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六朝汉臣 » 第一百九十四章:谋而后动的匈奴人

第一百九十四章:谋而后动的匈奴人

    两天前,左贤王部西南十里,一条长龙式的队伍,浩浩荡荡,缓慢向上谷的方向行进。

    左贤王于单骑着一丝黑色的雄壮骏马,与司匡并列而行,有说有笑。

    其后是左谷蠡王伊稚斜、左大将、左大当户,以及零散骑行的八百穿着白色羊毛毡外衣的匈奴骑兵。

    一千多名衣着破烂的汉人低着头,面无表情,步行前进。

    还有几百名汉人则驱赶着成千上万的牛羊,维持着前进的大方向。

    走到距离左贤王部十五里的距离后,于单“吁”了一声,拽住了缰绳。

    后方的大部队全部停止前进。

    他驾着随地晃动的马,呵呵一笑,额头上的宝石头带反射着璀璨的光。

    对司匡抱拳,沉声:

    “如此,吾就送到这里了。长安之情报,仰仗于君。”

    司匡将马稳住,淡然轻笑,抱拳回应,

    “大王放心,鄙人,定全力以赴!”

    “嗯。”于单点头,在身后伊稚斜地暗示下,又道:“君所提供的马蹄铁,吾观成果,甚好。下次来,请携带万副,吾皆要之!”

    司匡苦笑,“数量太多,恐怕有难度。”

    “那就五千!”于单声音铿锵有力,“放心,只要汝能把物资运出上谷,吾便可安排人接手。”

    这位左贤王得意扬扬的转过身,指着身后名义上的三大下属,

    高声,

    “吾统率左部,有万骑一十二,上谷守军胆敢拦截,吾侪就再破上谷!”

    “大王所言甚是!”

    左大当户高声回应,

    “上次右部右大当户押送张骞来此,逗留数月后,临走之前,以万骑破上谷。吾左部有万骑一十二,焉能弱之?”

    “倘若上谷守将不从,汝尽管派人来,吾亲自领兵破城!”

    于单满意的拍拍手,大笑,

    “哈哈哈,不愧是我匈奴的勇士!”

    司匡眼中掠过一丝凉意,笑容却不减,郑重拱手,

    “有诸君此言,吾便放心多了。下次,定想办法携带马蹄铁数万,拜访草原。”

    于单挥挥手,一副慷慨无所谓的模样,“哈哈,那就劳烦阁下费心了。”

    “嗯,告辞!”

    司匡点头后,转身。

    用眼睛的余光瞥了一眼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伊稚斜,抿嘴,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率领大部队离开。

    …

    于单望着众人逐渐消失在地平线的背影,像变色龙似的,脸上的笑容,忽然凝固了。

    眉头绷紧,目露红色凶光。

    嘴唇动了动,

    当着三个“属下”的面,沉声问道:

    “都安排好了吗?”

    左大将用奸诈的声音说道:“大王放心,两千人中,吾插入了三十名对我部忠心耿耿的汉人细作。只要那个小子敢搞鬼,不出数日,便会有消息传来。”

    “那三十人确保不会叛变?”

    “不确定。”

    “那你怎么安排的?”于单凶狠的目光,在左大将的身上停留片刻。

    “属下分批穿插,他们互不相识。”左大将得意笑道,“只要对比三个人以上的情报,就可得到是否有人叛变。”

    “那就好。”于单内心平淡无波,“虽然被这个小子宰人的有点心痛,但却是值得。能够堂而皇之地派人进入大汉的机会可不多,况且,还有那么一幅地图在。”

    沉默许久的伊稚斜忽然开口,道:

    “大王,吾侪要如何应对乌桓、乌孙二部?”

    “叔父许久不言,侄儿还以为是在想办法呢。”

    “让大王见笑了,吾愚钝,只知晓如何祭祀萨满神,对政治这一块,懂得不多。”

    于单用手手刮了刮鼻尖上的油渍,拽着缰绳,调转马头,

    “那就回营,让吾侪商量商量如何安抚乌桓的叛逆情绪吧。”

    “遵命!”

    俄而,他们领着此地的八百匈奴士卒,离开了。

    ……

    半个时辰后,左贤王大帐

    于单依旧半躺在那张匈奴继承人专属的胡床上,中行说侍奉一旁。

    下方,

    伊稚斜、左大将,左大当户分别拉扒开腿,坐在一张裹着白色羊皮的柔软胡凳上。

    匈奴左部四大顶尖势力开始了四方会谈。

    于单拍了拍床沿的木头,淡淡地说道:

    “都说说,如何看待乌桓、乌孙为大汉输送马种这件事。”

    下方三人同时陷入沉默,一言不发。

    正所谓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先开口,很可能招惹麻烦。

    于单冷笑,“都不说话是吧?中行说,你来说说。”

    “诺。”

    年过花甲的中行说慢吞吞地走到营帐中央早就熄灭的火堆旁,

    用沙哑的声音,向在场的匈奴首领献计献策。

    “大王,诸位首领。”

    “吾认为,兹事重大,应与伟大的军臣单于通一下气。无论是战亦或是和,都应该有单于下达命令。”

    于单点头,漠然,

    “这件事,五天前吾就已经派人去了单于庭了。父亲直言,二小国,可攻之。”

    左大当户猛地站起来,挥舞着拳头,高声,“那就打!”

    左谷蠡王伊稚斜不屑地摇摇头,讥讽,“打?呵,先打谁?”

    “当然是乌桓了,他们距离我左贤部最近。”左大当户轻哼。

    “我可不这么认为。”伊稚斜抬起阴险的头,拳头握得嘎嘣响,露出毒辣的表情,“乌桓之地,距离大汉太近。如果贸然攻击,我军后方被汉人偷袭了,且为之奈何?”

    左大将抚平额前飘荡的粗糙头发,咯咯笑道:

    “左谷蠡王,你的胆子还是这么小。汉人有什么可怕的?一群待宰的牛羊罢了。”

    “且辽东郡、辽西郡之骑步二兵兵力,加起来才勉强于吾左贤部比肩,其安敢偷袭?”

    中行说桀然一笑。

    双手交叉,藏于袖口,应和,

    “左大将言之有理,这点吾认可。辽东、辽西,故燕国之土,贫瘠之地也。汉人少之,兵力分布亦少之,不足为惧耳。”

    “哼!”伊稚斜狠狠地瞪着除了于单之外的三个人,冷声,“反正,吾不同意攻打乌桓,要打你们打吧,我部四个万骑绝不出战。”

    左大将一脸不悦,呵斥,

    “左谷蠡王,这里可是左贤王部,注意你的态度。”

    伊稚斜作为单于的弟弟,丝毫不慌,翘眉,

    “本王态度就这样,汝若不服气,就去向大单于告状!”

    “行了,都闭嘴吧。”于单黑着脸,挥挥手,瞥了一眼自己的便宜叔叔,“左谷蠡王有何高见?”