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九霄华变 » 前传:太祖篇

前传:太祖篇

    太祖是巢都人,起兵造反前曾是个砍柴的樵夫,一日上山砍柴,他撞见一个白额大老虎,那老虎见他反而畏惧逃跑,太祖惊讶,恰巧身边冒出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那老者笑着看着他,言他日后富贵。

    太祖问道:“老人家这是何意?我一樵夫,自幼父母双亡,如今无妻无子,日后焉能富贵?”

    老者不搭理他,只是笑着朝山上走去,并大声道“南方天子气,武德乱世起。”想那樵夫将父母亲埋在了龙脉上,使得命运从此改了?非也,一切安排都是天有意的,这是人必须走的世道,但古人思想是人定胜天啊。(武德为北朝末年的皇帝年号,后被权臣杀死,四海不服,纷纷起兵造反)

    其后,天下果然大乱,叛军攻入巢都,太祖逃难,行至启州,口渴至极,那老者又再次出现,手提篮筐,里面盛有一些蟠桃,太祖方才得救。

    太祖诧异的问他“你为何人,竟知我的踪迹。”

    老者笑道:“我为天祁山的道士,特来救你一命。”

    “既然如此,谢过道长。”太祖回神间,那老者却已经消失不见,只留下自己在一边自言自语。

    即至太祖投靠地方义军,凭借着英勇善战,被义军首领张顺赏识,张顺料他日后不凡,于是把自己的闺女许配给了他,也就是后来的德康皇后。渐渐的,张顺害病不起,势力也自然拽在了太祖手中。太祖的格局和别人不一样,他没有草芥的习气,当上统帅后便熟读兵法,历史,和儒家思想的书籍,为管理部下做了很大工作。

    等到太祖平定乱世后,四方逐渐稳定,听说东南省有一个叫周杰迅的卦师算卦极准,于是派人请他入宫,问其国运。

    太祖道:“吾家国运可存几百年?”

    周杰迅跪拜道“陛下,万子万孙可兴也,岂只百年?”

    太祖大笑,于是又问自己还能活多少年,周杰迅答:“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下面的大臣也跟着呼喝“万岁!”

    太祖又道:“可有治国之道?”

    周杰迅道:“天子若以民为本,无有私欲,则天下可兴矣。”

    太祖点头应是,想封其为大相国师,授予官职,位居侯爵,周杰迅慌忙推辞,言此事非同小可,太祖方才作罢。于是太祖留其于圣都,方便日后再问卦术。

    又一日,太祖携皇孙金圣开入访周杰迅居处,周杰迅略微看了一眼金圣开,便知道其中缘故。

    太祖道:“朕的孙子如何?”

    “吾朝可成霸业也!”

    “孙儿虽不才,愿为圣朝建功立业。”

    太祖大喜,其诸位皇孙中,金圣开是最受喜爱的,如今周又言此佳言,更加疼爱。(曾经巡视漠北时,太祖曾有意让金圣开假代天子,坐在龙椅上面见胡人使者,金圣开当时才十二岁,会见时声音洪亮,道:“汝家主人身体如何?”那使者得意道“身强力壮,有万夫不当之勇。”金圣开拍案道“回去告诉汝家主人,若有来犯之心,圣国百万雄师朕可管不了!”言罢,众将怒眼瞪那使者,金圣开退入帐后,只留那使者哆嗦原地。太祖故言,此孙不凡。)

    待二人走后,周杰迅之徒张亮诧异问道:“皇孙不是……”

    周杰迅笑道:“皇孙已死,却又未死,不过交换身份罢了。”

    “此话何意?”

    “吾观天象,亮星坠落者,非皇孙陨落也,而是命运更换,灵魂法体轮回。”

    “徒弟学识仍漏,不可知其中原理。”

    “你还需深透研究,我观其生聚人皇之气,日后可统一天下。”

    风吹散了院子里团聚在一起的落叶,呼啸声伴随着雷鸣,瞬间雨哗哗落下,打破了燥热的天气。周杰迅大惊失色,天空上方出现煞气,向皇宫袭去。帝星摇摇欲坠,黯淡无光,这一切意味着……

    “莫非?”

    周杰迅点头道:“明日不易出门,圣都要变天了。”

    “划拉!”又是一道雷电划过,劈开了象征“家和万事兴”的壁画。

    “皇爷爷!皇爷爷!快叫太医!”太祖不知道怎么了,刚进皇宫便突然晕在了轿子上,金圣开抵住太祖快要倒下的身子。

    “传太子入宫。”太祖气喘吁吁的躺在床上命令道,金圣开哭泣不停,言皇爷爷不会有事的,太祖慈祥的擦干了金圣开脸上挂着的眼泪。

    “好圣孙,这圣国的江山就靠你和你爹了。”

    “皇爷爷不会有事的,太医马上就到!”

