罗王为躲避处罚,利用bug将郑世鹏送回宏愿发布之前的古代大明,附身于鸡鸣驿唯一的秀才杨凌身上,自此展开了一段精彩的人生。先后经历鞑靼犯边,正德登基,十虎夺权等等事件,最终通过一系列的建功立业,移民西伯利亚,获封大明王爷。

    小说的脉络十分清晰,情节设定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动丰满。尤其是书中对女性角色的描摹,不论是性格还是心理、行为,都十分出色,微妙合理,其故事性和艺术性堪称一时之选,令读者回味无穷。

    花了半个小时,周珣将这本即将面世的神作大纲写完,并特意将书中主要角色的经历和性格,一一备注之后,方才动笔,开始了“抄书”大业。

    时间一晃而过,不知道过了多久,练习册上已经密密麻麻的写满了一小半,由于对这本小说记忆深刻,周珣落笔神速,简单思索后,就将开篇的前几章,大概2-3万的剧情写完。直接将小说的情节,从乌龙重生一直推进到了第二女主马怜儿的出场。

    一场酣畅淋漓的“抄书”完成后,周珣早已是腰酸背痛手抽筋了,简单的检查了一遍之后,给梅裕打了一通电话,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就撕下已经完工的前几章,去找梅裕汇合了。

    梅裕其实对周珣的“不务正业”并不认同,对他扬言要挣稿费的小说并不报任何期待,但碍于朋友的情面,还是准备等见到周珣的手稿之后再做打算。

    等到周珣敲响梅家的大门,梅裕已经在家里做好了准备,将书房的电脑早早的打开了。甫一见面,梅裕就拉着周珣匆忙的走进了父亲梅乐仁的书房,顺手将书房大门紧闭。

    “先不着急誊写,你先把手稿拿出来,让哥们帮你审审。”

    还不等周珣歇息片刻,梅裕就提出了要求,想先替周珣审阅下小说的质量。

    周珣闻言毫不胆怯,直接将夹在杂志里的十几页手稿递了过去,哥们虽然是个“文抄公”,但是哥们“抄书”还是有一手的,看哥们怎么惊掉你的下巴。

    梅裕接过手稿,就闷头看了起来。

    由于时间匆忙,周珣用了接近3个多小时,才“抄”了几万字的剧情,难免字迹潦草,梅裕读起来也是颇为头疼,但是联系前后文,倒也能将小说开篇看了个囫囵。

    周珣看梅裕起初看的并不认真,一目十行的模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已经能在他脸上,看到一副见猎心喜的表情了,随即才放下心来。

    几万字的小说开篇,写起来用了几个小时,但读起来也就半个小时的事,对于梅裕这种自诩老书虫的人来说,更不在话下了,短短十几分钟就读完了手稿。

    “这你写的?”梅裕放下手稿,在脑海里先是回顾了下情节,就盯着周珣的脸,想看看这个开篇已经有些精彩的小说,是怎么从好友的脑袋里“蹦”出来的?

    “你瞎啊,东西在你手上,不是哥们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的,难道还是别人写的?我的字你认不出来?”

    周珣看到梅裕疑惑的表情,不由得吐槽了一下。

    “我咋就那么不信呢?”

    ......

    “你就说行不行吧,你觉得能有人看么?“周珣转移了下话题,不想再跟好友纠结到底是谁写的小说。

    “嗯...我不知道,但是可以试试看。”

    “那行,东西给你了,你抽空誊写下,然后帮我上传到起点中文网上吧,没啥事我就先撤了,不早了,再等会咱俩的爸妈都下班回来了。”

    “行吧,你先撤,等吃完晚饭,我就动手。”

    商定好誊写的事,周珣就离开了。

    回家路过街边的摊贩,看到有人叫卖“克马糊涂”,周珣已经很久没吃到这个记忆中的夏季小吃了。听闻叫卖,就迫不及待的冲着摊子跑过去,跑到一半,才想起身无分文,不由得悻悻止步,扭头调转身形往家去了。

    等到周珣归家,望着空荡荡的客厅,念及辛苦从事体力劳动的父亲,以及外出务工补贴家用的母亲,周珣心里对于“抄书”挣钱之事,仅有的那一丝抵触和亏欠,终于是烟消云散。

    ......

    夏季本来就白天长,天黑的晚,周建军历来都是天黑了才归家,几乎很少有早退的时候,等到天擦黑,才拖着一副劳累的身体,往家走去。

    周建军刚到楼下,停好自行车,扭头望了一眼家里的窗户,看到那一抹透出的亮光,低头沉思了一会,又返身骑上车,奔着街角的商店就过去了,等到上楼之时,手上除了拿着做工的家伙事以外,还有一打大绿棒子的啤酒。

    周珣在家已经等了有一会了,听到开锁声,心知是父亲下班回来,才走进厨房将中午的剩菜简单的热了热,等到端到客厅的时候,周建军已经倒上了两杯酒,坐着等他了。

    周建军有喝酒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周珣是知道的,只是桌子上已经倒好的酒,颜色一浅一深分明是两杯,那一杯微黄的啤酒,应该是父亲给自己倒上的。

    周珣放下手上的盘子,又看了一眼沉默的父亲,并未多言,神色自然的端起面前的玻璃杯子,举起来对着父亲周建军。

    “滋~”

    父子二人,相互作陪,周珣喝了半杯的啤酒,周建军则是小泯了一口散白,但除了头上的电风扇呼呼作响,寂静的客厅里没有一丝其他声音。

    炎炎夏日,其实是不太适合喝白酒的,但是啤酒周建军舍不得多买,平时喝酒都是周珣爷爷在老家自酿的散白,入口辛辣,还容易上头,但不喝一杯不能驱散一天的疲惫啊。

    良久,周建军半杯散白下肚,已然微醺,看了一眼儿子周珣的空杯子,拿起地上放着的啤酒,递给周珣之后,才缓慢的开口。

    “自己倒吧,今天开学,你也高中了,再过两月你就满15岁了,是个小大人了。”

    “家里的条件,你也看得到,我没能力给你更好的生活,但是只要你好好学,读到哪里,我就是砸锅卖铁都供你读书。”

    说了两句之后,周建军举杯跟周珣碰了一下,似叹似怨的自语道。

    “不要学我,没学到啥知识,只能干些苦力活。”

    说完也不等周珣开口,自顾自的开始吃菜,压一压翻涌上来的酒气。

    周珣沉默,望了一眼低头吃菜的父亲,半晌,举杯敬父,回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话。

    “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而我,只想用15年!”

    口气颇大,但字字落地有声,周建军闻言猛然抬头,看着眼神发亮的儿子,以及高举面前的酒杯,犹豫片刻,举杯跟儿子碰了一下,发出响亮的一声“嘭”,一饮而尽。

    晚饭已毕,周珣照例收拾了碗筷,看着还坐在椅子上怔怔出神的父亲,径直走进自己的房间,门关上的瞬间,隐约听到了一句周建军的低语。

    “长大了,儿子懂事了,好哇!好哇~”

    周珣摊开被撕了十几页的练习册,停笔不言,低头沉思片刻,方在练习册的扉页上写下一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