    消息传的很快,楚王和庸王安插在宫内的心腹飞报王府宫内之事,二人大惊,于是不约而合,准备发动预谋已久的计划。此时的宫内安静的可怕,一些大臣闻讯后陆续到来,却发现宫内的御林军却不见了。(太祖共有三子,楚王和庸王分别是二子和三子)

    “二位王爷,不可坏了规矩。”守着皇宫大门的一位将领与士兵们站列一排,意思很明显。

    “放肆!你个不识天高地厚的东西,敢拦本王!”庸王一鞭子抽在那将领的头上,一声惨叫伴随着双方阵营的兵刃相对。

    “尔等想造反吗?放下兵刃,我与庸王独自进宫!”楚王大怒道,在这耽误时间根本不值得,早知道不带这个没脑子的三弟来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皇孙金圣开为皇太孙……”太子在内人的接应下秘密进宫,于楚王,庸王提前一步。

    “朕望你能兴国利民,再创盛世伟业。”太祖呼吸逐渐虚弱,他用颤抖的手再一次抚摸着金圣开,突然。

    “父皇!”“皇爷爷!”屋内一阵哭泣声,这位开国皇帝终究还是走了。

    “什么?快出宫去!”一个太监慌慌张张跑向正赶往内殿的二位王爷,俱言宫内发生之事。

    “将士们,谋反太子,随我攻入宫中,擒杀太子。”楚王无语的听完庸王的借口,哪有你这样宫变的?

    “杀!”楚王和庸王带来的三千名将士攻破宫门,纷纷朝皇宫杀去。火光冲天的景象早就吸引到了太子等人的注意力。

    “准备好了吗?产将军?”金圣开问向站在一侧的将领,他是随太祖出征,立下汗马功劳的骁将。

    “吾儿这是?”“父皇,先帝驾崩,两位叔叔必定图谋不轨,我已安排兵马,设伏宫内。”言罢,金圣开辞了他爹,随产将军一同出了寝宫。

    “放箭!”御林军箭如雨下,射杀了冲在最前面的叛军。

    “林将军,你这是何苦?不如随我一同擒杀太子,待我二哥登基时赏你侯爵。”庸王自以为很聪明,得意的劝降御林军大统领。

    “本将军为先帝亲命的御林军大统领,怎肯背叛先帝?二位王爷不如早早降了吧!”

    “哼!给我杀了这厮!”楚王怒吼道,拍马扬刀冲向御林军,此时的叛军声势越来越大,圣都的叛军足足上涨到两万人之多,二王的亲信问讯也加入了宫变之斗,与太子党杀成了一团。但随着叛军人数的增多,太子这边劣势也暴露出来。

    “擒贼先擒王!诸将随我来!”金圣开快马奔驰,一手弯弓,一手执箭,只听“嗖”的一声,便射杀了迎来的叛军。

    “三弟你看!”楚王言罢,也弯弓欲射奔来金圣开的,一箭而过,却被金圣开身旁的心腹挡下箭矢。

    “嗖”又是一箭射过,不过这次是金圣开射的箭矢,正中楚王额头,楚王应声倒地,血侵染了大地。

    “二哥!”庸王慌张落下马来,才躲过金圣开的第三箭。

    “诛杀庸王者,赏百金。”金圣开阴沉沉的瞪视窜逃的庸王,好一个落魄像。

    “杀!”部分御林军听到赏金后格外兴奋,挥刀杀向庸王,却被一枪刺倒在地。

    “弟兄们,我等报恩的时候到了。”庸王的亲信,常威将军夏侯伦一把长枪如龙舞动,御林军根本靠不近庸王。

    “谁可战他?”金圣开问向身后的将领。

    “我愿往!”只见一小将银凯白袍,亦持枪奔出,四五个回合压制了夏侯伦的进犯。太子军中皆呼“威武!”

    金圣开找到了机会,拍马向前,冲锋到了庸王面前,想要一刀了断,哪知道庸王亲信又赶了过来,圣威将军廖通横刀抵挡,与其相持不下。喊杀声天惊地震,庸王一把弓弩套在金圣开脖子上,想要合力杀死他。

    “我的好侄儿,叔叔这就送你见你二叔了。”庸王眼中暴露血丝,恨不得现在登基享受快活。

    “休伤我主!”飙马跨越过来,座上战将刘门一刀砍下庸王头颅,送他去见楚王去了。廖通想要逃走,却发现四周被御林军围的水泄不通。

    “二王已死!投降者不杀!”刘门拎着两个王爷的头颅悬在空中,叛军见主子都已经毙命,于是放下抵抗,纷纷扔掉武器,听候发落。

    “先帝遗言,传位太子,二王造反,欲背皇命,特命我等擒拿二王,哪知他们殊死抵抗,所以落得如此下场,诸位勿慌,我等只杀带头的。”金圣开言罢,安抚了诸位的情绪,随即按新皇的旨意赦免了这些叛军。

    新皇登基,第一件事情就是大赦天下,树立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